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温克语语音声学研究
- 呼和 乌日格喜乐图
- 1340字
- 2025-04-07 18:22:35
二 丛书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实验研究丛书”是基于“统一平台”的研究成果,是我们团队多年合作研究的结晶。该丛书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民族语言语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采用声学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目标语言的元音、辅音等音段特征和词重音等超音段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在元音研究方面
(1)对每一个元音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统计参数(项)包括音长、音强、目标位置共振峰及其前后过渡频率。统计内容有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最大值、最小值等。
(2)基于参数平均值,确定每一个元音的音值,并列举每一个元音的三维语图作为旁证。
(3)根据每一个元音在声学空间中的分布格局,分析探讨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规律。
(4)观察分析音节数量与元音声学参数之间的关系问题、音节类型与元音声学参数之间的关系问题、辅音音质对元音共振峰的影响问题、辅音位置对元音共振峰的影响问题等。
(二)在辅音研究方面
(1)对每个辅音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统计参数(项)包括音长、音强、目标位置共振峰(CF1~CF3)等,统计内容有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最大值、最小值等。
(2)通过统计每一个辅音在词中不同位置中的出现频率,确定其在词中的出现频率特点。
(3)基于三维语图,阐述每一个辅音声学特点(声学表现)。
(4)根据每一个辅音的共振峰分布模式,确定其在声学空间中的分布特点。
(5)用VOT-GAP二维坐标观察分析塞音、塞擦音的声学格局。
(6)用COG(辅音谱重心,简称谱重心)、STD(相对于谱重心的谱偏移量,简称谱偏移量)和SKEW(偏离度,低于谱重心的谱与高于谱重心的谱之比)等三个参数探讨了清擦音和浊辅音的谱特点和谱参数分布规律。
(7)观察分析词中位置对辅音的影响问题、后续元音音质对辅音共振峰的影响问题。
(三)在词重音研究方面
从单词韵律模式和词重音问题入手,阐述了语音四要素与目标语言词重音性质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声学参数分析了词重音功能与作用问题,并从类型学的视角对词重音位置问题进行了解释。
(四)在音系研究方面
基于实验音系学理论和方法,对目标语言的音系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归纳。
(五)在语音学理论方面
通过解读声学元音图(元音声学空间动态分布图)中不同元音音位及其变体之间的叠加现象,元音阴阳(松紧)属性与和谐律之间的差异性,阐述了音位与变体、属性与规则、规则与实施等层面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即语音学理论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等问题。
[1] 图2中的V为能够在该位置上出现的所有元音,C为能够在该位置上出现的所有辅音,V代表单元音(V)、长元音(Vː)和二合元音(V1V2),CV音节中的V为长元音或二合元音,多音节词的结构模式为总体模式。设计词表时根据每种语言的具体情况而定;用方块标记的是在本条件下不构成或很少构成词的音节。
[2] 从音位学理论的视角看,第一层为音位变体标注层,第二、第三层为音位标注层;在具体标注时,第一步需要标注第三层词的界限,然后再标注第一或第二层。
[3] 闪音共振峰参数只采集中间目标位置,不采集前后过渡段。参数填入与该闪音相应的浊辅音字段中,即VF1~VF4。闪音音强采集点应与其共振峰目标点一致。颤音:标注和时长、共振峰的采集方法与闪音相同,颤音音强采集点应与其共振峰目标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