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责任的边界

执笔家长:林莉

家长职业:大学教授

学生姓名:何林锴

录取院系:经济学院

毕业中学:成都外国语学校

获奖情况:2016年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多功能量角尺)

对我们来说,孩子的求学之路虽然没有山重水复、坎坎坷坷,但曲曲折折总是有的。锦官城的秋夜,牵挂的女儿在北方。窗外的小雨滴滴答答,更添思念,是一层秋雨一层凉的季节了。

意料中,你会去北京,因为考上北京的大学是你从小的志向。意料之外是你考进了北京大学,知道省排名的瞬间,你告诉我们,你一直一直想圆梦燕园,我才知道你努力奋斗的目标竟然是北大。亲戚朋友的祝贺纷至沓来,而你,已经手捧着一本《国富论》,开始了不停歇的学习。看着你面对录取结果的淡泊和那份笃定,我知道,你一步一步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朋友们一直在问有什么好方法。作为一名老师,我深知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因材施教才是正途。如果要说我们的家庭教育特点,应该是宽松的家庭氛围和清晰的责任边界。

责任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但过多的责任或者越位的责任都会把人压垮。《易经》讲“正位凝命”,说的就是每个人都要摆正位置,凝聚力量,完成自身的使命。个人如此,家庭如此,社会如此,国家亦如此。

一、统一定调,和谐家庭

和朋友们聊起家庭教育的难题,很多人都会谈到代际教育的困惑。年轻人由于工作忙,孩子大多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育儿观念的差异导致了家庭教育冲突不断。

从女儿降生开始,我们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便各自肩负起了相应的责任,虽然没有商量,但却一直延续了下来。通情达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主管生活,且分工合作,交接班顺畅。爸爸妈妈负责家庭教育,尽量多陪伴孩子,做好习惯养成。因为责任清晰,所以极少有争吵的时候。奶奶和外婆极少在孩子养育、教育方面“指点江山”,也就避免了很多矛盾。家庭成员责任清晰,家庭教育的意见高度统一,孩子不会无所适从,也不会出现在父母这里挨了批评,掉头就找老人撒娇的情况。所以,女儿从小很少无理取闹,也没有“熊孩子”的坏脾气。

二、充分信任,培养自律

玛利亚·蒙台梭利说:如果我们认为教育是为了帮助儿童发展,那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能做的只是站在一边,看着孩子的每一点新的进步,为他们感到高兴。是的,从上小学开始,我们开始选择放手。放手不是简单的不管不顾,而是充分的信任与尊重。从小,协商解决就是我们母女之间的沟通方式。不管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我们给予女儿充分的自主。从文具的款式、参考书的购买,到周末的菜谱、假期的旅游,我们都在尊重的前提下协商解决。面对孩子身上的小毛病,为了不简单粗暴,我成了“故事大王”,把问题编进故事中,孩子的小缺点、小毛病都在小动物的身上反映,每次都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为了锻炼女儿的自理能力,外出旅游时,我当起了“甩手掌柜”,从行李的打包、打印登机牌到托运行李,我一律放心让女儿完成。

印象中关于自律有两件事情。一个是女儿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甚至想在墙上涂鸦。我们不宠溺不打压,而是选择了一面客厅的墙壁,告诉女儿,这是她的专属绘画墙,怎么画随便自己,但是,其他墙面不能涂鸦。女儿严格遵守,所有的“大作”都在一面墙上。还有一个是我看了乔辛·迪·波沙达的《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回家拿女儿做了实验。我发现不论是巧克力还是薯片,她都能按照事先约定的数量管理,每天说好吃一块巧克力就不会多吃,让我佩服得很。

还有一个定格在脑海中的画面。从小女儿的书包就自己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初一军训结束,家长们都去学校接孩子,我至今难忘女儿的身影。瘦瘦的小人儿,腰身弯着往前走,自己背着大书包,左手拖着行李箱和被褥,右手提着水桶、水瓶和洗脸盆,我远远看着她走在一群帮孩子提东西的家长中间,走在一群空手走路的同学中间。我冲上去想帮一把,她看着我笑笑说:“妈妈,我能行。”

