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现代风格装修

“我愿意留下来。”

随后几人异口同声道。

“好,那你们先把店内所有东西搬空,

后院的也是一样,放到这里等梁老板找人来取。

整个店铺还要进行重新改造。”

江临风吩咐完,这些伙计立马就开始行动起来。

不到一个时辰,所有的东西全部都搬到了大厅。

估计加起来都不到五十两的货。

“你们几个先休息一下,今天先这样。

我明天就会安排工匠过来进行装修。

到时候你们也跟着一起帮帮忙,尽快把这里弄出来。”

“公子慢走。”

伙计们在门口恭送着江临风几人离开,

“公子,您还要对布庄改造啊?”

江临风嘴角露出一丝弧度,

“当然,我要打造一间江州城最火的布庄。”

当晚,依据前世一些大牌门店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针对大夏朝的风俗,江临风设计出了布庄的装修草图。

翌日上午,武庆早早的就带着五六个工匠赶到布庄,

没曾想江临风已经立于准备装修的布庄之内了,

他手中似乎还拿着一个图轴。

“公子,人我带来了。”

“不知公子如何打算改造此地?”

一个年长的老者站了出来问道。

一众工匠或围聚身畔,或倚柱而立,

面上皆带着探寻与思索之色,齐齐将目光投向这位年轻不凡的东家。

江临风缓缓解开系着图纸的丝带,轻轻抖开图纸。

图纸之上,墨线纵横交错,虽笔触质朴,却处处彰显着奇思妙想。

“老师傅,您先看看,能不能按照我上面的要求打造出来。”

江临风将图纸递到老者手中,摊开图纸老者越看越心惊。

干了这么多年的装修,从为碰到过这种样式的。

说实话,这图纸上的装修已经打破了老者的认知。

过了好半天老者才回答道:

“如果按照公子图纸上的要求,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完成。”

江临风剑眉微蹙,

“老师傅有没有办法在半月之内完工。”

“那就必须得再倍数之人。”

“这样吧老师傅,材料钱另外算,

我给你五十两银子工钱,半个月之内完成。怎么样?”

“这,老朽那就尽力一试吧。”

老者说完便拿着图纸将其他匠人喊过来围坐在一起。

没一会就见两个年轻人快步离开了布庄,似乎是去叫帮手了。

“公子,我还有些地方没弄明白,不知能否解说一二。”

“我就把所有需要改造的地方说一下,这样你心里也大概有个印象。”

说着,他修长的手指落在图纸上所绘的店铺前端,“

此处乃店门入口,需营造出开阔敞亮之态。

入门之处,设一大型展示区域,其形如亭台轩榭,错落有致。

台上所陈,皆为精选之绝美布匹与新颖成衣。不知列位对此可有见解?”

一位胖工匠挠挠头道:

“江公子,您这想法确实新奇,只是这展示区域造型独特,

施工起来怕是有些棘手,不知公子可有更详尽的法子?”

江临风微笑着点头:

“无妨,此区域造型虽独特,但可先以木架搭起框架,

再以木板拼接,最后精雕细琢。我这儿有简略步骤说明,你等一看便知。”

言罢,江临风又拿出一份备好的说明,胖工匠接过仔细端详,微微点头。

江临风接着道:

“展示区一侧,以雕花木板隔出数间雅室,此乃试衣之所。

室内须安置青铜宝镜,镜前设一矮榻,

榻上铺设柔软锦垫。顾客试衣之时,既可对镜端详,

又能稍作休憩,尽享闲适惬意。”

一位瘦工匠抱拳道:

“公子,这试衣间用雕花木板隔开,那这雕花样式,公子可有要求?”

江临风思索片刻道:

“雕花以花鸟瑞兽为宜,刀法需细腻流畅,彰显精致之感,

如此方与这试衣雅室相称。”

说至此处,江临风抬眼环顾众人,见大家虽面露讶色,

却都凝神细听,便又从容开口:

“往店铺深处行去,便是仓储之地。此地重中之重,乃防潮防火。

地面需以青石垫高,再铺就厚实木板。

其间打造多层木架,务必坚固耐用。

各类布匹、成衣依花色、品类分置其上,条理井然,以便伙计迅速寻得顾客所需。”

老工匠捋着胡须道:

“公子考虑周全,只是这木架层数与尺寸,不知公子可有定数?”

江临风道:“木架可设五层,底层距地三尺,

每层间隔二尺半,宽度依布庄进深而定,以方便取放货物为宜。”

言毕,他又指着图纸上那些别出心裁的装饰勾勒之处:

“店铺四壁,莫要留白。每隔丈许,钉上精美的铜质挂钩,

可悬挂色泽艳丽之丝巾、工艺精巧之腰带,以为点缀。

至于天花板,悬垂数盏琉璃宫灯,灯影摇曳,华光流转,待夜幕降临,店内必定温馨雅致,如梦如幻。”

年轻工匠眼睛一亮,问道:

“公子,这铜质挂钩样式繁多,该选何种为好?”

江临风笑道:

“以莲花、如意等吉祥造型为佳,既美观又应景。”

这时,那位老工匠微微皱眉,拱手问道:

“江公子,您所言种种布置,确是新奇非常。

然我大夏朝历来未有如此形制之店铺,此举恐有不妥吧?”

江临风闻言,微微一笑,神色笃定:

“老师傅但放宽心。我等此般用心,只为给顾客营造一方舒适愉悦之境。顾客满意,生意方能兴隆昌盛。”

另有一年轻工匠面露好奇,出言询问:

“敢问公子,这店铺之出入口,可有别样考量?”

江临风颔首,复又指向图纸:

“入口之处,力求宽阔通达,使人远远便能窥见店内琳琅。

至于出口,宜设于稍隐之处,却又不可过于僻远,

确保顾客遍览店内诸物后,能顺遂而出。

出口一侧,设一账房柜台,以供结算之用。”

众工匠一边聆听,一边细细揣摩,遇有不明之处,纷纷发问。

江临风皆一一耐心作答,言辞恳切,态度亲和。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到了正午。

江临风请这些工匠一起到旁边的餐馆吃了个便餐,席间跟他们还商讨了一些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