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玄甲军

张凡的意识在魔气中浮沉,耳畔却响起士兵们震天的吼声。他勉力睁眼,只见玄甲军们突破了槐树牢笼,持剑冲向魔眼。那个脸颊带伤的士兵挥剑斩落骷髅的玉圭,仰天怒吼:“张凡说得对!我们的命不是皇族的祭品!“他的吼声像火种点燃了全军的热血,越来越多的士兵抛开对皇室的畏惧,用染血的拳头砸向聚魔阵的青砖。

四皇子见状癫狂大笑:“愚民!这天下本就是强者的猎物——“话音未落,一柄染血的玄铁剑穿透他的肩胛。张凡踉跄着站起身,老槐树的根系在他背后伸展成青铜色的翅膀,神农鼎碎片在胸口发出龙吟。“你错了。“他的声音如同晨钟,“猎物终会觉醒,而妄图吞噬众生的,终将被自己的贪婪埋葬!“

三皇子突然瞳孔骤缩,他看见张凡身后浮现出太祖皇帝的虚影。老人的目光扫过满地玄甲军的尸体,长叹一声:“龙魂已死,国运当由苍生改写。“话音未落,太祖虚影化作金色洪流注入张凡体内。张凡的伤口绽放出金色花火,老槐树的根系裹着他冲向魔眼,每片叶子都闪烁着《神农本草经》的上古符文。

“拦住他!“四皇子尖叫着催动骷髅群。为首的骷髅举起玉圭,却被玄甲军的剑雨淹没。那个脸颊带伤的士兵斩断骷髅的脊椎,将玉圭踩得粉碎:“我们的孩子不该在魔窟里讨生活!“他的吼声让更多士兵红了眼,他们用身体堵住魔气的缺口,用断剑刻下张凡曾说的话:“平等,自由,尊严!“

张凡撞进魔眼的瞬间,神农鼎碎片发出万道霞光。魔气在金光中哀嚎着溃散,四皇子的魔化躯体轰然崩塌,三皇子手中的诏书也化作飞灰。太庙的废墟中,太祖皇帝的龙魂与张凡胸口的鼎纹共鸣,一条由金色火焰构成的凤凰腾空而起,将整座皇宫的聚魔阵焚烧殆尽。

当晨光刺破天际,张凡站在太和殿的废墟上,看着幸存的玄甲军搀扶着百姓清理瓦砾。那个脸颊带伤的士兵将染血的玄甲放在他脚下:“我们...该怎么开始?“张凡拾起一片龙鳞残片,上面还沾着魔神的黑血。“从废除皇族特权开始,“他的声音如同春风,“让每个孩子都有读书的权利,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吃饱穿暖——这,才是新的龙脉。“

远处,幸存的大臣们捧着传国玉玺走来。张凡却转身走向人群,他知道真正的权力,从来不在金銮殿的龙椅上,而在千万双攥紧的拳头里。

人群中响起零星的抽气声。张凡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本该在田间耕作,在作坊学艺,此刻却要为皇族的野心送死。“你们有没有想过,今天你们在这里流血,明天你们的儿子就要在矿洞里挖石,孙子就要在宫里当杂役?“他抬起手臂,指向皇宫方向,“只要那座金銮殿还在,我们的子孙就永远抬不起头!“

一个脸颊带伤的士兵突然站起来:“可是...可是我们是玄甲军,效忠皇室是天职......“话音未落,旁边的老兵猛地扯掉他的头盔:“天职?你爹当年也是这么说的!他死在南蛮战场时,皇上连块墓碑都没赏!“老兵的吼声让更多人抬起头,他们的眼睛里开始有怒火在跳动。

张凡趁热打铁,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天地:“我们想要的不过是吃饱穿暖,让孩子能读书识字!为什么要让皇族骑在头上作威作福?如果皇帝犯法,是不是也该同庶民一样受罚?如果我们的声音能被听见,何至于年年饿殍遍野?“他的声音越来越激昂,“这天下不是某一家一姓的天下,是所有流汗流血的百姓的天下!“

