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的理论青年想什么
- 陈宝剑主编
- 15字
- 2025-03-28 18:19:46
上编
青年思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章
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青年力量
付青春之光,燎贫困之原——贫困地区经济建设中的北大青年担当
谢添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思想结晶。而“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出于对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情况、分配机制不合理等现实问题的考量提出的,是确保经济发展红利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保障,是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成果得以公平分配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然而贫富差距却有所拉大。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总数约为4335万人,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为2362元,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尚有14个。复杂的贫困现状,是摆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前的严峻考验。
建校百余年来,在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征程里,北大青年无时无刻不以时代使命为己任。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对广大青年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作为新时代的北大青年,我们背负着时代的重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责无旁贷。北大青年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发挥精准扶贫的生力军作用,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唯有如此,才不辜负时代的召唤、人民的重托。
北大青年参与扶贫开发是新时代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等方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了思想基础,形成了精神合力。而青年群体是社会组织中的重要力量,在了解和反映民生需求、递送公共服务、传递群众需要等方面充当着重要角色。
我国一些地区仍然存在贫困的情况。贫困问题在精准扶贫开展前尤甚,以云南省弥渡县为例:

数据来源:弥渡县人民政府网站、2011年弥渡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桐庐县2011年统计年鉴。
弥渡县反映出我国西南地区贫困县的典型情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农村人口总数为6422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47.4%,农村贫困人口总数为9899万人;农村居民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为2316元,而此时全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24564元。
在基础设施方面,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不少地方还处于无公路、无电话、无宽带的“三无”状态,而诸如体育馆、卫生院等基本场所亦不健全。如图1。
我国的贫困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量剧增,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却日益拉大。悬殊的贫富差距正是政治不稳定的温床,因此能否解决贫困问题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中央的拥护。例如,弥渡县的贫困人口与少数民族人口重合度很大,倘若贫困问题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民族矛盾等问题可能相伴而生。
在当前的贫困现状下,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北大青年,要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发挥不怕吃苦、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身为科学知识的掌握者与时代使命的肩负者,北大人在脱贫攻坚战中责无旁贷。

图1
北大青年参与扶贫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要求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交流时说道,“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近些年来,社会上一些声音把高校师生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画等号,质疑当代青年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当然,这其中包含北大青年。我们必须承认,随着思想的多元化,北大青年群体中的确有一些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先者,但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当代北大青年已经全盘被利己主义侵蚀,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北大青年不仅处于知识的高地,而且处于先进精神的殿堂。在1978年的思想战线上、在1984年的国庆典礼上、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中,北大青年时刻与真理同步,与时代同行。在当下这一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节点,一批又一批北大青年赶赴扶贫前线,以实际行动向全社会证明自己的先进性与时代性。
北京大学2009级硕士生霍计武正是北大青年投身扶贫事业的典型代表。霍计武曾在创业型科技公司工作,月薪达万元,工作成绩突出,亦曾受到微软、IBM等世界名企的青睐。然而在2012年,霍计武毅然报考大学生村干部,并被聘任为武汉市江夏区金水办事处武当村主任助理,告别了他人眼中的“钱途”,扎根基层为扶贫事业奔波。据报道,工作之余,霍计武到每个村民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帮助解释政策、法规疑难,提供市场信息,商讨家庭发展规划等,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小武子”。因为工作成绩优异、事迹突出,霍计武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全国乡村好青年、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精神优秀践行者等荣誉称号。
