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两天时间

两天时间,看似漫长,实则如流沙般在指缝间悄然滑过。

慎刑司的牢房阴暗潮湿,只有少许微光从高高的气窗透入,勉强能分辨昼夜。楚楚蜷缩在冰冷的角落,后背的伤口在恶劣的环境下隐隐有发炎的迹象,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疼痛。饥饿和寒冷不断侵袭着她,但比身体更难熬的,是精神上的紧绷和时间的压迫感。

李公公那边,似乎真的派人去查了。偶尔有低低的议论声从牢房外飘过,夹杂着德嫔、柳儿、赏赐等字眼。楚楚竖起耳朵,努力捕捉着每一个碎片信息,试图拼凑出外界的动态。

她知道,自己抛出的鬼神之说只能暂时唬住李公公,真正能救她的,还是证据。可她身陷囹圄,如何寻找证据?那个布偶上面的字迹和所谓的血,只要仔细验看,专业人士比如太医一定能发现并非人血,字迹也绝非出自她手。但谁会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宫女,去费这个心力挑战已经定性的案件?

希望渺茫,但楚楚没有放弃。她强迫自己保持清醒,一遍遍复盘整个事件的细节,寻找任何可能被忽略的突破口。她甚至开始观察牢头狱卒的微表情和行为习惯,试图从中分析出他们的性格弱点和可利用之处。

就在第二天下午,牢房外的走廊上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脚步声。不同于狱卒们的杂乱沉重,也不同于李公公的轻飘急促,这脚步声沉稳而规律,带着一种不属于此地的从容气度。

楚楚心头一动,透过牢门上狭小的窥视孔向外望去。

只见几个慎刑司的管事太监,包括李公公在内,都躬着身子,神态恭敬地簇拥着一位年轻男子走了过来。

那男子约莫二十出头,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锦袍,袍角绣着淡雅的竹纹,玉冠束发,面容清俊温润,眉眼间带着一股书卷气,却又隐隐透着一种洞察世事的疏离感。他走在这阴森污秽之地,却仿佛自带一层柔光,与周围的阴暗格格不入。

七王爷,您怎么亲自到这种地方来了?这儿腌臢得很,仔细污了您的眼。李公公谄媚地笑着,腰弯得更低了。

七王爷?楚楚心中快速搜索着原主的记忆。当今皇帝兄弟众多,这位七王爷萧清衍,似乎是其中最低调、最不问政事的一位,素以温和仁厚、喜好书画闻名,与世无争。他怎么会来慎刑司?

只听那七王爷温和开口,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无妨,奉皇兄口谕,来调阅几个积案的卷宗。正好走到此处,听闻前日有个宫女因魇胜诅咒被关押?此等巫蛊之事,非同小可,本王也略有好奇,不知查得如何了?

他的语气平淡,像是在随意询问,目光却不经意般扫过周围的牢房,最终,落在了楚楚所在的这一间。

隔着昏暗的光线和肮脏的栅栏,楚楚对上了那双清澈而深邃的眼眸。

那眼神,没有鄙夷,没有厌恶,甚至没有过多的情绪,只是平静的观察,像是在审视一件需要细细研究的古物。但就是这短暂的对视,让楚楚的心猛地一跳!

她在那双眼睛里,看到了一种不同于旁人的、敏锐的探究意味。

李公公连忙回话:回王爷的话,正是关在这儿的这个小蹄子。人证物证俱在,只是她嘴硬狡辩,奴才给了她两天时间,让她死心。想来也查不出什么花样,明日便可按宫规处置了。

哦?七王爷萧清衍微微挑眉,视线再次落在楚楚身上,似乎多停留了片刻,人证物证俱在么,那布偶上的字迹和血迹,可曾请太医院验过?

李公公一愣,随即讪笑道:王爷说笑了,一个贱婢的脏东西,怎好劳烦太医院的大人们?再者,那告发的宫女指证历历,此事想来是不会错的。

是么。萧清衍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语气依旧温和,却让李公公莫名的有些心虚。他收回目光,仿佛真的只是随口一问,继续往前走去,既如此,李公公按规矩办差便是。本王去查阅卷宗了。

一行人很快走远,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

牢房里重归寂静。

楚楚靠在墙上,心脏却擂鼓般跳动。

七王爷萧清衍

他刚才那句话,看似随意,却精准地指出了这个案件中最大的疑点——物证的检验!

他是真的只是好奇随口一问,还是他看出了什么?亦或是,他接到了什么别的指令?

不管怎样,他的出现,像是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小石子,虽然没有立刻改变什么,却打破了原有的沉寂,带来了一丝微妙的变数。

更重要的是,他让楚楚意识到,并非所有人都是瞎子、聋子。或许,在这深宫之中,除了冰冷的规则和阴谋,也还存在着那么一丝丝讲道理的可能性?

希望,哪怕只有微乎其微的一丝,也足以让身处绝境的人,重新燃起求生的火焰。

楚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时间不多了,她必须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七王爷的出现或许是个契机,但她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她需要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