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钱!粮!人!

匡扶汉室!

陆康听到这四个字后,看向刘邈的眼神都变得有些不一样。

而刘邈在看到陆康眼神变化的时候,也知道自己再一次赌对了!

陆康,世家名士出身,可却忠诚于汉室。

甚至刘邈之所以会出现在庐江,都是因为在长安遇见了陆康的使者,这才结伴而行。

如今恰逢乱世,陆康身居千里之遥,还能不忘朝廷,遣孝廉携礼物进贡朝廷,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精神?

故此,刘邈投其所好,专门盯着“匡扶汉室”四个字往陆康软肋里打,果然是正中陆康下怀!

陆康眼神热切,却又欲言又止。

见状,刘邈更是趁热打铁,干脆指着陆氏说道——

“忠义昨日见吾纵情高歌,非浪荡也,实在是心中喜悦。”

“我昨日宴席中潸然泪下,确实是感慨国家的艰难!而见到陆氏后,却是想到昔日世祖皇帝当年不也是流落到河北之地,得遇沛氏,方才成就光武中兴之业吗?”

陆康听到刘邈的话,更是惊讶到无以复加!

“使君竟然以世祖皇帝自勉呼?”

而一旁的陆氏更是两眼发亮。

刘使君,果真豪杰!

但陆康没有那么容易被说服。

活了大半辈子,陆康见过太多嘴上是一套,行为又是一套的伪君子。

嘴上尽是屠龙术,临到阵前,却是连只鸡都不敢杀。

刘邈成色究竟如何,还是要再试上一试!

“刘使君,我有一事本应告知,但昨日宴席毕竟乃是私宴,不好谈及公事。故此才拖到了今日。”

陆康盯着刘邈:“刘使君可知,袁绍前不久已经任命会稽人周昂为九江太守?”

嗯?

刘邈有些诧异,这事他还真不知道。

不过紧接着,刘邈就怒火中烧——

“我乃朝廷任命的九江太守,银印青绶俱在!哪里能有第二个九江太守在?”

陆康见勾动了刘邈的火气,当即再次询问:“刘使君难道就不怕袁绍吗?”

袁绍?

当然不怕!

只因刘邈知道,袁绍将来大概率是出不了河北,到不了中原,更不用说自己所在的淮南!

相比于袁绍,如今的袁术反而是刘邈应该头疼的家伙。

所以如果陆康现在若是询问刘邈惧不惧怕袁术,刘邈多少还会有些迟疑,可倘若问的是袁绍,那刘邈自然就是四个字——

“有何惧否?”

“袁绍枉顾朝廷政令,私自任命官吏,他想要做什么?谋反吗?”

陆康一直看着刘邈。

眼见刘邈果真对于袁绍没有丁点畏惧,立即扼腕感慨:“刘使君真豪士也!”

如今的大汉,谁敢说自己不怕袁绍?

先是促成关东诸侯会盟,攻破了雒阳,成为后汉两百年来第一个将朝廷脸面放在脚下踩着的诸侯。之后又夺取冀州,于界桥大败公孙瓒,声望可谓如日中天!

加上又有遍布天下的袁门故吏支持,任何人听到袁绍之名,就算并不畏惧,多少也会带着几分敬意,防止无意间得罪袁绍。

可刘邈方才的话语,别说敬意了,简直就是指着袁绍的鼻子在喊汉贼了!

这样的态度让陆康确认了一件事——

刘邈,是真的有勇气抵抗袁绍,与袁氏为敌!

单单是这点,就已经强过此世大多人了!

刘邈此刻更是起身——

“那周昂私自接受袁绍的任命,多半也为叛逆!”

“若是忠义不嫌,倒不如给我快刀宝马,让我这就前去斩杀此獠!”

陆康大喜,却又连连摆手:“不可!不可!”

“周氏,大族也。”

“其兄为丹阳太守,其弟亦是袁绍任命的豫州刺史,不可如此唐突。”

陆康上前扯住刘邈的衣袖。

“但见刘使君今日意气,拨乱反正不过早晚的事,何必要急躁一时呢?”

“不如先在庐江住下,以钱粮招兵买马,再与那周昂抗衡!”

妥了!

刘邈知道,自己妥了!

陆康话里话外已经暗示的相当明显!钱他会出,粮,他也会出!

陆康,是真的愿意支持自己!

甚至不光是钱粮。

如果陆康鼎力相助,那刘邈心心念念的陆逊还会远吗?

刘邈当即起身朝着陆康道谢:“陆忠义之恩,叫我如何为报?”

陆康赶紧扶住刘邈:“我等皆是大汉忠良,同殿为臣,皆有匡扶汉室的大志,如何需要你的报答呢?”

……

刘邈当然知道,陆康不可能不要回报。

现在两人的关系,明显是互有需求。

自己虽然需要陆康还有江东士族的帮助来谋取一片立业之基,但陆康还有江东士族又何尝不需要一个牌面上的人物来对抗如日中天的袁绍呢?

如果单纯是江东士族中挑选一位出来,大抵是威望不足,而且没有大义,不能与袁氏抗衡。

反观刘邈,不但是正牌的汉室宗亲,同时也是朝廷任命的九江太守,不正好能够将大义握在手中吗?

双方虽是各取所需,但刘邈却明显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身下不再是无水之萍,而是安安稳稳有了一块根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刘邈明白,昨日宴会因为自己无意间挑中陆逊,并随后引发的纳妾之事,几乎堪称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虽然名声是会有些折损,比如自己“登徒子”的名号会流传出去……可这与自己将要获得的东西,又算的了什么呢?

一念至此,刘邈念头通常,只觉汉末这场乱世浮卷正式朝着自己打开!

而陆康也不再怀疑刘邈的志气,转而是询问另一件事——

“既然如此,还请使君不要忘记了昨夜宴会上约定的婚事啊!”

婚事?

哦,对!婚事!

刘邈朝陆氏看去,正要纠结如何措辞,就听陆氏率先出言——

“刘使君乃是上天派来匡扶汉室的豪杰,跟随刘使君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我又哪里会意例外呢?”

————

注1:

昕字大明。少游京师,师事太傅陈蕃,博览群书,明於风角,善推灾异。辟太尉府,举高第,稍迁丹杨太守。曹公起义兵,昕前后遣兵万馀人助公征伐。——《三国志·吴书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