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邻避治理:城市邻避风险的情景识别及应对
- 王佃利等
- 1608字
- 2025-03-28 09:50:27
为人民而治(代序)
早在2017年,佃利教授率先出版了邻避著作——《邻避困境:城市治理的挑战与转型》,得到了学界广泛赞誉,至今记忆犹新。在为该书作序时,我拟制了“这是一个理性而又沸腾的时代”的主标题,以此表达与该书的共鸣。
近年来,在见证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我和团队研究的一个重点逐渐聚焦到“人民性”这一中国城市发展的核心命题上,并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保障城市生活中“人民”的利益诉求。事实上,当代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早已不是城市规划或环境保护等单一问题,而是已经深刻触及社会正义、公共参与和治理体系等深层因素。因此,立足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发展态势,持续探寻中国城市风险治理的有效方案,无疑是回应人民所愿、时代所期的必答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邻避问题的复杂性,无不源自所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同时更涉及广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方博弈。中国的经济环境、社会样态与治理体系有其特殊性,城市有效治理进程中的邻避问题,必须根植中国场景妥善谋划中国方案。作为团队长期耕耘的研究结晶,佃利教授适时出版的《邻避治理:城市邻避风险的情景识别及应对》,不仅是对原有研究的超越,也体现了他们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公共治理问题的深刻洞察。
对于邻避问题的持久关注,已然成为研究者公共情怀的直接“证据”。针对邻避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做出了丰富的理论贡献,但这本新作,将为我们展示长期聚焦、持续深耕邻避问题的独特魅力。本书持续跟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邻避现象,聚焦风险感知、风险演化、风险防范、风险处置等关键环节,明确了邻避治理的公共价值愿景和体系建设内容,通过深入的理论探索和丰富的实证分析,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应对这一复杂问题的新视角。由此,本书很可能成为学界探索城市风险治理和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的标志性进展,值得更多期待!
持续耕耘,必然带来对研究问题的精准把握。佃利教授及其团队将风险识别及其应对举措视为内容原点,不仅显示了他们在理论探索上的深度,也凸显了该团队具备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和系统的理论分析,本书能够从微观到宏观层面全面解读邻避问题,彰显出了研究时代“大问题”的责任。
在理论层面,本书丰富了邻避风险治理的学术讨论,为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冲突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特别是在公共价值管理方面的探讨,为推动中国城市治理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这一点,无疑与我个人所主张的“人民城市”是遥相呼应的。
在实践层面,本书通过详细分析不同类型的邻避事件和多样化的治理响应活动,尽可能列举了一系列实用的工具和策略,为实践中的政策制定和治理提供更加实用的参考依据。尤为关键的是,本书通过深入分析政府等关键主体在邻避治理中的功能角色,很好地揭示了相关活动者在防范和应对邻避风险中的关键作用。这对于理解中国城市变迁中的主体博弈过程乃至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而言,至关重要。
同时,本书以巧妙的方法选用,立体化描绘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首先,通过构建“中国城市邻避案例库”,收集和分析了大量关于邻避事件的实证数据。这不仅为邻避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基础,而且为理解邻避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新视角。其次,团队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社会学、政治学、城市规划和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融合在一起,这使得更全面地呈现中国邻避治理的本土经验和成就成为可能。当然,本书对于中国城市风险治理内在逻辑的系统阐述,更值得仔细品读。
时隔六年,两本邻避主题专著的接续出版,倾注了佃利教授及其团队的诸多心血,更展现了作者团队对邻避治理这一复杂问题的系统思考。感谢佃利教授持续邀约,让我见证学者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的精诚努力,更让我不断感慨,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总有这么一群人,始终用坚持与情怀在不断回答“如何为人民而治”的城市命题。
时代如此,已然奔腾不止!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
2023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