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意义

作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领军者,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与探索后逐渐走向成熟,并促进了全球对设置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运用经济手段解决气候问题达成共识。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价格机制也因此得以完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能够为其他交易体系包括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提供经验与教训的范本,而本书以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扮演关键要素的价格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在理论层面,环境经济学理论中的碳排放权作为排污权中的一种,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视为一种权利,而这种排放会因自身的流动性而给全球大气带来严重的负外部性影响。通过产权交易使外部成本内部化,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借助市场交易控制区域内的排放总量,以实践的方式推动了产权理论与外部性理论的发展,且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的内涵。此外,以价格机制作为视角深入研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充分重视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的出发点在于,生态环境的自治功能是有限的,从环境自治能力出发设定排放总量,从总量控制的角度将排放权分解,并通过市场交易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促进环保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从而借助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治理。与此同时,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有关价格机制方面的实践是运用金融方法及手段实现大气环境问题帕累托最优的最好体现,且以现实的途径推动了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均衡价格理论的发展。近年来,各国均在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与创新,将金融理念融入抢占开发碳金融市场的先机与优势之中,丰富了以碳排放权为载体的金融交易活动,进一步完善了碳金融市场的价格理论。

在现实层面,本书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发展脉络、机制构成进行系统分析,对于我国刚刚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降低了在统一市场建构初期出现各类运行问题的概率。此外,本书就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价格机制的三大构成展开研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逐步明确其价格机制的形成、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EUA及CER期现货价格间的关联机制,借助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机制尤其是价格运行机制的全面分析,既可弥补现有研究过于注重对EUA价格展开深入剖析而忽视CER价格的研究空白,又可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价格机制、定价策略、风险监管等方面的突破提供参照。虽然实体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减排空间与发展潜力,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育不成熟,价格机制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这使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缓慢,而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无序波动,带来相关参与主体的投资风险。定价机制的缺失、监管制度的缺位、国内碳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发展,被迫处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链中的最底端。伴随着全球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扩大,我国只有充分吸取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机制的经验及教训,健全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作用,才能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并且促使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之中,争取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的定价权与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