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卖栗子糕

杨衣在他一进屋就发现了,但是为了戏耍他,便一直闭眼装睡。

等杨谷偷偷来看她时,杨衣“唰”一下睁开眼,吓了杨谷一大跳。

等杨谷缓过神,杨衣早已经到了灶房里面。杨衣想着新鲜,要不要做个板栗糕呢。

想着大家忙了这一阵,吃点甜的也是好。

不多犹豫,杨衣便决定做糖炒板栗和板栗糕两个东西。

杨衣说干就干,行动力极强,杨衣安排杨谷去装一大碗晒着的板栗拿进来,安排他把板栗剪开一个大口。

自己去找杨母放在粮缸里面的米面,舀了一些出来。

杨谷力气大,手脚也麻利,没费啥功夫,就将所有板栗处理好了。

两姐弟相互配合,杨谷烧锅,杨衣掌勺,灶房里开始变得火热起来。

两个锅同时作用,左边将板栗放在水里煮着。

在另一个干净的锅中倒入海盐,倒入板栗,中火慢慢加热。

杨衣用铲子一边翻炒,使栗子受热均匀,再撒入适量白糖继续翻炒。

这时另一个锅里的板栗差不多好了,杨衣将其连水舀了出来,将板栗倒在筲箕上沥水。

这边继续翻炒,不多时板栗颜色变深、开口,杨衣让杨谷把柴撤出去。将盖上盖子焖着。

两人合力把煮的四五分熟的板栗去壳,这是个麻烦的过程。连刚睡醒的大嫂,也来帮着他们。

可算把这板栗处理干净了,杨衣又将板栗倒回蒸格中,继续烧火煮。

杨衣将糖炒板栗出锅,放在碗里,给杨谷留了一碗,让杨谷等着板栗熟了之后就不用煮了。等板栗晾凉,就把这些板栗倒出来碾碎,杨谷开心地吃着糖炒板栗应了。

杨衣好笑地走出去,将板栗放在桌子上,招呼杨母他们来吃。

杨老爹见了,刚开始还不太感兴趣。只帮着杨小丰剥着,小丰见阿爷不吃,不肯依,杨小丰执意将板栗塞到杨老爹口中。杨老爹只得嚼着品味,板栗的清香,在口腔中迸发。

杨老爹眼睛一亮,见杨石两口子过来,忙招呼他们来吃。

就着新鲜劲儿,大家一口气吃了好多。杨母夸着“这板栗做得好吃,以前没吃过怎么独特的。”

杨衣受着他们夸,见自己的美食受欢迎,又继续道:“这糖炒板栗是学着之前教我做饭的灶娘做的,我又加工了一下,这才成了。”

等着空闲了,杨衣还打算做美食去摆摊卖。又开口道:“等会儿还有一道栗子的糕点,只是这不能多吃。”

这时候,灶房里传来杨谷喊她的声音,杨衣不再多说,跨进灶房。杨小丰想跟脚,但是又想着糖炒栗子,在原地一阵纠结,又挨着杨老爹,等他剥板栗吃。逗得一屋的人哈哈大笑。

杨衣把糯米粉倒入锅中,小火炒熟备用。又在板栗泥中加入适量白糖和大豆油,搅拌均匀,再倒入炒熟的糯米粉,揉成面团。

杨衣又在厨房找到了常规的方形模具,将面团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型。

杨母又拿出了晒干的红枣、核桃等干果,杨衣将这些切碎的红枣碎和核桃碎点缀在栗子糕上。

最后,把成型的板栗糕放入蒸锅中。

让杨谷继续烧火,等锅中上大气后,栗子糕差不多就蒸熟了。

杨衣拿筷子将板栗糕夹出,趁着热气,尝了一个,觉得味道没有出错。杨衣又塞了一个给杨谷,就将栗子糕端出去给自己人尝。

大家都吃的满意地点点头,却听见了外面院门被推开,有人在外面喊着:“杨二嫂,你家里做了什么这么香啊?”

杨母三两步走出大门,一看是邻居刘婶儿牵着自己的小孙孙

“你家又做了什么美味呀,我的鼻子没闻到,这小孙孙鼻子到好,一下子就闻到了,硬要来。”

杨母三两步,走进去,拿了一块来,让刘大宝闻。“是不是这个味道啊?大宝。”

只见大宝认真的闻了闻,点点头道。“杨阿奶就是这个味道。”

咽了咽口水,又看着他奶奶。刘婶儿见着孙子这个馋样,只得点点头同意他吃。

又不好意思地问道,“这糕点多少钱,我拿钱给你。”

杨母想着挨邻处近的,哪好意思要钱。连连拒绝,“这就一块糕点,哪好要钱。”

刘婶儿不依,“这糕点又有粉,又有糖的,哪样不是钱。而且我也不只要一块。”

见杨母出去,一直没进来,杨衣在里面听得这两人,在外面你推我往的。

杨衣算了一下,一碗糯米粉估计只值5、6文,糖也只值个几文。又做出了十来块,一个卖上一文一块,是稳赚不赔的。

走出来说:“娘,刘婶儿别争了,如果要买就一文一块吧。这栗子糕是做来解自家人嘴馋的,也没有多少。刘婶儿买了吃的好可要给我宣传宣传。”

刘婶儿一听,只要一文一块,栗子糕也挺大的,闻着也香,这个价值。

刘婶儿家里算是村里比较富的了,儿子是走商,只有一个独苗苗孙孙。吃点糕点也不算什么负担。

刘婶儿想了一下,决定要个四块。杨衣进屋给装了四块,刘婶儿不从,说刘大宝手里还有一块,要塞给杨衣五文钱。

杨衣笑着把钱还了回去,“这一块算我请大宝吃的好不好,要给杨姨宣传一下好不好?”刘大宝小口小口啃着手里的栗子糕,高兴地点点头。

刘婶儿见杨衣和刘大宝这样讲着,也没多说,笑着答应了,端着碗回家去了。

刘大宝也没有辜负杨衣的期盼,果然捏着没吃完的糕点冲向那群熊孩子玩。

杨衣和杨母进屋,杨母拉着杨衣的手,“这糕点真能卖钱啊?这糕点就费了一些糯米饭和白糖。”杨衣安慰杨母道:“虽然所费材料不多,但是去壳这些可都是大工程,卖一文一块可不贵,而且我们也是有赚不赔的。”

见杨母还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中,杨衣已经跨进堂屋了。

没说谎话,这次栗子糕数量确实不多,杨家人见栗子糕可以卖钱,便都舍不得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