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归家日常

“南镇杀青!”

历经泰国天气摧残二十天的姜在勋终于迎来了杀青日。

副导演捧着蔫巴的塑料花递给他。

还没等在勋道谢,便被黄政民拎着后颈把人提溜到尹济均面前。

“导演,我家崽还不错吧?”

说完,姜在勋就被黄政民踢了一脚。

反应过来的姜在勋立马朝着尹济均导演九十度鞠躬:

“这段时间多谢导演指导。”

尹济均瞧见他战术服领口露出晒成黑红的V字痕,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你叫姜在勋是吧?”

“是的!”

“不错。”

有些事点到为止即可,能让尹济均记住姜在勋就够了。

“我去送送他。”

“好。”

黄政民帮姜在勋收拾行李的时候,忽然发现隔层里躺着一瓶防晒喷雾。

“呀,你不是没带吗?”

姜在勋:“……”

“没收了。”

黄政民将防晒喷雾揣进自己兜里:

“美惠那边下周六要公演《麦克白》,你去反串麦克徳夫夫人。”

“好的......诶?”

“除了麦克白夫人是女性,其余角色都是男性出演。”

“哦......”

机场廊桥空调吹得人起鸡皮疙瘩。

黄政民把登机牌甩给他:

“护照夹第三页,今天先回家休息,明天去话剧社排练。”

“明白。”

首尔正在倒春寒。

仁川机场四月的冷风扑灭了姜在勋于泰国残留的热气。

出租车碾过汉江大桥时。

姜在勋手机上搜到了麦克徳夫夫人需掌握苏格兰脏话及宫廷贵妇步态......

车子抵达公寓楼下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

他抬头望向望向李圣经的房间——那里还亮着灯。

“圣经啊——”

“叫魂呢?”

尽管李圣经脸上的面膜完美掩饰了她的表情,但眼中的光却掩盖不了。

“走廊的感应灯居然修好了。”

“那是我换的灯泡。”

“哦——”

姜在勋蹲在地上打开行李箱,将大象纹沙滩裤拽了出来:

“给圣经的泰国特产!”

“丢掉。”

“这是泰国传统手工艺!”

李圣经揪着沙滩裤的商标眯起了眼:

“这写着Made in China。”

“......华夏服装透气性超好!”

“你留着自己当抹布。”

“当睡衣也行啊!”

“姜在勋。”

“嗯?”

“滚去洗澡,你馊了。”

“……”

说起来,这个澡是姜在勋近一个月来洗的最舒服的一次。

尤其还是热水澡。

当他将浴室收拾干净出来时,李圣经卧室的灯已经熄灭了。

客厅的茶几上摆着一盒爱茉莉太平洋芦荟胶。

而那条大象纹沙滩裤已不知踪影。

次日清晨。

“今天热水器刺客罢工了?”

姜在勋顶着毛巾从卫生间探头问道。

李圣经头也不抬的看着时尚杂志:

“是你起晚了七分钟。”

“我今天要去话剧社报道。”

“所以?”

“借下遮瑕膏盖晒痕......”

“第二层左边数第三支。”

闻言,姜在勋从亚克力收纳盒里抽出牙膏状的铝管,挤出一坨就往脸上乱抹。

镜子中自己的脸庞立刻浮起诡异的青灰色。

“圣经啊,这......不对吧?”

李圣经瞥见他的脸像被泼了水泥的墙面,立刻用杂志挡住上扬的嘴角:

“那是美甲底胶,你左右不分吗?”

“阿西......”

姜在勋将水龙头被拧到最猛,搓脸的动静活像在给鲶鱼去皮。

“过来。“

李圣经啪地合上杂志,将遮瑕膏挤在指腹:“抬头。”

姜在勋被迫仰起脖子。

“别动。”

“我没动......”

“睫毛抖得像抽筋。”

柑橘香混着薰衣草的味钻进鼻腔,姜在勋盯着她领口晃动的羽毛项链发呆。李圣经突然加重力道摁他颧骨:

“眼珠子再乱瞟就挖出来。”

“圣经你用的什么香......”

“闭嘴。”

“……”

片刻后,李圣经退后半步端详作品。

姜在勋的晒痕被修成暧昧的浅褐,像被谁轻轻咬过。

“对了圣经,昨天忘了跟你说,我有经纪人了!”

李圣经从茶几底下抽出湿巾擦手:

“所以他帮你谈下几个通告?”

“呃......”

“也就是零。”

被怼的哑口无言的姜在勋默默到门口换鞋。

李圣经突然往他怀里塞了几袋速溶参茶:“给话剧社前辈们。”

“圣经最——”

“闭嘴,要迟到了。“

防盗门关上的刹那,姜在勋又扒着门缝探头:“晚上要不要吃泡菜锅?“

“我不吃泡菜。”

“那部队火锅?”

“再说。”

防盗门被摔得震天响。

李圣经站在窗前向下偷看——那人正被台阶绊得踉跄,差点撞上路灯杆。

她咬着下唇把笑声闷在喉咙里,顺手把大象沙滩裤塞进洗衣机。

“哔哔哔——”

车喇叭声突兀地刺破晨雾。

姜在勋扭头时险些撞上反光镜——印着“成浩炸鸡“的白色面包车正碾过路牙石。

驾驶座窗户突然降下,金大元咬着牙签扬下巴:

“上车。”

姜在勋蜷着长腿挤进副驾。

车厢内充斥着酱料与油脂的黏腻味道,但姜在勋却丝毫不在意:

“哥怎么知道我的住址?”

“你昨天在机场说的。”

姜在勋刚要开口,膝盖上突然砸来本塑封册子。

“你要出演的那个莎什么亚的破剧——”

“莎士比亚!”

“管他是啥,哥给你备了这个。”

姜在勋低头看向手册上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半岛方言速成手册》。

别看半岛地方不大。

但核心的方言体系却分为六种,如果细分甚至可以多到二十余种。

“从全罗道到济州岛,二十三种变调发音。”

金大元得意的朝着姜在勋挑眉,道:

“话剧哥不懂,但哥知道忠清道的哭腔和庆尚道的骂人调,能让你至少多拿三个特写镜头。”

姜在勋翻到手册第七页,全罗道方言旁画着个吐烟圈的老太婆简笔画:

“这不会是哥前女友吧?”

“放屁!这是《老千》里给曹承佑搓背的澡堂老板娘。当年她靠这句'狗崽子别把洗脚水喝光了'抢了三个特写镜头。”

姜在勋的指腹摩挲着塑封膜下的油墨:“话剧要用标准语......”

“标准语顶屁用!你看那些电影里出圈的镜头哪个是用的标准语?前段时间你老师在《新世界》里那句:瘦巴巴的老爷们,一起走啊!有谁不知道?”

黄政民在《新世界》里饰演的丁青有很多名场面。

但出圈的只有“电梯战神”与塑料味的汉语——“瘦巴巴的老爷们”。

姜在勋突然翻到济州岛篇的空白页:“这怎么没内容?”

“济州岛话老子学不会。”

【PS:下午签约,想薅点币羊毛的可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