口病第三

【原文】

五香丸 治口及身臭,令香,止烦散气方。

豆蔻 丁香 藿香 零陵香 青木香 白芷 桂心各一两 香附子二两 甘松香 当归各半两 槟榔二枚

上十一味末之,蜜和丸,常含一丸如大豆,咽汁,日三夜一。亦可常含咽汁。五日口香,十日体香,二七日衣被香,三七日下风人闻香,四七日洗手水落地香,五七日把他手亦香。慎五辛。下气去臭。

【白话解】

五香丸是治疗口和身体臭,令其香,消除烦闷、散气的方。

豆蔻 丁香 藿香 零陵香 青木香 白芷 桂心各一两 香附子二两 甘松香 当归各半两 槟榔二枚

以上十一味药研成末,用蜜调和成丸,常含如大豆那么大的一丸,咽汁,白天三次,晚上一次。也可以常含咽汁。五日后口香,十日后体香,十四日后衣被香,二十一日后处于下风的人也能闻到香,二十八日后洗手的水倒到地上也香,三十五日后握别人的手也香。注意不要吃五辛。此药可以下气去除臭味。

【原文】

治口气臭秽,常服含香丸方。

丁香半两 甘草三两 细辛 桂心各一两半 芎䓖一两

上五味末之,蜜和,临卧时服二丸如弹子大。

【白话解】

治疗口气臭秽,经常服用含香丸方。

丁香半两 甘草三两 细辛 桂心各一两半 芎䓖一两

以上五味药研成末,用蜜调和,临睡时服用如弹子大的二丸。

【原文】

又方 桂心 甘草 细辛 橘皮。

上四味等分,治下筛,以酒服一钱匕[1],瘥止。

【注释】

[1]钱匕:计量单位。以汉代五铢钱抄取药物不落为度。

【白话解】

又方:桂心 甘草 细辛 橘皮。

以上四味药各等份,碾细过筛,用酒服一钱匕,病好了为止。

【原文】

又方 芎䓖 白芷 橘皮 桂心各四两 枣肉八两。

上五味末之,次纳枣肉,干则加蜜,和丸如大豆,服十丸,食前食后常含之,或吞之,七日大香。

【白话解】

又方:芎䓖 白芷 橘皮 桂心各四两 枣肉八两。

以上五味药,前四种研成末,再放入枣肉,如果干就加蜜,和成如大豆大的药丸,每次服十丸,饭前饭后经常口含,或吞食,七日口气大香。

【原文】

治口中臭方。

桂心《古今录验》用细辛 甘草各等分

上二味末之,临卧以三指撮酒服,二十日香。

【白话解】

治口中有臭味的方。

桂心《古今录验》用细辛 甘草各等份

以上两味药研成末,临睡用三根手指撮取用酒送服,二十日口气香。

【原文】

又方 细辛、豆蔻含之,甚良。

【白话解】

又方:细辛、豆蔻含在口中,很有效。

【原文】

又方 蜀椒 桂心各等分

上二味末之,酒服三指撮。

【白话解】

又方:蜀椒 桂心各等份

以上两味药研成末,用酒送服三根手指撮取的量。

【原文】

主口香去臭方。

甘草三十铢 芎䓖二十四铢 白芷十八铢

上三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口香。

【白话解】

主要功效为使口气清香,去除臭味的方。

甘草三十铢 芎䓖二十四铢 白芷十八铢

以上三味药碾细过筛,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服三次,三十日口香。

【原文】

又方 松根白皮 瓜子仁 大枣。

上三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二,一百日衣被香。

【白话解】

又方:松根白皮 瓜子仁 大枣。

以上三味药碾细过筛,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二次,一百日衣服被子都香。

【原文】

又方 瓜子仁 芎䓖 藁本 当归 杜蘅各六铢 细辛半两 防风二两

上七味治下筛,食后饮服方寸匕,日三服。五日口香,十日身香,二十日肉香,三十日衣被香,五十日远闻香。一方加白芷十八铢。

【白话解】

又方:瓜子仁 芎䓖 藁本 当归 杜蘅各六铢 细辛半两 防风二两。

以上七味药碾细过筛,饭后用水送服方寸匕,每日服三次。五日口香,十日身香,二十日肉香,三十日衣服被子香,五十日远远能闻到香味。一方加白芷十八铢。

【原文】

又方 橘皮二十铢 桂心十八铢 木兰皮一两 大枣二十枚[1]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久服身香。亦可以枣肉丸之,服二十丸如梧子大,稍加至三十丸。一方有芎䓖十八铢。

