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没有哪个时期比现在更需要科技驱动,世界的经济体量已经庞大到必须出现全新的生产驱动力才能推动的地步。新质生产力就是这样一种“新”力量。它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具有颠覆性创新驱动、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等特点,是以智能技术、绿色技术、高效能源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新驱动的经济结构跃迁。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技术革新不仅推动了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重点领域的加快发展,以及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领先优势,都是技术革新驱动经济结构跃迁的生动例证。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南方,以深圳为代表的科技发达城市,紧握“低空经济”这一有力抓手,着力构建城市智能空中交通技术体系和运行体系;率先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并发布相关实施方案,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目前,深圳已拥有成熟完备的无人机产业链条,覆盖生产制造、技术研发、软件开发、商业应用、人才培育等诸多环节,聚集了大疆创新、丰翼科技、道通智能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此外,深圳还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的各类应用场景,涵盖交通、物流、旅游、巡检等领域,推出“跨城急送”无人机配送业务,提高了配送效率。

在北方,以呼和浩特为代表的航天优势城市,依托当地雄厚的航天基础优势,快速切入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未来产业。由内蒙古航数科技主导研发的“青城一号”卫星于北京时间2024年5月21日12时15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一事件提升了内蒙古在中国航天数据创新应用和空天科技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构建内蒙古航天产业体系、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2024年7月,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揭牌成立,这是内蒙古首个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为内蒙古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有力的载体。该产业园现已签约新一代商业运载火箭制造、商业液体火箭制造、通用航空飞机生产制造等2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多亿元,涉及航天装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此外,福建首批低空客货邮物流航线正式运行,推动了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四川跨省低空物流首航成功,展现了低空经济在物流领域的巨大潜力;湖南首条低空物流航线进入常态化运营,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实践,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效运营,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