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饮水安全计划指导手册
- 李洪兴 王丽主编
- 2013字
- 2025-03-15 06:43:26
1.2 饮水安全计划
农村卫生工作作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重点,近年实践证明,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农民饮用水水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产生巨大的健康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工程本身的特点、性质和服务对象,决定了工程建后管理的复杂性,农村水厂的运营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4年公布的《饮用水水质准则(第3版)》中,提出了一种全面的水质管理工具——“水安全计划”(Water Safety Plans,WSPs),并在2011年公布的《饮用水水质准则(第4版)》中进行了补充完善。WSPs重点强调基于供水过程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水质安全主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安全的饮用水供应依赖于从原水到用户的系统控制,而不是消毒或最终水质检测等单一的控制措施。《波恩安全饮用水宪章》说明了水安全计划在保障饮水水质安全中的作用,强调“优质、安全饮用水的可靠供给是一个健康社会及其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水安全计划方法应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有助于评估和识别主要的卫生学危害因素、防范风险,并提出控制措施。
实行水安全计划能带来许多益处。WSPs可以预测潜在危害及风险,通过提前采取控制措施,预防危害事件发生;降低水厂运行成本;提高水厂管理层对供水系统的控制力;提高人员素质,特别是水厂员工;同时为水厂应急管理建设提供了基础。通过实行WSPs,可以让用户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图1-1)、有效降低饮水相关疾病的发生、合理配置水厂资金与资源、长期节省开支和提供整体的管理框架等。

图1-1 居民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1.2.1 WSPs应用现状
(1)WSPs全球现状
根据WHO数据,截至2013年,全球范围内有 93个国家和地区执行了WSPs,其中72%的国家在农村地区执行了WSPs。
(2)WSPs在中国
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2004—2018年共有18篇文献报道了311个供水系统应用WSPs的报告,共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执行了WSPs。在311个供水系统中97%为农村供水设施。
1.2.2 WSPs原理
(1)基于健康的目标
基于健康的目标是制订水安全计划的前提条件,也是WHO水安全计划的一个关键要素,其定义了供水在保障健康下需要达到的标准。
基于健康的目标有以下几层含义:
健康效应:
通过定量危险性评价模型明确基于健康目标的“健康结果”。
水质:
使供水组织或机构的水质达到标准要求。
绩效:
通过系统评价和运行监测评价微生物污染的合格情况等。
技术规范:
使供水系统符合部门或行业规定的技术规范或要求。
(2)多重屏障法
多重屏障法有两层含义:第一,多数的单一措施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去除危害,针对危害事件,多重控制措施可降低危害事件的总风险,而这是单一措施无法达到的。第二,各种措施减少危害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对减轻危害起关键作用的措施发生问题,很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选择建立控制体系时,应选择重要且等效的控制措施。图1-2展示了多重屏障法下供水系统的风险实例。

图1-2 多重屏障法示例
(3)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原理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具体的建立过程(基本原理)包括:
进行危害性分析。
确定关键控制点。
制定关键限值。
建立关键控制点控制并进行监测。
建立当监测提示某个具体关键控制点失去控制时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建立确认系统有效运行的验证程序。
建立有关以上原则及其应用的所有程序和记录文件。
关键控制点管理具有的控制结构,能识别所有可能发生的危害(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并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预防性措施,是一种可接受的用于指导供水系统中识别危害和建立控制体系的水质管理工具。
小贴士1.2 什么是HACCP
HACCP体系是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主要对食品中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进行安全控制。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力推广这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我国食品和水产界较早引进HACCP体系。2002年我国正式启动对HACCP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试点工作。目前,HACCP体系推广应用较好的国家,大部分是强制性推行采用HACCP体系。
关键控制点管理是一个确认、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危害的系统方法,是一种新的质量保证体系。它不同于传统的质量检验(关注终产品检验),而是将产品质量控制贯穿生产过程各环节。这里的危害指任何能导致消费者健康问题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关键控制点是指生产中的某一节点、步骤或过程,通过控制实施,能预防或消除危害,或将危害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
(4)饮水安全计划基本步骤
饮水安全计划的基本操作步骤如图1-3所示,包括从饮水安全计划准备到实施的全部过程,各部分工作可以概括为三大类:①系统评价:将饮用水供水源直至用户作为一个整体,确定其供水量能否达到基于健康目标的水质要求。②风险评价:进行风险评价,确定供水系统中的控制措施以全面控制已明确的风险。对于每一项控制措施,应规定一个适当的运行监测方法,以保证当所操作出现任何差错时能及时被发现。③管理计划:说明在正常操作或意外情况时需要采取的行动,对供水系统的评价(包括更新和改进)、监测、信息交流计划和支持方案都要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图1-3 饮水安全计划基本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