【注释】

[1]大枣二十枚:《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口臭方》作“芎䓖六分”。

【白话解】

又方:橘皮二十铢 桂心十八铢 木兰皮一两 大枣二十枚

以上四味药碾细过筛,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长时间服用身体香。也可以用枣肉调制成丸药,每次服用如梧桐子大的二十丸,逐渐加至三十丸。一方有芎䓖十八铢。

【原文】

又方 浓煮细辛汁,含之,久乃吐之。

【白话解】

又方:将细辛煮成浓汁,含在嘴里,长时间才吐出。

【原文】

又方 香薷一把,水一斗煎取三升,稍稍含之。

【白话解】

又方:香薷一把,用水一斗煮成三升,渐渐含服。

【原文】

又方 甜瓜子作末,蜜和,每日空心洗漱讫,含一丸如枣核大,亦敷齿。

【白话解】

又方:甜瓜子研成末,用蜜调和,每日空腹洗漱完毕,含如枣核大的一丸,也可以敷在牙齿上。

【原文】

又方 熬大豆令焦,及热醋沃取汁,含之。

【白话解】

又方:熬大豆使之焦,用热醋浇在大豆上取汁含服。

【原文】

治七孔臭气,皆令香方。

沉香五两 藁本三两 白瓜瓣半升 丁香五合 甘草 当归 芎䓖 麝香各二两

上八味末之,蜜丸,食后服如小豆大五丸,日三,久服令举身皆香。

【白话解】

治疗口鼻等七窍的臭气,使之都变香的方。

沉香五两 藁本三两 白瓜瓣半升 丁香五合 甘草 当归 芎䓖 麝香各二两

以上八味药研成末,用蜜调和成丸,饭后服用如小豆大的五丸,每日三次,长时间服用令全身都香。

【原文】

治身体臭,令香方。

白芷 甘子皮各一两半 瓜子仁二两 藁本 当归 细辛 桂心各一两

上七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五日口香,三七日身香。

【白话解】

治身体臭,使之清香的方。

白芷 甘子皮各一两半 瓜子仁二两 藁本 当归 细辛 桂心各一两

以上七味药碾细过筛,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五日口香,二十一日身香。

【原文】

又方 甘草 松根皮 甜瓜子 大枣。

上四味各等分,治下筛,食后服方寸匕,日三。七日知,一百日大香。

【白话解】

又方:甘草 松根皮 甜瓜子 大枣。

以上四味药各等份,碾细过筛,饭后服方寸匕,每日三次。七日开始有效果,一百日大香。

【原文】

熏衣香方。

鸡骨煎香[1] 零陵香 丁香 青桂皮 青木香 枫香 郁金香各三两 薰陆香 甲香 苏合香 甘松香各二两 沉水香五两 雀头香 藿香 白檀香 安息香 艾纳香各一两 麝香半两

上十八味末之,蜜二升半煮肥枣四十枚令烂熟,以手痛搦,令烂如粥,以生布[2]绞去滓,用和香,干湿如捺[3],捣五百杵,成丸,密封七日乃用之。以微火烧之,以盆水纳笼下,以杀火气,不尔必有焦气也。

【注释】

[1]鸡骨煎香:沉香之次品。《新修本草》“:沉香、青桂、鸡骨、马蹄、笺香等,同是一树。”《本草拾遗》“:其枝节不朽,沉水者为沉香;其肌理有黑脉,浮者为煎香。鸡骨、马蹄,皆是煎香,并无别功,止可熏衣去臭。”

[2]生布:织成后没有经过印染加工的布。

[3]:米、麦等炒熟后磨粉制成的干粮。

【白话解】

熏衣香方。

鸡骨煎香 零陵香 丁香 青桂皮 青木香 枫香 郁金香各三两 薰陆香(乳香) 甲香 苏合香 甘松香各二两 沉水香五两 雀头香(香附) 藿香 白檀香 安息香 艾纳香各一两 麝香半两

以上十八味药研成末,用蜜二升半煮多肉的大红枣四十枚使之烂熟,以手用力揉按使之烂如粥,用织成后还没有经过印染加工的布绞去渣滓,用来和香,干湿的程度如同用手重按炒熟的米粉或面粉,捣五百杵,做成丸,密封七日才用。用微火烧烤,将一盆水放在笼下,以减少火气,不这样的话一定有焦气。

