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开丰、张祯祥主编的《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一书修订本完成,求序于予。此书,我最早见到它的油印本,是在张祯祥老师傅家中。2016年5月,我曾组织调研组赴江西抚州调研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情况。座谈会上,我深深为当地建昌帮传统炮制法久远的历史与精湛的炮制技艺所吸引。

会后,我去南城县拜访了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传承人张祯祥老人,在他家里与张老促膝长谈。张老兴奋地搬出了他珍藏的梨木制作的百年老雷公刨,还拿出了他与同事编写的《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1986年油印),介绍建昌帮传统炮制的特点与优势。张老在1931年他才13岁时就入药行当学徒。经过前辈师傅的言传身教,他自己的勤学苦练,终于熟练掌握了建昌帮药业涉及鉴别、炮制、购销、保管等一系列的知识与技艺,成为建昌帮最负盛名的传承人。他切制的饮片真正显示了建昌帮“斜、薄、大、光”特点,令人叫绝。1982年,张祯祥老师傅作为药工代表进入了建昌帮传统中药炮制科研小组,成为该组的技术把关人。许多药物炮制的具体操作都由张老亲自示范。在张老及其他数十位建昌帮老药工毫无保留的传授下,经梅开丰等记录整理,形成了《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一书。因此,该书的主体是建昌帮传统炮制法丰富的经验积累,这也是该书最有价值的内容。

建昌帮与樟树帮是江西两大药业流派,闻名全国。“樟树个路道,建昌个制炒”一语,突出了这两个药业流派的特点。建昌帮的“制炒”表明它在炮制方面有许多独特的技艺。建昌帮的切药刀与众不同,手柄甚长,刀面宽大,吃硬省力,因而有利于切出“斜、薄、大、光”的饮片。建昌帮的雷公刨也别具一格,刨出来的饮片均匀美观,且省力省时,效率较高。在火制法方面,建昌帮建树尤多。其中,用“蜜糠”炒制的药材色香味均佳,是其特色。建昌帮的“炆法”早在明代南城籍医家王文谟《济世碎金方》中就已多见运用。炆熟地、煨附片等著名炮制品种是建昌帮炮制的品牌与拳头产品。这些非常有发掘价值的炮制法都已被详细地记录在《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一书中。

《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一书初成于1986年。后又经过30多年的磨砺与修订,在某些方面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该书依据现存的10余种产生于建昌府的古医籍,更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建昌帮药业及炮制发展史,较好地归纳了建昌帮药业的类型与炮制特色。各具体药物炮制法之后,还附有“文献摘粹”,其中大量摘取了建昌府古医籍中的史料。该书在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又拍摄了250余幅炮制工具、药物饮片的彩色照片,故新修订的《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焕然一新,图文并茂。

该书立足于深入发掘当地的制药经验,原汁原味地系统展示具有地方风味与特色的炮制法,这是一个很好的调查研究方法。前辈学者王孝涛研究员、叶定江教授、范崔生教授等都曾参与《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一书的鉴定,给予该书较高的评价,认为该书保留了建昌帮清代至近代的宝贵传统炮制经验,地方色彩浓郁,用料土特,制法考究,记述翔实,能为中药炮制生产、科研提供技术资料,有一定指导和实用价值。深入基层,抢救发掘蕴藏在古医籍中以及老药工掌握的中药炮制经验,这样的工作方法是值得提倡的,故我乐于为该书作序。

二〇二一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