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碎玉重生

心理咨询室的沙盘里,清欢用蓝宝石碎片摆出一道蜿蜒的河流。赵医生的圆珠笔在记录本上轻轻敲击,声音像雨滴打在铁皮屋顶。

“上次你说梦见自己在碎玻璃上跳舞。“赵医生指向沙盘边缘的碎镜片,“今天这些宝石排列得很整齐。“

清欢的指尖悬在沙盘上方,腕间的疤痕在阳光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我拆了《破碎重生》胸针。“她声音很轻,“蓝宝石太像眼泪了。“

赵医生递来一杯洋甘菊茶。三个月来每周二的这个时段,这间朝南的咨询室成了清欢唯一能崩溃的地方。墙上挂着的脑神经图谱让她想起第一次来时,自己歇斯底里地追问:“是不是我太蠢才会被骗?“

“陈志文案下周开庭。“清欢突然转动手腕,让疤痕完全暴露在光线中,“检察官说至少七年。“

赵医生的圆珠笔停了。这是清欢第一次直呼周慕云的真名。咨询室里的绿植轻轻摇曳,投影仪在墙上打出水波纹路,模拟海底治疗环境。

“你手腕还疼吗?“

清欢下意识去摸那道疤,却在半途转向茶杯。杯底沉着两朵完整的洋甘菊,像微型向日葵。“生理上不疼了。“她抿了口茶,“但设计时总会突然害怕——万一灵感都来自被他下药产生的幻觉呢?“

赵医生从抽屉取出面镜子:“看着现在的自己,你觉得真实吗?“

镜中的女人比三个月前丰润了些,锁骨不再嶙峋得吓人。清欢突然注意到自己左眼角有颗极小的痣——这是陈志文从未提及的细节。在他精心构建的“完美女友“剧本里,连痣都是多余的。

“程墨昨天问我...“清欢放下镜子,“要不要在他画廊做个展。“

阳光穿过纱帘,在沙盘里投下斑驳光点。赵医生的圆珠笔又开始轻轻敲击:“你担心再次被利用?“

沙盘里的蓝宝石突然折射出刺眼光芒。清欢想起程墨说这话时的样子——他站在她工作室门口不敢进来,手里攥着策展方案,西装第三颗纽扣松了线头。那种笨拙的真诚,与陈志文精心计算的“偶然邂逅“形成鲜明对比。

“他说可以叫《疤痕之上》。“清欢抓起一把碎钻撒进沙盘,“用我所有带裂痕的作品。“钻石在沙粒中闪烁,像散落的星骸。

赵医生突然笑了:“这名字让我想起日本的金缮工艺。“

“用金粉修补裂痕,不是掩饰而是强调。“清欢接话的语速变快,“程墨也这么说!他还找来15世纪一个意大利金匠的笔记,里面提到...“

咨询室的门铃突然响起。清欢这才发现五十分钟早已过去,下个来访者正在等待。赵医生送她到门口时突然问:“如果现在设计一件代表自己的作品,会是什么?“

电梯门关闭前,清欢的回答飘在走廊里:“一只从碎瓷片里长出来的手。“

工作室里,林小满正在拆箱国际快递。看到清欢回来,她举起个贴满海关标签的包裹:“程墨托人从大英博物馆弄来的资料!说是18世纪某位女金匠的...“

清欢接过包裹,羊皮纸的触感让她指尖发麻。解开丝带时,一张便签飘落:「据考据这位女士曾为拿破仑情人设计过裂痕修复首饰。P.S.下周二开庭,需要我陪同吗?」字迹工整得近乎刻板,像小学生作业。

“啧啧,某些人耳朵红了。“林小满故意凑近,“程大律师可是推掉了柏林艺术论坛的邀约...“

清欢抓起设计台上的锉刀作势要扔,突然愣住——她刚才的动作流畅得不像话。三个月来第一次,拿起工具时没有想起陈志文评价她“握笔姿势太僵硬“。

当晚她通宵重制《破碎重生》胸针。新版本用金线将蓝宝石碎片串联成翅膀形状,裂缝处故意露出底层银胎。凌晨四点,当她用镊子调整最后一片宝石时,手机弹出新闻推送:《“精英男友“实为跨国诈骗犯,多名女性受害》。

配图是陈志文被押解的照片,曾经一丝不苟的鬓角现在杂乱灰白。清欢放大图片,发现他左手无名指有道新鲜伤疤——正是她最后见面时,程墨的戒指留下的痕迹。

晨光透过玻璃窗,在胸针上投下十字形光斑。清欢突然想起咨询师的问题,抓过素描本快速勾勒: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从瓷器裂缝中伸出,指尖缠绕着金线与蓝宝石。她在草图角落写下标题:《我仍然可以创造美》。

程墨的电话在中午打来,背景音嘈杂得像菜市场。“抱歉在法院走廊...“他的声音时断时续,“陈志文当庭翻供,说你知情资金转移...“

清欢的镊子掉在地上,发出清脆声响。电话那头突然传来喝斥声,接着是程墨压低的嗓音:“别担心,我们找到了他澳门妻子的证词。不过...“他停顿两秒,“有家媒体在报道你抵押工作室的事,角度不太友善。“

