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怎样写好理论文章》这部书稿,缘起于2007年。那年,中央纪委决定举办全系统(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研究室主任培训班,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写作水平。中央纪委主要领导同志非常重视这次培训,点名让我到培训班讲一课“怎样写理论文章”。我听到后立即表示拒绝。我说:“这个题目太难了,我不敢讲,比我水平高、名气大的专家估计也不敢讲。”领导同志严肃地对我说:“你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那么多理论文章,谈谈体会,帮助大家提高一下,还不行吗?”领导都这样说了,我就不能拒绝了。于是,认真备课,讲了半天。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听课的主任们说“启发很大”,领导同志高兴地对我说:“怎么样?我没有点错将吧?”这次讲课后,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等多地纪委都请我去他们机关讲这个课。后来这些年,许多机关、单位也请我去作“怎样写理论文章”的专题讲座,其中有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北京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还有东部战区领导机关和一些大企业等。

经过这16年的讲课和学习,我在“怎样写好理论文章”方面积累了较多资料。另外,撰写理论文章的实践确实给我带来许多体会。自1977年2月22日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第一篇理论文章《罗思鼎要把人们引向何处》的46年来,我坚持给《人民日报》撰写理论文章。201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为我出版了《人民日报刊载邵景均理论文集》,共218篇。此后8年,我又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了30篇文章。人民日报理论部的同志说,我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人民日报》发表理论文章数量最多的作者。除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248篇理论文章,我在《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等其他中央级报刊还发表了100余篇理论文章。近半个世纪,我坚持不懈地撰写并发表了1000多篇理论文章,使我对“怎样写好理论文章”确有些心得体会。在出版社编辑同志的鼓励下,我决定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结集成书。

我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不高,无法同先贤与诸多老师相比,但本书所论毕竟是亲身体会,是对自己一生写作经验的总结,自己应该珍惜。我还想,我的这些粗浅体会,或许对年轻同志学习撰写理论文章能够有点参考价值,故斗胆申请出版。

本书15万字,分8个专题。重点围绕当前报刊理论文章的写作进行论述。其中,既有学习古代先贤的体会,也有自己撰写的理论文章作例。写作的根本宗旨,是希望把党的理论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祖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