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收复广西

李定国在部下亲兵簇拥护卫下进入了桂林城,在靖江王府内亲笔给永历帝写了汇报战况的报捷奏疏后,便开始清算历史旧账,桂林城破后城门轰然崩塌,明军如潮水般涌入桂林城。在一片混乱与喧嚣之中,明军首先在一处宅邸内寻到了一对正收拾行李慌忙准备外逃的貌似清朝官服打扮的父子。

“站住!哪里跑?”

为首的明军哨长呵斥道,说着,明军哨长手里的火铳死死抵着二人的胸膛,,二人顿时止住脚步

立马对着哨长笑脸道:“军爷,自己人,小…小心走火”

我乃大明庆国公陈邦傅是也,去年形势危急,奉皇上命令诈降潜伏等待时机配合反攻,,我们刚刚外正是想打开城门内应各位军爷的,只是没成想军爷神速啊,这么快就打进了城内,真是天祐我大明啊,

“行行行,得了吧,你说你是受皇命潜伏的英雄?”“滋滋滋…”哨长说着低头看了看陈邦傅的肚子说道“你看你在鞑子那里吃的满脸横肉肥头大耳的,你说这话你自己信不信?妈的是不是当老子好哄骗?

“弟兄们你们信不信?”哨长又对周围的明军士兵说道

“鞑子无信义”

“信鞑子的话还不如相信我家母猪会上树”

“哈哈哈”

一阵哄堂大笑

“好了!,都给我安静,给我将这对鞑子绑了押到大帅面前听候发落!”

众人在听完哨长指令后立马行动起来…李定国在写完报捷奏疏后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打算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痛打落水狗,准备传令执行,突然见到一队兵马押解着两个身着清朝官服的人前来

领头的哨长立即向李定国行礼道:“禀报大帅卑职帅领官兵冲入城内时活捉两个身穿鞑子官服鬼鬼祟祟的人,他俩交待,说是我朝庆国公陈邦傅和文水伯陈曾禹,他俩说是去年受皇上密令诈降,方才只是外出内应开城放我军进城,才正好撞见。李定国抬头以犀利的目光打量着二人只见陈邦傅,身着一件崭新的满式镶边蟒袍,蟒纹张牙舞爪,却难掩他此刻的惊慌失措。那顶红缨官帽歪歪斜斜地扣在他头上,帽顶的宝石黯淡无光,恰似他此刻已然熄灭的野心。他肥胖的身躯在窄瘦的旗装束缚下显得极为局促,平日里颐指气使的脸上此刻写满了恐惧,汗珠从鬓角滑落,浸湿了胸前的刺绣。

再看陈曾禹,一身青色的八旗劲装,腰间胡乱地系着一条腰带,上面挂着的玉佩随着他的颤抖而叮当作响。他的发辫,虽依照满人习俗编得规整,却此刻显得凌乱不堪,几缕碎发从辫子里挣脱出来,贴在他那毫无血色的脸上。他的双眼满是惊惶,嘴唇微微颤抖,昔日的骄纵荡然无存,活脱脱一副丧家之犬的模样,蜷缩在父亲身后,妄图寻找一丝庇护。

“国公大人忍辱负重,真是万古忠义第一人”你说你是为国家,接受皇命诈降投虏的那永安伯呢,如今安在?陈邦傅闻言顿时双脚打颤,要不是他儿子陈曾禹扶着,准瘫软在地,陈邦傅推开他儿子的手止不住的磕头求饶,大声道“大帅饶命,小人也是迫不得已,小人去年也是受胁迫不得已而为之呐”

李定国听完,更加厌恶,挥挥手说道“押下去,严加看管,来日解赴贵阳侯秦王发落!”

“遵命!”众士兵听完押着陈邦傅父子鱼贯而出。看着陈邦傅父子的背影远去,李定国转身对传令兵呼道“传令马副将统带四万兵马扫清广西各地,”将所有俘虏各伪官先行押来桂林,最后统统由秦王问罪。“遵命!”传令兵衔命而去。

永历六年七月八日的桂林正值盛夏,一场改天换地的大风暴从桂林爆发向着粤南席卷而来,途经平乐、柳州,所到之处,清朝守军无不望风奔逃,不敢迎战,李定国本着尽可能统一战线的原则,攻克平乐后,他派人赴梧州招降,没想到马雄一口拒绝不说,竟将使者的耳朵割了一只向李定国表示示威,使者狼狈回营,李定国见状立即亲自帅军进攻梧州,马雄虽然嚣张,割了定国使者的一只耳朵,虽然此时还聚有各地溃逃至梧州的清军一万余人,但是残兵败将面对定国大军的赫赫气势,压根不敢迎战,纷纷弃城逃向广东,正当定国正举兵一劳永逸的解决这群残敌时,突然被部下告知秦王的使者驾到,有重要军情,十万火急!营帐之外,朔风呼啸,军旗烈烈作响。孙可望的使者快马加鞭,风尘仆仆赶到,一路的劳顿都写在脸上,发丝凌乱地贴在汗湿的额头。

帐内,李定国身披战甲,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如鹰,周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威严。使者入帐,先是恭敬地行了大礼,而后缓缓起身,双手颤抖着从怀中掏出孙可望的密信,递向前方。

“李将军,此乃秦王紧急密令。”使者声音微微发颤,在这寒冷的营帐内,额头竟渗出细密汗珠。李定国目光如炬,盯着使者,伸手接过信件,展开信纸的瞬间,帐内一片死寂,只有信纸簌簌的声响。看完信,李定国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是不甘、是思索,还是对即将面临局势的忧虑,无人能懂。原来是清朝定远大将军敬谨亲王尼堪的援军到了,湖南危急,使者远道而来就是传递秦王孙可望让李定国暂时放弃两广,先行北进遏制尼堪的锋芒后再图后续

“你回去告诉秦王,孰轻孰重本帅自有区处,眼下湖南危急我当尽起部下兵马全力北进,先灭尼堪气焰,挟大胜之威再东征两广,届时两广余孽不难殄灭矣。此番臣李定国自当遵秦王令旨,听令而行……”李定国沉声道,声音在营帐中回荡,久久不散,使者静静听着,不时点头,暗暗揣测着这风云变幻,天下鼎革之际,时局如何发展,各方势力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