果然,半小时后《财经速递》发布独家:《设计师颜清欢疑参与境外洗钱,工作室抵押记录曝光》。文章巧妙暗示她与陈志文是“合谋失败后反目“,还附上她签字的抵押文件扫描件。

林小满气得摔了平板:“这绝对是陈畜生背后搞鬼!“

清欢却异常平静地继续打磨作品。当媒体电话第三次打来时,她按下接听键:“是的,我确实抵押了工作室。具体金额?足够买下贵报社所有头条版面。“

挂断后她登录沉寂三个月的社交媒体,发布《破碎重生》新版设计图,配文只有三个字:“我还在。“

程墨的点赞瞬间出现,紧接着是长达三行的专业评论,最后缀着个笨拙的爱心emoji。清欢突然笑出声——这个在法庭上雄辩滔滔的男人,线上互动却像个刚学会用智能手机的老教授。

布展当天,清欢第一次看到《疤痕之上》的海报。程墨选择她手腕疤痕的特写作为主视觉,那道蜿蜒的白痕被光影塑造成山脉形状,下方用烫金字体写着:“所有伤口都是光的入口“。

“冒犯的话可以换掉。“程墨紧张地调整领带结——今天他罕见地穿了正装,“摄影师是我大学同学,他保证过修图不会过度美化...“

清欢伸手触碰海报上自己的疤痕。这曾是陈志文最厌恶的部位,每次亲密时都要用丝巾盖住。而现在,它成了展览的核心意象。

“完美。“她听见自己说。

程墨突然红了耳根,转身去指挥工人调整射灯。清欢注意到他后颈有道细长疤痕,藏在衬衫领口下若隐若现。后来林小满告诉她,那是程墨大二时为保护被骚扰的女同学,挡酒瓶留下的。

布展到深夜时,清欢在画廊仓库发现个意外惊喜。程墨不知从哪搜集来她出道至今所有作品的高清照片,按时间线贴在整面墙上,最后空出大片区域标注“未来“。

“你2019年的《裂釉》系列...“程墨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其实深受苏富比那位亚洲区总监赏识。“

清欢转身时差点撞到他胸口。程墨急忙后退,却碰倒了身后的工具架。当他们手忙脚乱收拾时,清欢的指尖碰到个丝绒盒子。

“本来打算开幕式给你的。“程墨挠挠头,“是那位18世纪女金匠用过的工具,我在伦敦拍卖行...“

盒子里的雕花錾刀已经氧化发黑,但握柄处仍能看到长期使用形成的凹痕。清欢突然想象那个素未谋面的同行,在烛光下用这件工具创作的样子。跨越三个世纪,两位女性通过金属的导热性完成某种联结。

“谢谢。“她声音有些哽咽,“不只是为了这个。“

程墨的喉结滚动了几下,最终只是轻轻点头。射灯突然全部亮起,工人们开始悬挂最后的展品——《我仍然可以创造美》的实物装置。那只从碎瓷中伸出的手,在灯光下投射出巨大的阴影,仿佛要握住整个画廊的空间。

次日清晨,清欢被林小满的尖叫声惊醒。“快看热搜!“平板上显示着爆红tag:#周慕云庭审录音#。点开后是陈志文在拘留所对狱友的吹嘘:“...颜清欢那种女人最好骗,装几天文艺青年就上钩...“

录音里他详细描述如何伪造艺术评论家身份,甚至嘲笑清欢腕间的疤痕“像条死蚯蚓“。最致命的是他亲口承认:“那些氟西汀足够让一头大象产生依赖性“。

舆论瞬间逆转。《艺术中国》官微发文力挺清欢,多位曾沉默的业内人士突然站出来谴责陈志文。当清欢刷到程墨凌晨三点发的长文——《论艺术圈系统性保护施害者的潜规则》时,手机突然弹出视频通话请求。

程墨的俊脸塞满整个屏幕,背景是法院休息室:“刚拿到判决书,七年半!“他兴奋地挥舞文件,“另外...“突然压低声音,“陈志云手机里找到更多受害者名单,警方需要你协助辨认几个珠宝设计师。“

视频角落闪过熟悉的身影——那位在丽思卡尔顿见过的粉裙女孩,现在素颜穿着卫衣,脖子上还戴着那条山寨版“裂变“项链。清欢的心突然揪紧:“她也...“

“Anna是第七个报案人。“程墨把镜头转向自己,“她让我转告你...“画面突然卡顿,声音断断续续,“...说你的设计...救了她...“

通话结束后,清欢站在工作室窗前发呆。梧桐树的新叶在风中翻飞,阳光透过叶片在她掌心投下晃动的光斑。她突然想起咨询师的话:“创伤后成长不是回到从前,而是学会携带伤痕继续前行。“

拿起雕花錾刀,她在设计本上划下第一道线。金属与纸面摩擦的声音,像极了她腕间那道伤痕愈合时的细微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