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传教

原来是金蝉子发来线报(不是)

天堂这边的传教模式和佛门十分地不一样。

佛教的神通是通过各种方式的修持获得的,重点是对经文的理解,是提升认知的过程。禅宗那么更直接一些,直接强调心性。讲究的是内修。

所以佛教在南瞻部洲目前的传教方法是一个“缘法”。平时不在民众面前显示神通,免得民众只希望学习神通,而不注重内修的心境。须知一切有缘法,神通亦是空。

只有在遇到邪魔外道需要降服的时候,这叫缘法到了,可以展示神通,吸引香火。

再然后的重头就是对因果轮回的阐述,这样大家信着心里放心啊!

同时为了防止道教的神仙天天显灵,两边磋商立下了天道契约,只有遇到妖魔才能动用法力。传道的宗教人士平时都无法动用神通。

道教讲究清静无为,炼丹长生,对此没什么意见。

但是天堂讲究的是短平快打法,牧师神父一般是这个流程:

你信就完啦!还不信?奇迹!奇迹看到没?你人能做到吗?我说有神吧!

佐证的材料比如预言啊,把大海分分开啊,诸如此类的,反正重重奇迹是越多越好。

然后天堂的传教也是积极性和攻击性十足,

你信别的,异端!那就上来开片了。

总之是很不一样。

地藏王菩萨听说这种模式,觉得还挺新鲜,便也来见识一下来自天堂的传教士。顺便知会观世音菩萨一声,提前把事情说明白,理论上这个还挺重要的。

“这便是天堂来的使者,那条小青鱼吗?”地藏王菩萨问道

——观音大士微微一笑“是的,挺有趣的一个小女孩”

“金蝉子说她出生勘破三世之谜,但是观之是两世灵光,何解?”

——“玄玄气运已定,三为极数,估计是有一世层次挺高,我们看不穿吧”

“竟然如此激进吗?”

——“上行下效,莫外如是”

“着实有趣,正好法会事毕,一起见见”

——“自无不可~”

**********************************

水陆法会按俗世一般是七天,但是这次两位菩萨俱在,超度什么的早就完成了。三天绰绰有余,转眼而逝。

而魏轻语也十分荣幸地在法事结束后获得了与两位大菩萨交流的机会……

“哈哈,我在教里上其实也不是很博学的那一类,各种经文只能算粗通,粗通。”聊了一通下来,魏轻语照着圣经一顿瞎扯,有点绷不住地打着哈哈,心里有点忐忑的

再聊下去就要暴露她平时压根没认真学习各种经文著作了,或者其实已经暴露了(悲!)

这下天堂的外交官要给天堂丢尽脸面了(悲!)

“我倒是觉得轻语小友有挺不错的潜质天资。世上人少能看破红尘,看破者少能决断,决断者多是自了汉,少有慈悲。我观小友,其实有几分慈悲意”没想到地藏王菩萨对她的评价这么高!泪目!

“菩萨过奖,菩萨过奖!”魏轻语连忙说几句谦辞,实际上心里可高兴了

“话说轻语小友有没有想好是在西牛贺洲还是前往南瞻部洲。这里也怪我前面没说清楚。南瞻部洲平时无法动用法力,会被天道契约束缚,只有遇到邪魔外道的时候才能动用。以前佛祖和上帝沟通,了解到你们那边世俗和宗教是区分的,我们便以为也是如同这边,并不轻易展示神迹。刚刚和你交流,才了解天堂这边的传教模式,仓促找补,怕也贻误了你的时机,这三滴甘露你先拿着,不管你选南瞻部洲还是西牛贺洲,我都会安排三个有分量的妖魔,帮你显灵传教。”观音菩萨见差不多了,便直奔主题,赐下三滴甘露。

魏外交官也不见外,道一声谢谢菩萨,直接吃下肚,只觉得法力通畅,浑身一轻,竟然是省去了三千年苦修,真是天材地宝。

“已经考虑好了,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虽然在西牛贺洲可以有更大的威名,但是还是南瞻部洲做出点成绩更踏实些。实在不好意思,愧对菩萨厚爱了。”外交官阁下还是很有风骨的,并不被名利所诱。

“善,时下南瞻部洲有些动荡,也是传教的好时机,轻语小友可以把握一下。这是一片梧桐叶,祭练有神通,可以护你安全。同时也是沟通南瞻部洲的信物,当地僧人可以帮你筹划妖魔,方便你显圣”这么说着,菩萨赐一片梧桐叶

只见这梧桐叶,叶脉流转着琥珀色的光晕,边缘镶染金边,仿佛历经涅槃之火淬炼。

叶片展开时,叶面浮现《金刚经》梵文,字迹若隐若现,每道纹路都似佛陀指尖划过的轨迹。

叶柄处凝结着菩提子般的晶珠,昼夜吞吐月华星辉,将方圆十丈内的浊气净化成莲香

飘落时超脱凡尘重力,如曼陀罗花瓣悬于虚空,叶尖垂露化为八功德水,滴落处草木顿生七宝琉璃光

叶背经络交织成须弥山缩影,山巅隐约可见迦陵频伽鸟展翅,翅羽振动间散落《大悲咒》音节

叶肉透如蝉翼,日光穿透时映现三世诸佛讲经法相,暮色浸染时则化作万千明王忿怒相,震慑邪祟于无形

每逢众生触摸叶片,掌心便显现前世因果业力,叶缘立即生长出对应业果的纹路——善缘者纹如优昙婆罗花,恶业者纹似阿鼻地狱焰

看着这片梧桐叶,魏轻语的脑海中,无来由地想起老家的那颗大梧桐树,自从离开,好似再未曾见过梧桐了。

梧桐啊梧桐,在中华大地上扎根了千年,却在今天鲜少见到。

早在诗经中,便出现你的身影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你在春深时新芽吐碧,似少女指尖染了翡翠汁液,夏至则浓荫蔽日,叶片交叠成穹顶,筛下碎金般的光斑

秋霜未至,枝头已悬满褐色的梧桐子,浑圆如佛珠,对内清火如涤泉,对外止血若凝露。在饥荒年代,你又是救苦救难的金丹,让老百姓吃得下肚。

白日喧嚣,你那曾为焦尾琴献身的枝干,在烈火中涅槃重生。蔡邕听懂了被焚时的呜咽,将残躯斫作琴身,从此便化作《广陵散》的激越、《平沙落雁》的苍茫

夜深人静,风穿叶隙的沙沙声,恰似白居易笔下“秋雨梧桐叶落时”的私语,一滴一滴,敲碎离人的愁肠

隆冬萧索时刻,你褪尽繁华的枝桠如墨笔勾勒的瘦金体,嶙峋却不颓唐。

王安石赞你“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荫”,风雪愈烈,愈显铮铮铁骨。

而树下总卧着几粒未被寒鸦啄尽的梧桐子,裹着冰霜,静待来年化作《千金方》里治小儿口疮的良药,或是农人灶膛边煨熟的零嘴,唇齿留香间,嚼碎了一整个春秋的苦甘

上下千年,你并非冷眼旁观冷暖,而是把山河岁月凝成一树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