晚风卷起阵地上的尘埃,张凡的话像重锤敲碎了士兵们心中的枷锁。有人开始抽泣,有人紧攥拳头,更多的人则是茫然地看着这个突然站出来的异类。但张凡知道,当他说出“平等“二字时,某种东西已经在这些麻木的灵魂里悄然苏醒。

他拾起半块刻着“民贵君轻“的残碑,“从今天起,废除皇族特权。土地分给耕种的农人,矿山交给冶炼的工匠,学堂向所有孩童开放。“人群中响起倒吸凉气的声音,旧臣们面如死灰。“至于权力——“张凡指向太庙方向,那里议政会的木牌已立在废墟上,“让种田的老农、打铁的工匠、读书的学子,都能在朝堂上说话。“

神农鼎的霞光开始在废墟上流淌。被魔气侵蚀的焦土泛起新绿,受伤的百姓伤口结痂,眼中的恐惧渐渐化作希望。老槐树的新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枝干上浮现出《神农本草经》的上古符文,每片叶子都闪烁着治愈的微光。

三个月后,议政会的第一次会议在老槐树下召开。张凡坐在粗木长凳上,听着猎户代表诉说山林赋税过重,看着农妇代表展示被苛捐杂税逼死的丈夫的遗书。他腰间的神农鼎碎片突然发出共鸣,树干上的符文化作金色蝴蝶,环绕着每个发言者。“这不是魔法,“张凡轻声说,“是民心。“

“上药医国,中医医人,下药医病。”三个月后。当旧贵族们穿着绸缎华服踏入田间时,泥地上的新翻土块弄脏了他们的靴底,有人立刻皱起眉头用袖口掩住口鼻。为首的镇国公甩着翡翠佛珠冷笑:“张将军,你让我们来看这些泥腿子的闹剧?“他的目光扫过远处的学堂,见蒙学孩童们穿着粗布衣裳捧着竹简,嘴角扯出嘲讽的弧度,“这破屋子也配叫学堂?“

张凡没有答话,径自走向田垄。一位白发老农正跪在新分的土地上,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过黑油油的泥土,浑浊的眼里滚出泪珠。他膝头放着半块缺角的地契,那是新政权用神农鼎霞光重新核验的文书。“老丈,这地......“张凡轻声问道。老农抬起头,脸上的皱纹里都漾着笑:“俺种了四十年租田,今儿个才算有了自家的地!“他捧起一把土让众人看,“您瞅瞅这墒情,秋后能打三石粮!“

镇国公哼了一声:“不过是些小恩小惠......“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孩童的琅琅书声。十几个穿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衣的孩子,正围着老槐树背诵《论语》。阳光透过树叶间隙落在他们身上,其中一个孩子突然跑过来,把手里的野果塞进张凡掌心:“先生说,读书能明理,以后我们也能像您一样建学堂!“

旧贵族们的脸色渐渐凝重。一位曾经骄横的侯爷望着炼铁炉腾起的青烟,喃喃道:“这些匠人...从前连饭都吃不饱,如今竟能建起如此规模的工坊......“他身旁的侍郎突然指着田埂:几个穿着短褐的汉子正用新农具翻地,那农具的样式竟是前所未见的精巧。

张凡走到众人面前,靴底的泥土在阳光下泛着生机。“各位请看,“他张开双臂,“当农人有了土地,工匠有了作坊,孩童有了学堂,这天下才真正活了过来。“他转身指向议政会新立的木牌,“权力不是让你们高高在上的枷锁,而是点燃千万人希望的火种。“

张凡将神农鼎高高举起,鼎中霞光化作千万道彩虹,“真正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一家一姓,而是属于每一个努力活着的人。”

老槐树的枝叶渐渐遮蔽了皇宫的残骸,树干上的年轮里清晰可见新政权的雏形。张凡站在年轮前,掌心贴着树皮,感受着神农鼎的力量与大地的心跳共鸣。他知道,真正的龙脉不在皇宫地下,而在这千万百姓挺直的脊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