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缪里尔·斯帕克小说研究
- 戴鸿斌
- 1194字
- 2025-04-25 18:56:55
序一
日前收到戴鸿斌教授的来信,请我为其新作写序,我欣然应允。鸿斌1999年获硕士学位后就职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0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在我的指导下攻读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经过三年的勤奋治学,他如期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以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缪里尔·斯帕克(Muriel Spark,1918—2006)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她的互文性、新小说和元小说三种颇具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创作形式,体现了一定的独特见解和学术水平。毕业后,鸿斌在此基础上拓展了研究思路和学术视野,于2011年出版了《缪里尔·斯帕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一书。
2011年,鸿斌顺利晋升副教授。翌年,他以“缪里尔·斯帕克小说研究”为选题,首次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喜获成功。平心而论,初次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有此佳绩,实属不易。尽管他的运气不错,但这也与他平日刻苦钻研密切相关。此外,由于当时斯帕克的小说在国内学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所以他的这个选题比较新颖。鸿斌以这次申报成功作为学术生涯的新起点,将斯帕克研究层层推进。自2011年起,他在《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外语教学》、《外文研究》、《当代外语研究》、Modernism/modernity 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我记得,鸿斌由于成果丰硕于2016年顺利晋升教授。据悉,厦门大学的教授任职条件一直是比较严格的。评上教授后,鸿斌坚持不懈地辛勤耕耘,于2018年7月圆满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以 “良好” 的鉴定等级结项。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反复斟酌与修改之后,这部学术著作得以付梓。
据我所知,斯帕克一生中曾有三次闯入英国布克奖提名的6人决选名单,其作品已被译为20余种文字,可谓蜚声世界文坛。她是当代英国文坛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曾经被著名评论家大卫·洛奇和弗兰克·克默德分别誉为“她那个时代最有天赋和创新精神的英国小说家”和“她那一代作家中最有魅力的”。由于斯帕克出生于苏格兰,因而也被认为是“近100年来苏格兰最成功的小说家”及“自司各特和史蒂文森以来最重要的苏格兰小说家”。时至今日,由于国外研究者对斯帕克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颇多,研究也显得较为全面和系统。但国内读者对斯帕克依然比较陌生,对她的深入研究才刚刚开始。鸿斌的《缪里尔·斯帕克小说研究》一书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对斯帕克的22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部著作既有宏观阐述,也有微观剖析,是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对斯帕克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不仅对学界同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对我国的当代英国小说研究尤其是斯帕克研究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果算上戴鸿斌与我的合著《什么是现代主义文学》一书,那么这已经是他的第三部专著了。对他的进步我颇感喜悦,也为之骄傲。希望他能够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再创佳绩。作为他的导师,我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期望。
李维屏
2019年2月于上海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