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1]

请问:“你想要逗留多久?”

日子的蹂躏者!

通过自然万物的相互作用,

知道,每一种物质和联系,

均有其单元、界限和尺度;

而每一种新生的复合物质

又都是某种产品和复制品,——

是某种先前所发现的产品。

然而,这次长时间的来访,

仿佛让我遇见的达人圣贤,——

瞧,这种圣达慧眼的碰撞

难道不正是大自然的尺度?

大自然的洪流,汹涌澎湃

通过特殊途径,滚滚向前。

沿着目光所及,踏浪前行,

远比旋风的螺旋更加迅猛,

不论是为了侍奉还是喜乐,

它们心连着心,声明大意,

总结他们漫长的心路历程,

并且带来了大自然的智慧。

稍稍一瞥便吸干滋润之源;

短短瞬间忏悔千年之恩怨。

每一道闪烁所擦过的瞬间

都是一个符合习俗的条件,

你的传说可谓教堂或国家,

但仅仅是它那俭朴的多样。

神速的萨杜恩也无法阻挡[2]

徘徊,你将懊悔这一错误;

假如爱能够超过他的时刻,

那么,恨将迅速表示厌恶。


[1] 编译者注:爱默生的《来访》(“The Visit”)发表于1844年4月的《日晷》。1843年8月28日至9月4日,爱默生的好友卡罗琳·斯特吉斯·塔潘(Caroline Sturgis Tappan)来到了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镇拜访爱默生。在卡罗琳·斯特吉斯的这次来访期间,爱默生初创了这首诗歌。1843年8月31日,爱默生在给伊丽莎白·霍尔(Elizabeth Hoar)的信中说:“卡罗琳·斯特吉斯在我这里。她是上周一来的,下周一才离开,她对我的热爱以及对您的崇敬使我感到十分高兴。昨天,我与她进行了长时间交谈,我真希望能有您的参与和讨论。”与此同时,1843年9月3日,在日记中,爱默生写道:“我朋友(卡罗琳·斯特吉斯)来了。在许多方面,她让我感到十分满意……她加深了我对生活的认识,而且她对人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描述总是很有价值。她能够清晰并且坚定地看穿生活的各种面纱”。

[2] [罗神]萨杜恩(Saturn):农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Cronus;土星;美国土星运载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