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的一种新经济结构
- 兰旭东 陈向
- 1216字
- 2025-03-12 18:17:25
第二节 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活动的“神经中枢”,是支撑低空飞行活动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
1.通信设施
通信设施是低空经济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之一,确保了低空飞行器与地面控制站、其他飞行器及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之间的实时通信。这些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地面5G移动公网(5G-A)和低轨卫星互联网。5G-A是基于5G网络在功能与覆盖上的演进和增强,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数等特点,能够支持低空飞行器的高密度、高频次通信需求。根据深圳市的相关规划,5G-A将在低空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低空无人飞行器的通信和监管提供有效的手段。低轨卫星互联网能够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确保其在偏远地区或海洋上空也能保持通信畅通。
2.导航设施
导航设施是低空飞行器准确飞行和定位的基础,主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激光雷达和融合导航。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能够为低空飞行器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激光雷达和融合导航等先进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导航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确保低空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飞行。
3.监视设施
监视设施用于实时监控低空飞行器的飞行状态和周围环境,确保飞行安全。监视设施包括一次/二次雷达、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等。雷达系统能够实时跟踪低空飞行器的位置、速度和高度等信息;ADS-B系统能够使低空飞行器自动广播其位置信息,便于其他飞行器和地面控制站进行监控。
4.气象设施
气象设施对于保障低空飞行器的安全飞行至关重要,主要通过气象雷达等实时监测低空飞行区域的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降雨量等,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气象数据,帮助低空飞行器规避恶劣天气。
5.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处理系统是低空经济信息基础设施的“大脑”,负责处理与分析来自通信、导航、监视和气象等设施的数据,为低空飞行器的飞行决策提供支持。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低空飞行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TMS)等。前者用于对低空飞行器的飞行计划、航线规划、飞行状态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后者用于管理空中交通运输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组成部分包括空中交通服务(ATS)、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和空域管理(ASM)等。
在全国低空经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的深圳市,率先提出了“深圳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包括低空飞行器等物理基础设施,低空飞行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低空飞行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的建设。项目金额达5亿余元,旨在打造完善的低空经济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此外,中国民用航空局在推进低空经济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研究建立低空三维数字化空域地理信息系统,组织推进北斗导航、卫星通信、自主飞行等技术应用,构建天地一体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网络,全面提升低空航行服务能力。这些举措将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之,在低空经济的发展中,无论是物理基础设施还是信息基础设施,都是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拉动我国经济恢复增长、引领世界的关键性与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