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甘为先锋
- 三国:开局刘辩,朕不想见毒酒
- 沧山不见君
- 2003字
- 2025-04-08 16:00:12
半晌之后,得到刘辩传令的于禁已然匆匆赶至校场,
于禁在来此之前就被随从告知,陛下欲要他与何炯之间再比试一番箭术,
无论两人谁输谁赢,日后何炯便不可再提比试二字。
于禁其实近日里也被何炯烦的不行,不过于禁心中也甚为了然,
何炯之所以一直向自己求战的原因,自然是因何炯作为陛下亲卫首领,
上次败于自己手中之后,一直担忧其在天子心中留下武力不堪的不佳印象,
但自己也不愿在天子佯输于何炯,所以一直避而不战,
那既然此次天子都亲自开口,那就不妨借此机会与何炯彻底来个了断。
所以于禁在见到何炯后便拱手开门见山道,
“何将军,你要同某如何比试?”
此时刘辩已然坐置远处高座之上,正在遥看二人,
何炯此时也正在摆弄一张两石硬弓,听到于禁所说后,便嘿然一笑,指着离二人五十步外的靶子道,
“于禁,虽单论赤手空拳搏斗的功夫我的确不如你,但要真论上了沙场上兵刃厮杀那可就另说了……”
“但若是咱们真刀真枪的在马上斗上一阵,谁要是有个损伤,陛下那边怕是也不好交代,
不如今日我们就比弓马,纵马来回间五箭定胜负如何?”
于禁听后也没有言语,只是当即一拱手表示赞同,便与何炯一道取过在旁士卒手中的战马缰绳。
随后只见何炯率先翻身上马,驰骋间于第一次来回之时便拈弓搭箭连射出三矢,而这三矢射出之后又是皆中靶心。
远方的刘辩和于禁见何炯如此善射此时皆难掩愕然之色,尤其是在旁的于禁,
此时于禁已然目光开始逐渐凝重起来,这两人谁都没想过何炯在弓马上居然如此娴熟。
而何炯此时眼见自己三箭皆中下,让远处刘辩有些讶然,便心中有些得意,
在第二次来回时居然将两箭并于一箭,故意射出连珠箭来,这次两箭虽只中一箭,但另一箭也离靶心极近。
这让何炯在旁不由得连声喊了数次生疏失手,但其言语中得意之情却显而易见。
旁边于禁见状也不甘示弱,当即也翻身上马,来回间也迅速射出五箭,
但如此距离下,即便是武力过人于禁也只中了四箭,射空下了一箭。
于禁见状也也不含糊,当即就翻身下马,对着何炯拱手认服,
“何将军弓马娴熟,末将甘拜下风。”
还没来得及何炯如何得意,两人都未曾注意的刘辩已经悄然走到二人身旁。
“两位将军皆是骁勇善战的勇士,这样看来你二人彼此之间可谓难分伯仲,
既然如此以后就休要成日里天天再闹着要分个高低上下。”
这话刘辩明显是对着何炯说道,
何炯眼见已然在刘辩眼中显了威风,当即也是心满意足,当即允诺下来。
但刘辩未免还是有些好奇,便开口问道,
“何炯你这弓射之术如此娴熟,到底是怎么练出的,
平日也没看你如何显山露水,怎就突然之间如此了得?”
于禁在旁也甚为好奇,就何炯这一手弓射之技放在如今皇甫嵩三万人的大营中也是罕见。
只见何炯嘿然一笑,
“大将军当初在南阳未举荐我的时候,也不怕陛下笑话,那时候我就是个破落户出身,
家中就剩爹娘走的早,就剩我一人,我这性子也急种不来田,家中到最后实在是无粮可食,
只得乘着夜色跑到山林间猎些野畜来填填肚子,这一来二去自然也就把这弓射练的颇为精准。”
“原来如此。”
刘辩颔首,但心中却对何炯无意中提及一事有些在意。
为何何炯那时要趁夜去林中狩猎?
不就是因为国家横征暴敛,派人垄断山川林泽,连百姓从中获些活命资粮要加之以重税。
“这件事看来要与荀彧细细商量一番,或许能作为蝗灾时活民之策的一个辅助……”
刘辩心中如是想,
但此时荀彧却面色凝重的从远方快步走来,完全没有平日不徐不疾的姿容。
还没刘辩等人面前,便高呼道,
“陛下,皇甫将军今日从雒阳得到一封私信,信中所言董卓前日已将皇甫将军满门抄斩,
皇甫将军阅信之后气急攻心,当场吐血,如今正昏迷在榻下。”
“不好!”
刘辩一听闻荀彧此事,下意识就觉察到大事不妙,当场也顾不得什么天子威仪,
径自就丢下周围还在惊愕的众人,匆匆奔往皇甫嵩的军营大帐之中。
如今皇甫嵩就是自己的一杆大旗,若这杆是大旗倒了,周围蠢蠢欲动的各方诸如白波,董卓之流,
估计都会乘着皇甫嵩这位威震天下的老臣新丧,都会拿自己这位少帝刚刚才将要控下的膏饶的三辅地区开刀。
刚至帐前,就见随军医官已经开了药方,正摇头晃脑的出了营帐。
“皇甫将军现在如何?”
眼见这位有些迂腐的医官还要给自己见礼,被刘辩当即喝止,
“回陛下,皇甫将军刚已转醒,但……此次怒火攻心下,已伤及根本,加之旧伤太多,
小人只能勉强开些温和方子,让皇甫将军暂且休养一番。”
“既然如此,朕就要你现在亲自去给皇甫将军抓方,熬药,
另外速速遣人速访名医……对,朕还听闻过一位名医华佗,
也让随从去把他给寻来,无论如何,朕都要治好皇甫老将军。”
刘辩关心则乱下,又嘱咐了这医官数件事后,此时却听到屋内传出一阵窸窸窣窣的穿衣声。
刘辩刚欲入帐内看看是何情况,却只见皇甫嵩已在随从的搀扶下面色惨白的走出营帐。
在见到刘辩之后这位面色已无平日硕厉的老人,竟是当场以刘辩尚未反应的速度下跪厉声道,
“陛下,老臣恐要推辞陛下典农中郎将一职,陛下因已知晓董贼屠我满门,
若他日陛下要兴兵讨董,望陛下能让老臣领兵先驱,我皇甫嵩誓要斩此恶寮头颅,以祭嵩已死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