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设计与指导
- 董进霞 门晓坤 钟逸婧编著
- 2020字
- 2025-03-27 18:49:10
二、国内外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与实践动态
(一)一体化课程改革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的一体化课程,其中也包括体育教育领域的一体化课程。例如,英国苏格兰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从幼儿园到初中的一体化课程“追求卓越的课程”,澳大利亚也在实施“小学至初中澳大利亚课程体系”,我国也正在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设计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体系。
(二)体育教育的目标更加丰富
目前一些国家的课程纲要对体育教育的目标增加了动作、健康、认知、人格、创造等更加丰富的要求,反映出医学、心理学、脑科学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与体育教育的融合。
1.英国
(1)英格兰
英格兰对5岁以下幼儿的早期教育课程纲要列出了身体领域的发展目标:
● 发展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 发展身体的控制力、平衡能力、协调性;
● 能够自信地运动;
● 发展空间、速度、路线等运动概念,包括如何使用(乃至充满想象力地使用)自己的空间、与他人协调空间,能够变换移动的速度、方向和路线等;
● 获得健康和安全运动的常识,比如能说出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了解运动后的呼吸、面色、感觉等身体反应,注意到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了解如何安全地提起、搬运和使用器材。
(2)威尔士
威尔士的早期教育课程纲要重视“探险类”活动,提出幼儿要能够在不同平面和器材上熟练移动。
(3)北爱尔兰
北爱尔兰的《教育法规(课程最低限度内容)》对5~7岁幼儿基础阶段的体育教育内容包括了田径、舞蹈、游戏、体操等四类运动。其中,舞蹈方面的教育包括创造改编游戏、创造表现简单清晰的动作序列、观察模仿等,体现了这个载歌载舞的民族对舞蹈和游戏乃至创造力的重视。
(4)苏格兰
苏格兰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从幼儿园到初中的一体化课程纲要“追求卓越的课程”,其中贯穿3~15岁的一个目标是身体、心理、情绪和社会性的健康,包括发展人体健康知识、评估和管理风险、自我和他人安全保护和应急、安全旅行等。
2017年苏格兰教育局进一步发布了体育教育的具体目标,凸显了对体育综合教育价值的重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身体能力:运动知觉和空间知觉、平衡和控制、协调和连贯、节奏和时间感、粗大和精细动作技能;
● 认知能力:专注和集中注意、识别信号、顺序思考、抓住重点、决策、同步处理、问题解决、创造力;
● 个人品质:动机、自信和自尊、决心和毅力、责任和领导力、尊重和宽容、沟通;
● 体能素质:耐力、速度、核心稳定性和力量、柔韧性。
2.美国
5~6岁儿童在英美体系国家已经进入小学第一年。对于5~6岁儿童,美国健康和体育教育协会(SHAPE America)的体育教育标准提出,要发展儿童移动性、操作性和稳定性的动作技能,并且达到年龄段特有的动作模式,比如“到小学二年级出现成熟的跑步模式”“到二年级时出现上手投掷成熟动作模式中5个关键要素的2个”。
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小学至初中课程纲要”对5~6岁儿童的体育教育内容,除了包含常规的运动技能外,还强调要充分利用体育活动中的学习机会,包括在体育活动中融入音乐、节奏、字母、形状等认知元素,锻炼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该纲要还提出要能在水中自信地完成一系列活动,并且要能参与其他文化背景的游戏,体现了澳大利亚环海和多民族的国家特色。
4.中国
近年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学校体育的政策文件。例如, 2019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其中包括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要求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等。对于学前教育阶段,《意见》提出,“学校体育课程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活动,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促进运动机能协调发展。”我国还出台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冰雪活动、武术进校园等政策。
在强大的政策引领和推动下,近年来全国不少省份和城市逐渐上调了中考的体育测试满分标准,例如,云南省将中考体育测试分数上调至100分,与数学和语文持平。
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和实践对幼儿体育的发展会产生间接的、延伸性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开展大、中、小、幼一体化课程和教学研究后将会更为凸显。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健康领域的要求包括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维度,较为重视对具体动作和身体素质的培养,但对于运动和健康常识、运动中的自信、空间感和路线等运动概念、认知功能的培养,以及舞蹈、体操等运动内容,则较少涉足。相信随着一体化课程的推进,我国学前教育的课程纲要会更多地将运动和健康定位为一生必备的生活方式和重要的育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