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余波

比赛最后3分钟,快船队已经领先15分,胜负失去悬念。

最终,快船队以114-101战胜太阳队,取得了一场关键的胜利!

陈颂全场出战20分钟,投篮只有1次快攻扣篮,得到2分。

不过,他全场抢到13个篮板球,其中包括6个前场篮板。

另外,他还拿到了6助攻3盖帽3抢断!

更重要的是,在他的限制下,汤姆-钱伯斯、蒂姆-佩里、马克-韦斯特这三名首发锋线,合计只贡献了不到30分,远低于他们平时的水准。

也就是说,陈颂破坏了太阳队的阵型,用防守将太阳队的三锋线阵容破坏了。

这场比赛结束后,陈颂直接被洛杉矶当地的媒体包围了。

记者们蜂拥而至,将陈颂团团围住。

“陈,这是你时隔五场比赛后的第一场比赛,感觉如何?”

陈颂从容地接过话筒,微笑道:“感觉很棒。我从未怀疑过自己,只要给我机会,我就能帮助球队取胜。”

“你如何看待自己被雪藏五场比赛这件事?”

尖锐的问题来了!

陈颂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在接受采访的拉里-布朗,对方那双睿智的眼睛似乎也在用余光瞟着这边。

虽然很想在媒体面前痛骂拉里-布朗一顿,但他最终还是冷静下来,平静地回答道:“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相信教练那样安排是有他自己的道理,作为一名职业球员,我要做的就是听从教练的指令和安排,做好我自己该做的事。”

记者继续追问:“但你在板凳席上坐了五场,球队的战绩也不好。你认为如果早点上场,结果会不同吗?”

这还真是步步危机啊……

NBA的媒体记者们,挑事的专业素养还真是强。

陈颂想了想,谨慎回答道:“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胜负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我能做的就是在得到机会时全力以赴。今天球队赢球,是因为每个人都做出了贡献,而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陈颂的回答滴水不漏,让在场记者们颇有种无处下笔的挫败感。

……这般沉稳老练的应对,实在难以想象出自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之口。

眼看从陈颂这里挖不出什么猛料,记者们的热情渐渐消退,草草问了几个关于比赛的常规问题后,这场采访便索然无味地结束了。

采访结束后,陈颂正准备回更衣室洗澡,却见拉里-布朗主动走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道:“打得不错,继续保持。”

这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拉里-布朗第一次对陈颂露出笑容。

陈颂点头:“谢谢教练,我会的。”

两人简短的对视中,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快船队更衣室里,队友们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

这场胜利让快船队的战绩来到了32胜36负,继续保持着季后赛的希望。

当晚,洛杉矶当地媒体重点报道了这场比赛。

《陈颂只用20分钟就证明了自己是快船防守端的关键!》

《拉里-布朗终于醒悟,陈颂的回归让快船防守提升一个档次!》

《6助攻+3抢断+3盖帽+13篮板,他值得更多上场时间!》

这位执教生涯历经沉浮的老帅深谙一个道理:媒体的风向永远难以掌控,唯有专注于更衣室里的球队事务,才是他作为教练的本分。

虽然没能从陈颂这里找到突破口,挖掘出快船队内部矛盾等新闻点,但媒体记者们依然在这场比赛和过往比赛的对比中找到了足够的话题素材。

多家媒体报道了对拉里-布朗的采访内容。

从采访内容来看,就连拉里-布朗都受到了媒体的刁难。

想想也是,教练本来就是容易背锅的职业。

而现在,拉里-布朗已经不是背锅了,他是真的自己给自己铸就了一口大锅。

媒体可不管你拉里-布朗有什么情绪,他们只关注球员的表现和球队的战绩。

陈颂在场与否带来的天壤之别,如今已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那么,拉里-布朗雪藏陈颂的举动,就完全成了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敏锐的媒体人抓住这个绝佳切入点,通过数据对比,在报道中对布朗展开了口诛笔伐。

不过对于见惯风浪的拉里-布朗而言,这些问题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痛不痒。

媒体的事情他管不了,他只专注于管好自己的球队就可以了。

就在媒体开始对快船队的情况展开争论的时候,消息也已经传到了NBA高层。

纽约,NBA总部。

助理向大卫-斯特恩汇报了情况以后,这位联盟总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才对嘛!

这小子实力不挺强的嘛!

若是陈颂真的烂泥扶不上墙,大卫-斯特恩也不至于这样做。

但很明显,陈颂是真有点实力。

有实力,就不应该被埋没!

更何况,陈颂背后还有庞大的市场呢?

心情大好的斯特恩点燃了一根雪茄。

“接下来,我们要不要重新联系一下中国的媒体?”助理在旁边问道。

大卫-斯特恩眯了眯眼睛,思考了片刻:“暂时先不必着急,我们观察一下陈颂后面的比赛情况。如果他能保持这样的表现,到时候我们再全面启动中国市场计划,结果会比现在更好。”

“不过……”斯特恩补充道:“我们可以开始做些前期准备,重点关注快船接下来的比赛,特别是陈颂的出场时间。”

助理点点头记下。斯特恩又补充道:“对了,让转播部门重点关注快船接下来的比赛,特别是陈颂的出场时间。最好别再有人给我找麻烦了。”

……

与此同时,洛杉矶快船队的训练馆里,陈颂正在独自加练。

哐——!

哐——!

频频的打铁声在空旷的场馆里显得格外清晰。

改变投篮手型的阵容期还在继续,他目前在训练中无防守状态下空位投篮的命中率甚至都不足四成。

但总体来说,他还是在进步的,对于新手型的熟悉程度也在快速加深。

陈颂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再次站到中距离的位置。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着投篮姿势——右手拇指和食指形成“V”字,中指作为主要发力点,手腕保持90度弯曲。

唰——!

这一次,篮球终于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空心入网。

“不错!”场边突然传来喝彩声。

陈颂转头看去,发现是助理教练麦克-卡尔文。

“你的手型已经稳定多了,”卡尔文走过来,“最艰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记住,投篮是一种肌肉记忆。”

陈颂感激地点点头。

“放心去做吧。”卡尔文鼓励道:“教练组已经决定稳定你的轮换时间了。”

陈颂眼前一亮,一股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他知道,卡尔文一定是帮了很多忙。

“谢谢您,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