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约,今夜莫要去旁处了……”
“且与备,与元直,一同抵足而眠!”
抵足而眠,姜维终是没有逃过。
面对着观战后与徐庶一起走来的刘备……
他尚未来得及婉拒,刘备就先用话茬堵住了他,发出了抵足而眠的邀请。
“伯约,上半夜,你与备论了这天下霸业。”
“但。”
“近在咫尺的汉中和阳平关,你可还没有对备言说当如何破局。”
姜维:“……”
夜色悠悠,如寒霜挂地。
躺在汉昭烈的榻上。
余光瞄着躺在自己左手边的刘备和徐庶,姜维的思绪渐渐发散向远方。
他的脑海中。
浮现出了许多碎片化的画面。
有今生过往的数年间,与诸多曹魏历史名人相处的一幕幕。
亦有自南下蜀川以来,他所交好的张飞,马超,任夔,吴兰,雷铜,赵云,徐庶等一众蜀汉文谋武将的身影。
也是这个时候。
姜维陡然发现,他早已经在无形中编织了一张大网。
他之道路的前方。
比起那位“我计不成”,至死未能使汉室幽而复明的大将军姜维而言。
是何其的宽阔和坦平!
“主公!”
姜维轻声开口。
他没忘记刘备所说,准备在睡前与刘备言说拿下汉中的策略。
然而。
刘备却是于此刻伸出手,制止了姜维。
“伯约,备现在不想听了。”
“你之大才,不应该只让而今躺在你身边的备和元直知晓。”
“你有何取汉中的良策,还是留待明日的军议上说吧,唯有折服了那些骄兵悍将,今后你才能走的更远。”
正说着。
刘备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缅怀知足的笑意,他向身侧的姜维和徐庶二人提及了自己的过往旧事。
“伯约,元直。”
“今夜你我三人抵足而眠的场景,与昔年备刚结识云长和翼德那会儿真像啊。”
“呵呵。”
“你们是不知晓,那时初次与三弟同榻时,可着实是苦了备和云长。”
“三弟那个鼾声扯的,备睡梦中都要以为是外面打雷了。”
“云长同样好不到哪里去,对上翼德那睡着了依旧睁着的眼睛,备呐,现在都能清晰的记得次日醒来时,二弟的憔悴形容。”
“但后来不知怎的,备,就这么着和他们竟然睡习惯了。”
“睡着睡着……”
“一路走来,眨眼已过三十余年,走过了不知多少个坎坷春秋。”
刘备在诉说。
姜维和徐庶在静静倾听。
说着说着,刘备的声音愈来越小……
原来。
不知什么时候,其人已经睡了过去。
低下头。
姜维看向了自己的左手。
那里,哪怕刘备睡着了,他依旧紧紧的抓着自己的手。
好似,生怕自己会在他睡梦中离开。
心有所感的。
姜维转头看向了徐庶。
徐庶将自己的右手轻轻举起,带动了刘备的手臂。
他的手,亦被身侧的汉昭烈抓着。
见状。
姜维的嘴角微微轻扬,无声的笑了笑。
这一瞬,他忽然明白了汉昭烈帝与魏武帝两人之间的最大不同。
这种不同,非是英雄与枭雄!
非是王道与霸道!
更无关争霸路上,所行所为是否仁义待民,是否屠城夷地……
而是。
姜维望着呼吸均匀,睡梦恬淡的汉昭烈帝……
答案呼之欲出!
仅此一点,那位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魏王就做不到。
一个枕下藏剑。
一个敢将己身生死,相托于此前未曾谋面的陌路人。
都说于无声处,方可见惊雷。
但此刻。
姜维只觉得自己在无声处,见到的……
是君子烈烈。
是背负着汉纛,在这浊世中怆然独行的,昔日涿郡那棵柴桑树华盖下的少年。
那少年呐,剑未佩妥,孤身入了乱世江湖。
从河北到中原,从徐州到大江之南。
再到,而今的汉中阳平关下。
少年渐渐老了。
但他手中握持的剑,却是不曾入鞘。
其以手中那把名为“汉”的利剑,在这名为汉末的江湖掀起了滔天波澜。
再回首。
当初剑都未曾佩妥的少年,已然成了这江湖中的剑道王侯。
他的身后,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
有可斩天下英豪的刀客!