社会为北大青年参与扶贫事业提供了广阔空间,而北大青年更是拥有做好扶贫工作的独特自身条件。比如,北大青年拥有创新性的头脑。扶贫开发所解决的,不是简单的、一目了然的问题,而是错综复杂的、艰深的实际问题;扶贫开发所面对的,不是既往经历的旧问题,而是新问题、新关系、新情况,墨守成规则难以解决。鉴于此,创新性的头脑可成为脱贫攻坚中的利器,在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大青年要充分解放思想,以新思维、新知识,为扶贫工作提出新见解、新思路、新方法。
北大青年参与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大队插队,并脚踏实地参与劳动,带领梁家河人民脱贫致富的丰富经历。书中写道,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作为高干子弟,带头上山下乡参加高强度的劳动,即使又脏又累,身上生出虱子,他也未曾因此而懈怠;在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书之后,他心平气和地做好群众工作打淤地坝,并远赴四川学习先进技术,带领老乡们脱贫致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心一意地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谋福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教给北大青年的道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这一代人年轻时,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尚处于求温饱的阶段;当今,农村地区的主要目标变为了全面实现小康。这一转变并不仅仅是经济上量的转变,更是质的跨越。小康相对于温饱,不单单对农村农作物种植面积、产量等狭义指标提出了要求,更是对经济发展模式、先进技术的应用、先进管理体制的实践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天的北大青年,具有知识优势,系统学习了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也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学到了先进的经验。当前,扶贫正逐渐转为对技术与管理的变革,北大青年参加扶贫工作为时代所需。
北大青年做扶贫工作,要脚踏实地。必须看到,许多北大青年参加实际工作,受其过去个人经历影响,往往好高骛远、自视甚高。而扶贫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群众工作,是以人为本的实际工作,急于求成、好高骛远往往适得其反。做任何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仅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注重达到结果的方式。
北大青年如何广泛投身到扶贫开发事业中
北大青年参与到扶贫事业中,固然有其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北大青年生活于或刚刚离开大学校园,主业要从学习转移到实践,要将知识化作优秀的扶贫成果。然而初入社会,没有对社会的复杂方面有广泛而清醒的认识,处理实际事务没有丰富的经验做基础,与人交往尚未形成鲜明的个人原则。扶贫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将会面临从对知识的学习探讨到实践落实的转型中的普遍困境。
因此,在开展扶贫工作时,北大青年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己拥有的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强大的创新思维、热忱的奉献精神、广阔的校友资源等优势,扬长避短。例如,利用学校资源,广泛参与扶贫行动的调研工作。就北大而言,校内以贫困地区为主题的调研团队已有不少,如此前所未有的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关注,值得各个高校学生团体效仿。北大学生生活圈子多在校园内,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走出小圈子的限制,去更广阔的田野探察另外一个群体的生活状态,不仅是对自我阅历的充实,也为日后进入社会参与实际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高质量的调研结果也能够助推当地的扶贫工作。
在高校深入开展有关扶贫的宣传工作。扶贫开发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需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因此宣传工作必不可少。虽然北大青年参与宣传工作同样有其局限性,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高校,但考虑到青年大学生日后进入社会所迸发出的能量,高校内的宣传工作同样不可小觑。北大青年大可通过校园新媒体这一高校内主流宣传形式,以属于年轻人的生动语言对贫困现状、国家扶贫措施、扶贫成果加以报道,也可以通过舞台剧、微电影等形式来灵活展现。此外,有条件的青年学生,例如生活在贫困地区,或者有机会到贫困地区调研的学生,则可以深入开展帮扶贫困群体的宣传,即“扶志”,激励他们摒弃旧思想,学习新思想,奋发努力,以自身行动改变贫困面貌。
继续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并侧重知识的实践。北大青年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参与扶贫事业的最大优势。而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是一个地区扶贫工程能否长效的重要因素。青年不能局限于业已习得的知识,而是要思考面对奉献社会这一学习的最终目标,该如何用所学知识来完成。如此,青年学生的科学知识才不至于被搁置于象牙塔中,而是成为参与社会建设的活的知识。
北京大学从建校之初,便承担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历代校友亦皆胸怀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的历史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北大青年,我们不仅要立鸿鹄志,而且要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地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肩负人民的希冀、国家的厚望、历史的重托,北大青年当不忘初心、牢记先辈光荣传统,争做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先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