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以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嘉兴模式

十八年来,嘉兴市铭记总书记嘱托,通过加强组织保障、规划引领、改革赋能、要素支撑,在统筹城乡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探索出了一条以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成功模式。

(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嘉兴历届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政治自觉,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定力,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市第五次党代会将“城乡一体化”确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嘉兴”,将城乡一体化列为九大任务之首;市第七次党代会确立“建设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目标,提出“把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全面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全力打响嘉兴统筹城乡发展的金名片”。十八年咬定目标、久久为功,嘉兴城乡融合发展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

(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党对城乡发展的全面领导。成立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市长双组长制,分管副书记和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县(市、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统筹城乡重点工作列入县(市、区)年度目标责任制和市级部门年度考评。二是创新涉农管理服务体制。率先探索涉农行政管理“大部门”制,逐步推行党委、政府涉农部门集中办公、合署办公进而全面整合,实现人员集中、资源集聚,增强工作合力。创新发展“新仓经验”,率先建立“农合联”,着力拓展为农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链条,提升服务效能。三是建立协作推进机制。市级层面抓好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设计,县(市、区)发挥好主体作用,做好县域内具体工作。市级部门由农办(统筹办)总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协同推进。全市上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坚持顶层设计引领

2004年,嘉兴因时因势做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决策,颁布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阶段目标。2008年,嘉兴市出台《关于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和基础条件,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1+X+Y”规划体系,构筑“1640”和“四百一千”的城乡村庄布局结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嘉兴制定了《嘉兴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启动了乡村振兴“六大行动”“九大工程”。2021年,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嘉兴制定了《嘉兴深化城乡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行动方案(2021~2025年)》,引领推动共同富裕。

(四)突出城乡改革赋能

嘉兴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破除城乡壁垒、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格局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比如,在2008年明确提出“十改联动”的城乡系统性改革思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深化统筹城乡就业改革,率先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创业政策;率先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率先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承包地经营权和农房所有权抵质押贷款;率先开展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率先创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机制;深化环保机制改革;率先建立“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在乡村治理中推广应用“积分制”等。

(五)优化城乡要素配置

在土地资源配置上,省内率先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率先开展以农房搬迁集聚、宅基地复垦为主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率先实施农村土地全域综合整治,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乡村资金投入上,强化资金整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金融资本积极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在人力资源供给上,创新制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嘉兴十条”“嘉兴乡村人才振兴十条”,建立健全人才机制;在全国率先推行律师下乡,建立“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打造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嘉兴样板,深化完善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改革,全面推行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和文化下派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