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冈平匪

王阳明经过福建漳南的练兵试剑,成功平息了詹师富等匪患。回师赣州后,他总结经验,谋划进剿南安横水、桶冈的谢志珊、蓝天凤等盗贼。横水、桶冈,今属崇义县。该县为湘、粤、赣三省边陲,东接南康,南连大余县和仁化县,西抵汝城县和桂东县,北与上犹县接壤。汉属南康县;唐属南康县和大庾县,隶南康郡;元属南康县、大庾县、上犹县,隶南安府。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建立崇义县,隶南安府。崇义县位于罗霄山脉之诸广山脉南端。诸广山脉纵横交错,群峰连绵起伏,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主峰齐云山海拔2000多米,是江西省第二高峰、赣南第一高峰。盘踞在横水、桶冈的谢志珊、蓝天凤等山贼当时在南赣势力较大。

谢志珊(?-1517),又名志山,江西上犹县人,祖籍广东潮州,畲族。畲族是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以来,畲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潮州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贵州和四川等地。明代中期,谢志珊的祖辈从广东潮州迁到上犹、南康和大庾三县交界的地方,靠山吃山,生存栖息,先居住在横水,后迁往思顺。谢志珊从小就爱读书写字,天生聪明,有很强的悟性,长大后身材高大粗壮,状貌魁伟,勇猛、果敢,膂力绝人,为人慷慨义气,邻里对他都有好感。

正德三年(1508年)四月,谢志珊、萧贵模等在横水称王,附近左溪、铅厂、稳下、长龙、聂都、文英、上堡、思顺、桶冈等地山民一齐响应。在蓝天凤、薛文高、陈曰能、蔡积昌等人领导下揭竿而起的,不仅有本地山民,更有外地失地、失业的流民。至正德六年(1511年),这支队伍已壮大到了一万多人,以谢志珊为首领,以横水旗为山寨总寨,在各地关隘安营扎寨,有大小山寨八十四处,处处相连;在高山山顶处建有烽火台,一方燃起烽火示警,四面八方立即知晓并前来支援。

正德四年(1509年)八月,谢志珊率军成功出击今遂川县境的龙泉。正德八年(1513年),谢志珊与湖南桂东山贼首领龚福全立约,双方互相支持,遥相呼应。之后,谢志珊不断扩大势力范围,纵横达千里之远。龚福全自称“延溪王”,谢志珊自称“盘王”,建立年号,立伪官,公开与朝廷抗争。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谢志珊又勾结广东乐昌的山贼,攻下大庾县,进攻南康县,围攻赣州府,杀害赣县主簿吴纰,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极大震动。

此时崇义没有设县,属上犹、南康和大余三县的交界地。此地山高林密,荒凉偏远,交通险阻,人迹罕至。明中叶后,流民聚集,人丁逐渐兴旺,人口日益增多,物产也不断丰富,因此,三个县的官差就来收税和派徭役。正德初年,由于连年干旱少雨,农民失收,食不果腹,缺衣无食,就不得不跟着谢志珊打家劫舍,四处抢掠。参与抢掠的,有许多是畲民与瑶民。

畲族、瑶族本出一族,都以盘瓢氏为祖先。畲族有四大姓:盘、雷、蓝、钟。畲族古称“刀耕火种”之民,有语言而无文字,后受客家文化的影响,风俗及语言系统都有了很大改变,如今几乎与汉族无异,唯有其特殊的传统民俗活动遗留着先民古风。谢志珊和蓝天凤都是畲族,为了获得畲民的支持,自称盘王后代(“盘王”即盘瓠王,畲族、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神犬)。当时,谢志珊、蓝天凤军盘踞在横水、桶冈一带,大小八十四寨,势力炽盛,互相呼应。他们盘踞的主要巢寨与头领分别是:

横水等寨:首领谢志珊、谢志田、谢志富、谢志海、萧贵模、萧贵富、徐华、谭曰志、雷俊臣等;

桶冈等寨:首领蓝天凤、蓝八、蓝文昭、胡观、雷明聪、蓝文亨等;

鸡湖等寨:首领唐洪等;

新溪等寨:首领刘允昌等;

杨梅等寨:首领叶志亮等;

左溪等寨:首领薛文高、高诵、冯祥等;

朱雀坑等寨:首领何文秀等;

下关等寨:首领苏景祥等;

义安等寨:首领高文辉等;

密溪等寨:首领高玉瑄、康永三等;

丝茅坝等寨:首领唐曰富、刘必深等;

长河坝等寨:首领蔡积富、叶三梅等;

伏坑等寨:首领陈贵诚等;

鳖坑等寨:首领蓝通海等;

赤坑等寨:首领谭曰荣等;

双坝等寨:首领谭祐、李斌等。

谢志珊、蓝天凤等纠集上万人马,盘踞在江西、广东、湖广三省交界处的八十四个山寨。他们作恶多端,围攻南安府、南康县城,杀害千户、主簿等官员,到湖广的桂阳、酃县、宜章,以及江西吉安府龙泉、万安、泰和、永新等县流动劫掠,奴戮良民子女,焚烧民宅、仓库,被其占夺或阻荒的田地超过万顷,被其抢夺的粮食超过万石。谢志珊、蓝天凤自称“南征王”,又称“盘皇子孙”,刻有宝印与画像,蛊惑群众。

此前,朝廷曾派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金泽、湖广巡抚都御史陈金等领兵进剿,都被谢志珊带领农民军打败,巡抚文森称病不敢前往。

王阳明根据上述情况,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七月初五日向朝廷提出江西、广东、湖广三省夹剿的请求,上《议夹剿兵粮疏》曰:“南安府所属大庾、南康、上犹三县,各有贼巢,联络盘踞,有众数千。西接湖广桂阳等县,南接广东韶州府乐昌等县。三省夹攻,必须湖广自桂阳、桂东等处进;广东自乐昌县进;在南安者,必须三县地方并进。……庶可使无奔溃。

“上犹去龙南几四百里,两处进兵,必须一时并举,庶无惊溃之患。大约计之,亦须用兵一万二千名。今拟调南康、上犹二县机兵、打手一千二百名;大庾县机兵、打手一千二百名;赣州府所属,除石城县外,宁都、信丰二县机兵、打手各一千名,其余七县机兵、打手三千名;龙泉县机兵、打手一千名;安远县招安义民叶芳、老人梅南春等,龙南县招安新民王受、谢钺等兵共二千名;汀州府上杭县打手一千名;潮州府程乡县打手一千名;共辏一万二千之数。但广、湖两省之兵,皆狼土精悍,贼所素畏,势必偏奔江西。江西之兵,最为怯懦,望贼而溃,乃其素习。今所拟调,皆新习未练。若使严以军法处治,庶几人心齐一,事功可成。”

不久,皇帝即下圣旨给王阳明:“命尔巡抚江西南安、赣州,福建汀州、漳州,广东南雄、韶州、惠州、潮州各府及湖广郴州地方。但有盗贼生发,即便设法剿捕。钦此。”

王阳明接到朝廷命令后,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组成十路大军,挺进齐云山区的横水、左溪、桶冈等地。至闰十二月,他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平息了谢志珊、蓝天凤等盗贼的暴乱。接着,他上奏割上犹、南康、大庾三县地成立新县,并设立茶寮、铅厂、长龙三个巡检司,县治所设于横水,以崇义里的里名为县名,隶属南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