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南下的困境!
- 家母吴国太,太好了,是孙权兄弟
- 砂糖橘在三国
- 2117字
- 2025-04-09 00:00:11
车轮滚滚,如雷鸣般划破长空。
孙翊的车队,浩浩荡荡地踏入庐陵郡的地界。
骄阳高悬,日光洒在铠甲和车辕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孙翊悠悠地躺在车厢的软榻上,惬意地享受着徐怀瑾轻柔的服侍。
车外,传来太史慈洪亮的声音:“公子,末将有要事相商。”
孙翊微微起身,双手轻松抚平衣襟道:“子义,进来吧。”
太史慈恭敬地脱下鞋履,弯腰进入车厢,随即将一幅地图摊开在短案之上。
孙翊目光一扫,不禁微微挑眉。
地图上详细标注着庐陵、南海两郡的山川地貌,关隘要道。
太史慈开门见山,直指要害:
“公子,您此番南下岭南,若想站稳脚跟,必须夺取南海郡,拥地自立。”
孙翊一只手随意地划了划牛皮地图,点头道:
“南海郡地处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
太史慈神色凝重,动作舒缓又带着几分拘谨:
“公子,士家在岭南声名显赫,势力庞大。”
“您若夺取岭南,势必会与他们正面交锋。”
孙翊神色沉定,身姿在光影中如同一座巍峨的山:
“士家虽强,但我孙家也并非软弱可欺。只要谋划得当,定能与之抗衡。”
太史慈顿了顿,继续道:
“南海郡守士武,在当地素有豪侠之名,颇得民心。”
“此人武艺高强,谋略过人,不可小觑。”
孙翊的脸庞棱角分明,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呵,比起中原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他还差得远了。”
太史慈抬手横臂于胸前,铁护腕在泛着幽光,语气郑重:
“公子,万万不可轻敌。”
“士武经营南海多年,根基深厚,且岭南地势复杂,易守难攻。”
“若贸然进攻,恐遭重创。”
倾听间,孙翊对上对方视线,以颔首回应:
“子义所言甚是,我们需从长计议,制定周全的战略,你可有良策?”
太史慈虎目骤然一沉,如铁铸般的面容更显肃穆:
“若正面强攻南海郡,以我军现有的兵力,毫无胜算可言。”
孙高闻言,双眉一挑,满脸不服:
“怎么可能?我江东精锐,向来勇猛善战,难道还敌不过士武的区区郡兵?”
太史慈喉间滚过一声沉叹,宽厚的肩膀微微前倾,战袍上的鳞甲随之簌簌作响:
“足下可曾仔细计算过两边的兵力对比?贸然进攻,只会徒增伤亡。”
孙高双眉骤然紧锁,如刀刻般的纹烙在额间深深蹙起:
“此次南下,公子身边有两百甲士相随,皆是对公子忠心耿耿、能托付性命的死士。”
“有他们冲锋陷阵,何愁大事不成?”
太史慈冷笑一声,手指在地图上的南海郡位置重重一点:
“南海郡有两万户百姓,人口十二万上下。”
“士武威望深重,一旦战事爆发,能迅速集结五千郡兵!”
傅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神凛然:
“五千郡兵?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我军强攻,确实没有任何胜算!”
孙翊左手按住案上舆图,眸中寒光如深潭映月般凝视着太史慈:
“子义,你能调遣多少人马助我南下?”
太史慈神色郑重,缓缓伸出一根手指头。
孙高眼睛一亮,兴奋道:
“一万人马?有如此兵力,足够踏平南海郡了!”
太史慈摇了摇头,纠正道:“非也,是一千!”
“怎么只有一千!”孙高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孙翊指节叩在短案边缘,震得几面小旗簌簌倒伏:
“如果我没有推断错,子义应该是担心粮草的补给跟不上。”
“长途征战,粮草不足,即便兵力占优,也难以持久。”
太史慈拱手赞道:“公子明鉴!”
孙翊微微颔首,骨节分明的手指无意识敲击短案,发出有规律的声响:
“从庐陵南下,需翻越庾岭,通过秦时古道。”
“古道崎岖难行,辎重运输必然困难重重。”
“补给路途遥远,地形复杂,辎重想要顺利通过,谈何容易。”
太史慈双掌重重拍在膝上,铁甲叶片相撞发出金戈之声:
“情况,比公子想象的还要严峻。我军,很可能没有辎重补给。”
孙翊闻言,心中一沉。
没有辎重,军队就如同无本之木,难以维持长时间的作战。
更糟糕的是,以他目前的处境,根本无法征集到足够的徭役来运输粮草。
孙高满脸震惊,急声问道:“怎么会没有辎重补给呢?”
太史慈神色冷峻,沉声道:
“一旦公子的计划暴露,孙贲和孙辅兄弟必然不会相助南征军。”
“反而可能从中作梗,切断我们的补给。”
孙高如遭雷击,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语:
“怎么会这样……仅一千多人马,又无辎重,谈何开疆拓土!”
孙翊骤然长身而起,玄色大氅如鹰翼般在身后猎猎翻飞:
“先兄转战江东时,从未瞻前顾后!他能在困境中闯出一片天地,我为何不能?”
孙高闻言,精神一振:
“公子说得对!先将军有周公瑾相助,公子有太史子义,咱们定能克服万难!”
孙翊仰首纵声长笑,发出清越琅琅之声:
“没有辎重,我就变出辎重来。没有兵马,我就变出兵马来!”
此言一出,众人精神大振,齐齐望向孙翊,眼中充满了期待。
其实,太史慈此番拿来岭南地图,表面是商议南征计划,实则也有考验孙翊的意思。
在他看来,仅凭一腔热血,绝对不可能成就大业。
若孙翊连先期的麻烦都解决不了,所谓的开疆拓土,不过是一纸空谈。
孙翊临危不乱,不仅没有被困境吓倒,反而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决心。
太史慈心中暗自点头,毅然抱拳道:
“公子既有此决心,末将定当全力辅佐!”
徐怀瑾静坐在榻边,目光不时望向与众人商议的孙翊,心中满是好奇。
当下内困外忧,缺兵少粮,敌方以逸待劳,任何一个难题,都足以压垮当世名将。
一千余人,竟要进攻五千人镇守的坚城,在旁人看来,无疑痴人说梦。
即便集结江东六郡的全部兵力进攻交州,胜负亦难以预料。
能破僵局,必是超世之杰。
没有人比孙翊更清楚,历史上东吴从谋划到真正掌控交州,耗费了十余年。
且还是在士燮老死,敌方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才勉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