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瘫痪康复(第3版)
- 燕铁斌 窦祖林主编
- 907字
- 2025-03-15 00:24:29
第1版序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身患重病、生命垂危的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保存了生命,延长了寿命,但往往伴有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地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给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也给社会增添负担。如何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康复医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30年来,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人们逐步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在损伤后具有结构和/或功能上的重新组织能力,即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plasticity),这是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的重要理论依据!神经系统的这种可塑性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relearning and training)可以得到强化和巩固。瘫痪患者潜在的学习能力越大,功能重组的机会越多,康复的成功率就越高。
瘫痪后如何确定其康复治疗、学习、面对新的情况,如何重新安排自己的人生、人际关系和建立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类患者需要大量的帮助和指导。燕铁斌和窦祖林两位副教授注意到这种迫切的需要,组织一批经过系统培养、从事临床实践的专业骨干,编写了《实用瘫痪康复》一书。该书围绕瘫痪这个主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国际上通用的评定方法和亲身体验的各种治疗技术及其在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儿童脑性瘫痪和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具体应用,内容翔实,既各自独立成章,又互相关联,中西医理论、传统与现代技术融为一体,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其中,“运动的发展与控制”“脑损伤后恢复”“肌肉功能分析”“体位转移技术”“瘫痪康复护理”“计算机在瘫痪康复中的应用”,这些章节都是第一次单列出来的内容,让人耳目一新。
康复医学在我国正处于成长与逐渐成熟的阶段,还需要许许多多像本书编者、著者那样,既注重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又踏踏实实从事实际工作,还热心于将有关知识、技术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介绍给广大同行,以共同推动我国康复医学学科向前发展,为广大康复医学对象切实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
我们的队伍愈大、愈强、愈团结、愈奋进,将会给广大康复对象带来更多的效益、更多的幸福;必然也会为我国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作出有益的贡献。
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 南登崑
1998年7月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