【原文】

又方 沉香 煎香各五两 雀头香 藿香 丁子香各一两

上五味治下筛,纳麝香末半两,以粗罗之,临熏衣时,蜜和用。

【白话解】

又方:沉香 煎香各五两 雀头香 藿香 丁子香各一两

以上五味药碾细过筛,加入麝香末半两,用孔眼大的罗过筛,要熏衣时,用蜜调和使用。

【原文】

又方 兜娄婆香 薰陆香 沉香 檀香 煎香 甘松香 零陵香 藿香各一两 丁香十八铢 苜蓿香二两 枣肉八两

上十一味粗下,合枣肉总捣,量加蜜,和用之。

【白话解】

又方:兜娄婆香(广藿香) 薰陆香 沉香 檀香 煎香 甘松香 零陵香 藿香各一两 丁香十八铢 苜蓿香二两 枣肉八两。

以上十一味药碾成粗末过筛,与枣肉和在一起捣烂,酌量加入蜜调和来使用。

【原文】

湿香方。

沉香二斤七两九铢 甘松 檀香 雀头香一作藿香 甲香 丁香 零陵香 鸡骨煎香各三两九铢 麝香二两九铢 薰陆香三两六铢

上十味末之,欲用以蜜和,预和歇不中用。

【白话解】

湿香方。

沉香二斤七两九铢 甘松 檀香 雀头香一作藿香 甲香 丁香 零陵香 鸡骨煎香各三两九铢 麝香二两九铢 薰陆香三两六铢

以上十味药研成末,要用的时候用蜜调和,预先调和好的放置后不能用。

【原文】

又方 沉香三两 零陵香 煎香 麝香各一两半 甲香三铢 薰陆香 甘松香各六铢 檀香三铢 藿香 丁子香各半两。

上十味粗筛,蜜和,用熏衣瓶盛,埋之久窨佳。

【白话解】

又方:沉香三两 零陵香 煎香 麝香各一两半 甲香三铢 薰陆香 甘松香各六铢 檀香三铢 藿香 丁子香各半两。

以上十味药用孔眼大的罗过筛,用蜜调和,装在熏衣瓶中,埋在窖中久藏效果好。

【原文】

百和香 通道俗用者方。

沉水香五两 甲香 丁子香 鸡骨香 兜娄婆香各二两 薰陆香 白檀香 熟捷香 炭末各二两 零陵香 藿香 青桂皮 白渐香柴也 青木香 甘松香各一两 雀头香 苏合香 安息香 麝香 燕香各半两

上二十味末之,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纳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冬月开取用,大佳。

【白话解】

百和香是平常俗用的方。

沉水香五两 甲香 丁子香 鸡骨香 兜娄婆香各二两 薰陆香 白檀香 熟捷香 炭末各二两 零陵香 藿香 青桂皮 白渐香 青木香 甘松香各一两 雀头香 苏合香 安息香 麝香 燕香各半两

以上二十味药研成末,将酒洒在上面使之软,经过两夜后酒气减少,用白蜜调和,放入瓷器中,用蜡纸封口不让它漏气,冬天的时候打开取用,效果非常好。

【原文】

[1]衣香方。

零陵香 藿香各四两 甘松香 茅香各三两 丁子香一两 苜蓿香二两

上六味各捣,加泽兰叶四两,粗下用之,极美。

【注释】

[1]裛:用香熏衣。

【白话解】

用来熏衣服的香方。

零陵香 藿香各四两 甘松香 茅香各三两 丁子香一两 苜蓿香二两

以上六味药分别捣烂,加入四两泽兰叶,用孔眼大的罗过筛来使用,非常好。

【原文】

又方 零陵香二两 藿香 甘松香 苜蓿香 白檀香 沉水香 煎香各一两

上七味合捣,加麝香半两,粗筛,用如前法。

【白话解】

又方:零陵香二两 藿香 甘松香 苜蓿香 白檀香 沉水香 煎香各一两。

以上七味药在一起捣烂,加入麝香半两,用孔眼大的罗过筛,使用方法和前面方中的一样。

【原文】

又方 藿香四两 丁香七枚 甘松香 麝香 沉香 煎香[1]

上六味粗筛,和为干香以裛衣,大佳。

【注释】

[1]此方在《外台秘要》卷三十二《浥衣干香方》中,甘松香、麝香、沉香的用量作“各二两”,丁香、煎香的用量作“一两”。

【白话解】

又方:藿香四两 丁香七枚 甘松香 麝香 沉香 煎香。

以上六味药用孔眼大的罗过筛,调和为干香来熏衣,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