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本草纲目

沈嫣然赤脚踏上沈府的青砖,无论她怎么踮脚,也够不着回廊下的风铃。

粉色的裙摆扫过兄长刚写好的大字。

“嫣然又淘气了。”沈秀宠溺的笑着,他放下毛笔,轻抚小嫣然的秀发。

小嫣然痴痴的笑着,她好久没见到兄长了,兄长身上的墨香还是那么好闻。

她咯咯笑着扑进兄长的怀里,贪婪的嗅着。

乌云将天空慢慢晕染成灰色,三两零星的雨滴打湿地面。

小嫣然在兄长的怀里数着雨滴。

一……二……三……

再睁眼,小嫣然被兄长宽厚的手掌牵住。

沈秀将她放在了小马驹的背上。

沈秀的手稳稳的拖住她的腰肢,小马驹轻轻挪动着脚步。

一切都是这么美好。

白马踏碎星辉,萤火虫开始编织星河。

再睁眼,沈嫣然看着周围熟悉的环境,一时间有些恍惚。

她不是在郑家别苑吗?

这是梦吗?

嘶!

感受到手腕处传来的剧痛,她这才意识到现在的一切是如此真实。

她没死,那是谁救了她?

她面色苍白,失血过多导致她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

沈嫣然的动作惊醒了正在小憩的沈秀。

“醒了?”沈秀努力挤出一个还算温暖的笑容。

他不会去问沈嫣然为什么去那个宴会,也不会问沈嫣然她们在郑府遭遇了什么。

沈嫣然是前身的妹妹,自然也是他的妹妹。

吃了苦,受了难,沈秀会帮她们找回公道。

他恼的是沈嫣然为何会孤身犯险。

“兄长……兄长!”再见到沈秀,沈嫣然的泪水止不住的流淌下来。

她以为这辈子就这般过去了。

一旁还在打瞌睡的沈楚楚迷糊醒来,揉了揉惺忪的眸子:“呀!姐姐你终于醒了!”

“小妹……”沈嫣然眼中噙着泪,“能再见到你们真好……”

“哈,姐姐醒了就好,我去找李先生。”沈楚楚一扫疲惫。

看着眼前的兄长,沈嫣然面色羞红了起来。

她也没想到在昏迷前能对兄长出现那样的幻想。

见沈嫣然的连陡然变红,沈秀伸手轻抚了一下她的额头。

沈嫣然面色更加红润了。

沈秀琢磨不透,李时珍说嫣然醒过来就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可现在她的额头还在发烫,不会是发高烧了吧?

沈秀赶忙将沈嫣然放平躺:“好好歇息,你身子还没好利索呢。”

不久,李时珍提着药箱来到床前。

“伸手。”

沈嫣然照李时珍说的做。

搭脉过后,李时珍看向沈秀:“没什么大问题,我给你开个药方定时服药就行。”

李时珍对沈秀爱答不理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在沈秀身上看到了沈一石的影子。

年轻时的沈一石李时珍和他也有过接触。

在做生意的手法上和沈秀如出一辙,出手果断狠辣。

唯一的区别就是,沈秀会顾及穷苦百姓,而沈一石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完全没有对生命的敬畏。

李时珍很不愿意和这个江南首富来往,因为沈一石看向他的眼光中充满了算计。

似乎自己在沈一石的眼中像一件货物,具体的说是一件价值连城的货物。

李时珍是真的讨厌沈一石身上的那股铜臭。

见李时珍在整理药箱,沈秀赶忙上前制止。

好不容易将李时珍请到沈家,他又怎能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

“李先生,在下还有一事相求。”沈秀面带笑意。

李时珍长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不耐烦:“沈公子还请说。”

他又在沈秀的身上看见了那种令人厌烦的目光。

沈秀不紧不慢道:“在下想请李先生担任教习。”

“教习?”李时珍面露疑惑,“荒唐!”

沈秀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不清楚,但他是个大夫,让他来做教习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哈哈哈,当然不是教人四书五经,我给李先生找了一批学生,李先生看着教便可。”

趁着淳安粮荒,沈秀收养了不少吃不起饭的孤儿,大多是八九岁的少年少女。

这也是李时珍愿意来沈府就诊的原因,沈秀比沈一石有人性。

只有沈秀清楚,在这大明朝之中,立身之本是人才。

沈家有钱,可以出钱兴办学堂。

“你想让我教他们什么?学医吗?你知道带出一个合格的大夫需要多久吗?短则三年,长则十载。”

“在这期间他们基本上不事生产,就算你沈家家大业大,学医所消耗的药材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况且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此事利在千秋,非教授几个学生可以媲美的。”

沈秀听完也不急,他知道李时珍此时已经有了撰写本草纲目的想法。

历史上本草纲目撰写完成总共历时二十七年。

“旧时医书有误,李先生想勘误是吗?”沈秀一语点破。

李时珍眼中露出震惊。

虽然他有这个想法,可从来没与旁人说过。

“是,现在的医书已经有很多不符合实际,我确实想要勘误医书。”

沈秀笑道:“勘误医书,哪怕李先生是当世名医,没有数十年也是机会渺茫。”

“我会用毕生去践行。”李时珍并没有被时间吓到。

“那耗费的财力和物力呢?”沈秀笑了笑,“我可以资助你,一年起码能给你一千两白银。”

李时珍虽然见过世面的,但还是被沈秀的手笔惊住了。

但这是他自己的事,怎能借助权贵之手?

见他还在犹豫,沈秀动之以情:“再者,我收养的那数百孤儿,我现在能养着他们。”

“可我沈家现在也是风雨飘摇,有朝一日,若是沈家遭灾,一无所长的他们难道继续讨饭吃?”

“您就当行行好,选几个看的上眼的,教他们一二,我承诺的一千两一定做到。”

仅仅是李时珍的医书值得沈秀这般做吗?

是他身上格物致知的精神吸引着沈秀。

目前只有李时珍可以帮他将坏茧抽丝这件事情完成。

他虽然知道用竹盐蒸煮法可以将坏茧的丝废物利用,可这些天他也试验过,全失败了。

加之李时珍熟知药理,是不二之选。

李时珍沉吟片刻道:“立字据!”

“哈哈哈,好,立字据,楚楚去取笔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