有可喝退万军的市井屠夫!
有头角峥嵘,师承名师的常山少侠!
亦有。
怀才不遇的羽扇绣士,籍籍无名半生的六旬老卒,面貌丑陋的望门公子……
或许。
姜维默默的闭上了眼,安然入睡。
或许……
应该再添一个没什么雄心壮志,给一众同行丢尽了脸面的穿越客。
或许更为准确的说。
是再添了一个,这位名为“昭烈”的帝,其前世至死都未能等到的……
汉家最后的大将军,姜伯约。
……
翌日清晨。
中军大帐之内。
随着刘备一句计将安出,参加军议的黄忠,魏延,孟达,刘封,陈式等武将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姜维的身上。
他们身为军中的高级将领,昨夜军中发生的事情根本瞒不过他们。
诸将很想看看……
赵云刚认下的这位小师弟,到底有何不凡之处。
竟能和主公论对至深夜,以至于抵足而眠。
相较于黄忠等人的反应,赵云和参与军议的郝昭,张苞三人,则是显得“平静”的多。
特别是张苞。
他此刻嘴角挂着得意,双脚不安分的点着,仿佛巴不得看姜维待会儿震惊四方。
当然。
他这种得意之色落在姜维身上时,就变成了妇人家的幽怨。
他张苞,区区张飞之子,何德何能与赵叔父的小师弟对打!
伯约,着实把他瞒的好苦。
张苞现在恨不得飞回下辨城,好生看一看父亲张飞知晓了赵云和姜维的关系后,其脸上的表情是何等的精彩。
徐庶,法正没有此刻与姜维争风头的打算。
两人老神在在的立在原地,好似没有听到刘备问出的那句计将安出。
感受到众人打量向自己的目光……
姜维轻笑间,毫不矫柔造作的迈步而出。
“禀主公!”
“欲取汉中,破开阳平关,维,有上,中,下三策可献。”
“奥?”
眼见自己希冀的应梦贤臣出列,本就意欲问策姜维的刘备,哪里会迟疑。
“伯约,请一一言之。”
接着,刘备的眼神扫视了帐内众人一圈后说道:“备,当与诸将悉心聆听。”
言语间。
刘备在有意无意的表明对姜维的支持,免得军中宿将仗着资历对初来乍到的姜维发难。
姜维察觉到了刘备的好意。
他轻轻的对刘备点头一下后,径直出声道:“下策。”
“尽起大军,强攻阳平关。”
“此策难度如何,昨日已经见识过阳平关之险峻的主公和诸位将军,想必心中都有所计较。”
“中策。”
“正面战场,大军佯攻阳平关,吸引夏侯渊注意力。”
“与此同时,调派精兵强将,翻越走马岭,直取敌将张郃如今驻守的广石。”
“拿下广石大营后,沿着马鸣阁道步步推进。”
“此策若成……”
“不但可直接威胁夏侯渊的侧翼,更可在进入汉中后,派遣重兵穿插,一举封锁傥骆道,褒斜道,子午道,阻止曹军关中援兵。”
“加上陈仓道堵路的张三将军,定可使汉中曹军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姜维没提曹操会不会调派襄樊之地的曹军西入汉中。
原因很简单。
面对荆州的关羽和江东的孙权,江北的曹军尚且自顾不暇,根本不可能抽调兵马支援夏侯渊。
“然……”
“此策有一缺点。”
“马鸣阁道道路狭窄,若是不能迅速连破曹军于道上设立的几座营寨,势必会陷入拉锯战。”
“时间长了,恐生变数。”
“最后。”
姜维语气顿了顿,看向帐内的众人。
“则是上策!”
“佯攻阳平关和马鸣阁道,另派一支精锐军队南渡汉水,向东翻越米仓山,绕后直抵阳平关后的定军山,进而威胁夏侯渊背部。”
“前后夹击之下……”
“阳平可摧,汉中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