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糖尿病治疗药物处方审核要点专家共识

一、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糖尿病在病因学上分为四个主要类型:1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1,T1DM)、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我国糖尿病人群中T2DM患者占90%以上,本章所述的处方审核要点主要围绕T2DM的高血糖治疗药物展开。

血糖控制目标须个体化,对于新诊断、年轻、无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T2DM患者建议及早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年龄较大、已有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要注意预防低血糖,充分评估严格血糖控制的利弊得失。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T2DM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是生活方式管理和二甲双胍。如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治疗方案中。有二甲双胍禁忌证或不耐受二甲双胍的患者可根据情况选择胰岛素促泌剂、α-葡糖苷酶抑制药、噻唑烷二酮类、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使用一种口服药治疗而血糖仍不达标的患者应根据其病情特点选择两种或三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治疗。如血糖仍不达标,应调整治疗方案为胰岛素注射治疗。

根据药物疗效、安全性、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临床证据以及我国国情等因素权衡考虑,《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了主要药物治疗路径(图2-1)。

图2-1 T2DM高血糖简易治疗路径

注: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ASCVD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KD为慢性肾脏病;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药物和格列奈类药物;TZD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DPP-4i为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SGLT2i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GLP-1RA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a高危因素指年龄≥55岁伴以下至少1项:冠状动脉或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50%,左心室肥厚;b通常选用基础胰岛素;c加用有ASCVD、心力衰竭或CK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d有心力衰竭患者不用T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