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孙策还和个大傻子一样朝着刘邈道歉,周瑜就暗道坏了!
今日若是一旦不能处置妥当,怕是要赔了夫人后折兵啊!
周瑜方才在脑海中瞬间理清思绪!
刘邈此来,很大概率是冲着孙坚遗产来的!
除了夫人吴氏还有孙策以外,孙坚最大的遗产就是那几千能征善战的老卒!
刘邈此来,必是因为如此!
“嘶……”
周瑜看刘邈的眼神彻底变了!
曲线救国,所谋甚大!
这淮南之地,何时竟然迎来了这样的一位人物?
自己与伯符,又该如何应对刘邈呢……
“刘使君,公瑾近日帮忙操办我的家事,日夜颠倒,大抵是如今头脑昏沉,不能做出令使君满意的曲子,还请使君勿怪。”
只有孙策还在沉迷于“作曲”的风波中,让刘邈与周瑜都是觉得有些好笑。
“不碍事。”
刘邈揭过此事,又重新将周瑜的手臂拉在怀中:“公瑾也要注意身子,免得太过操劳!需知人大劳不长命,万事还要张弛有度,不能常逆天而行。”
同样一句话,说出来却是让四人各有想法。
刘邈是真的担心周瑜早死,所以劝他惜命。
孙策则是大为感动,觉得刘邈当真是个好人!被周瑜绝了面子,竟然还这般关心公瑾,实在是温良之士!
陈瑀看孙策貌似对刘邈起了善意,则是在心中祈祷待会结亲之事能够顺利。
唯有周瑜心下骇然,不知刘邈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逆天而行?难道刘使君心中的大志竟然是天下吗?还是说,刘使君是在威胁于我,要我促成此事,助他成就大业?
吊唁完孙坚,四人心思各异的前往中堂厅房。
无论是周氏还是孙氏,都乃淮南望族,招待的场面礼仪自然也都上的去排面。
虽然丧礼之间不得享乐,却也没有如寻常人家那般只拿些米粥来待客,而是用从交州运来的柘浆以作解渴之用。
柘浆浑浊,杯中有悬沫,搅的周瑜、陈瑀二人都是心神不宁,不能举杯引用这平日里让人心情愉悦的饮品。
随着杯中悬沫几经沉浮,眼看就要跌落杯底,陈瑀终于心一横,主动问起话来——
“乌程侯逝世,想必家眷亲人具是神伤不已吧?”
来了!
周瑜紧紧盯着陈瑀,心中虽然激荡,可言语间却是滴水不漏。
“乌程侯横遭兵祸,又有谁不为之神伤呢?”
孙策之母保卫战,正式开始!
“但家眷亲人毕竟更加亲密,想必更是悲伤不已。”
陈瑀不给周瑜转移话题的机会——
“不知吴夫人近来状况如何?可万万不要因为此事伤了身子啊!”
周瑜答道:“夫人虽然神伤,却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依旧能够主持家中事务,身体应该并无大恙。”
哦?
陈瑀立即眼神发亮。
周瑜虽然才能智谋胜于陈瑀,但架不住陈瑀为此事准备了许久,竟然率先开始大举进攻!
“夫人竟然自己主持家务?也是!毕竟伯符尚且年幼,有些事情不能独自处置……这家中突然没了个当家的男丁,以后恐怕会有些艰难啊!伯符你说呢?”
孙策听陈瑀突然叫到自己,想到自己突然失了父亲,亦是叹气:“未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如今父亲不在,母亲一人,确实难以照料周全……嗯?”
孙策余光一撇,这才发现周瑜竟然在瞪着自己!
这是做什么?
孙策觉得莫名其妙,全然没意识到自己一句话给陈瑀建立起来的优势——
“就是如此啊!!”
陈瑀强压嘴角笑意,不断抚平自己的胡须。
“乌程侯乃是后将军麾下大将!如今听闻乌程侯家眷如此,心中也是难受!”
“公瑾,你也不想后将军心中难受?对吧?”
陈瑀决定,再给周瑜一条重磅消息——
“后将军因为思念家乡汝南,前些日子已经从南阳出发,将要来到淮南之地。”
“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让后将军着急?如何?”
周瑜陡然色变!
袁术即将抵达淮南!
这条重要情报!周瑜确实不清楚!
虽然周瑜交友甚广,但终究无人在淮南的机密中枢,自然得不到这种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知晓的消息。
如今骤然听闻,周瑜短时间内竟然方寸大乱!
“后将军要来淮南?”
“千真万确?”
周瑜脑海“轰”的一声炸开!
他知道,袁术的到来,对于淮南现有的政治生态毫无疑问是一场浩劫!
想要在这场浩劫中保全自己,保全孙策,那都绝非易事!
与此同时,周瑜再次看向刘邈。
他十分清楚,刘邈并非那种外面流传的登徒子。
但周瑜却不明白,刘邈为何却从不去经营名声,吸引江东名士尽来投奔,好助自己成就大业。
如今知道袁术即将抵达淮南,周瑜这才明白刘邈的用意!
倘若刘邈真的一到淮南就经营名声、礼贤下士,那刘邈在将来能逃的过袁术的摧残吗?
与其被袁术注意,倒不如自污名声,让袁术对自己不屑?
周瑜此时,当真是觉得前有狼,后有虎!
狼狡诈不说,还能狐假虎威,过来逼迫自己!
周瑜有心无力,朝着孙策看去,想要从孙策处得到支援。
不过当周瑜将目光移过去的瞬间,心中的郁气却是不减反增!
只因孙策此时完全没有意识到二人的处境,竟然还在与刘邈相谈甚欢!
“伯符平日都读些什么书?”
“刚刚读完《尉缭子兵法》。”
“好!好啊!这兵法得学啊!”
周瑜、陈瑀二人正在交锋,孙策和刘邈两个正主倒是相谈正欢,全然没有一丝的剑拔弩张!
周瑜、陈瑀见状,心中都有戚戚!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娶妻呢!”
“不知道的,还以为娶的是我母呢!”
两人都知道,如今刘邈和孙策这两个正主都指望不上……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对决吧!
——————
注1:
昕字大明。少游京师,师事太傅陈蕃,博览群书,明於风角,善推灾异。辟太尉府,举高第,稍迁丹杨太守。——《会稽典录》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三国志·周瑜传》
周瑜的从父周尚担任丹阳太守,和现在的丹阳太守周昕并不是一人。加上周瑜世系很明确,是庐江周氏,为淮南大族。而周昕、周昂等兄弟则是会稽人,说明两家也并无血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