三、尊重选择,共同成长

尊重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从小,家庭假期出行计划都由女儿决定。记得一年级时,女儿说寒假要去北京,我们真的去了北京,而且按照课文里的描述,参观了天安门、故宫,还去了颐和园和北海公园,大冬天的还去爬了长城。上四年级时,女儿又安排要去北京,这次是冲着鸟巢、水立方、科技馆去的。我们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在科技馆徜徉,我没有抱怨,更没有劝说,看着女儿兴奋的笑脸,我安心做一个“大龄科普对象”。

转眼迎来了高中生涯。因为初中物理优异而被录取到物理竞赛班的女儿,在上了半年的理科后提出要转文科。这无疑让我们大跌眼镜。班主任老师分析了女儿的情况,认为她还是有很好的理科基础,于是,与她开始了谈话。毕竟,女儿的理科成绩并不差,竞赛班的师资是全校最好的阵容。爸爸开始犹豫,加入了说服女儿的行列。但女儿的一句话让我下定决心支持她的决定。她说,文科的思维方式更让她着迷。于是我们约定,如果期末考试成绩不错,那妈妈就同意转文科,我们转文科不是因为打了败仗,而是因为喜欢。最后,女儿如愿转到了文科,开始了比别人晚一个学期的文科学习。

上高中了,孩子的“成绩”“排名”往往是家长们心头一根紧绷的弦。在我们的共识里,学习始终是女儿自己的责任。从小时候自己检查作业,自己录音听写,到高中时自己安排学习。虽然也有被女儿分数的起起伏伏吓一跳的时候,但是我们总体比较淡定。女儿也是在每次考试后坦然地告诉我们分数和排名,同时叽里呱啦说一通丢分的原因。特别感谢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级17班的七位老师,语数外政史地加上体育,七位老师同心协力,在繁忙的高三,陪伴着孩子们向自己的目标发起一次次冲击。

女儿长大了,懂得了“要把小我融入大我”,懂得了“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在高考冲刺阶段,女儿肩负起了保送同学离校后空缺的历史课代表和数学课代表的责任,成为老师的好助手,成为为同学们答疑的热心人。不仅如此,女儿还关心着我这个妈妈的工作。作为一个文科生,女儿时刻关注着国际国内形势,一看到很好的案例或素材,她会转给我作为我上“面试礼仪”或“形势与政策”课的补充。我也会向她反馈这些案例的课堂教学效果。看到女儿的成长,我由衷高兴。因为多年的高校教师生涯告诉我,成人比成绩重要,学习成绩好与工作能力强不能画等号,一个品德高尚的孩子比超级学霸更可贵。

四、再迎挑战,责任在肩

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实现理想的路上,回头看有一路的故事,抬头看有清晰的远方。初入燕园,来不及好好看看未名湖和博雅塔,军训之后的2020级学生转身投入了紧张的学习。

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孟子对责任的诠释。“立学中华,语通世界”是女儿母校对莘莘学子的嘱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明确的志向。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在女儿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我与女儿有了一段对话。大学学习,不能以兴趣为主,而应该以责任为先。不能做任性的后浪,而要做国家需要的“经世济民”之才。

北大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教授说:我们有幸成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也不应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北大经济学院将带领学子们去回应和叩问新时代提出的新命题,去书写和讲述中国发展的新故事。

未来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们会默默地守候,守着责任的边界,看这棵小树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TIPS:

●家庭成员责任清晰,家庭教育的意见高度统一,孩子不会无所适从,也不会出现在父母这里挨了批评,掉头就找老人撒娇的情况。所以,女儿从小很少无理取闹,也没有“熊孩子”的坏脾气。

●面对孩子身上的小毛病,为了不简单粗暴,我成了“故事大王”,把问题编进故事中,孩子的小缺点、小毛病都在小动物的身上反映,每次都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上高中了,孩子的“成绩”“排名”往往是家长们心头一根紧绷的弦。在我们的共识里,学习始终是女儿自己的责任。从小时候自己检查作业,自己录音听写,到高中时自己安排学习。虽然也有被女儿分数的起起伏伏吓一跳的时候,但是我们总体比较淡定。

家长陪伴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