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初化村卷:政策协同助力石漠化乡村脱贫
- 黄乃鑫 刘亚辉 崔红志
- 925字
- 2025-04-08 20:59:23
第一章 调研区县总体情况
第一节 凌云县基本情况
凌云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属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少数民族聚集山区,贫困发生率较高,具有区域性、整体性贫困的特点。
凌云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延伸部分,群山连绵,整个县的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32%,平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28%。凌云县地貌主要由土山和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构成,其中土山区位于县城的西北、西南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近60%,居住着全县40%的人口;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区主要位于县城的东部、北部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近40%,居住着全县60%的人口。
凌云县县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约相当于30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接近17万亩,包括水田约5万亩,旱地约1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7亩。全县有荒山60多万亩,其中宜牧宜林荒山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71%。县域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各类矿产分布在各乡各村屯中,其中白云石矿、硅锰矿储量最大,金矿、锑矿、石灰石等也适量分布。全县辖泗城镇、逻楼镇、加尤镇3个镇,以及下甲乡、伶站瑶族乡、朝里瑶族乡、沙里瑶族乡、玉洪瑶族乡5个乡。
凌云县的人口构成主要是汉族、壮族以及瑶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46%,壮族人口约占32%,瑶族人口约占22%。此外,凌云县还有布依族、彝族、土家族、苗族、仫佬族、哈尼族等人数极少的少数民族居住。全县共有105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全县户籍人口22万人,其中18万人为农村人口,县城人口4万人,城镇化率仅18%。全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4561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082人。
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1.03亿元,三大产业比重之比为26.4∶40.4∶33.2。粮食总产量5.29万吨,比上一年度减少1.6%;甘蔗产量1.21万吨;园林水果产量0.83万吨。县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有21个,总产值23.69亿元,利润总额1.15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36.04亿元。2016年全县财政收入仅为2.28亿,占全市GDP的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676元,比上一年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43元,增速为11.6%。2016年全县的贫困发生率约为22.0%,最严重的村为后龙村,贫困发生率为83.6%。全县各项经济指标在百色市内排名靠后。
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凌云县经过重新精准识别,识别出53个贫困村,1.3万户贫困人口,共计4.8万人。2016年努力摘帽7个贫困村,共4600多户,约1.8万人。2017年自治区下达9个村脱贫的任务,脱贫人数3274人;凌云县县级脱贫目标为11个村,共719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