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青囊经现

晨雾初散,清风观的青石广场上已陆续聚集了数十人等待张耀开始讲道。

张耀一袭青色道袍的张耀立于道观新建的讲坛上,望着讲坛前聚集的众人,心里稍微浮现些许紧张的情绪。这还是张耀初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深呼吸了几次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感觉内心慢慢平静下来了,张耀才开口“贫道乃是清风观现任住持张耀,此次讲道乃是为了将贫道与不久前悟出的些许医学知识传播于众生,希望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到何为外邪,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防止外邪入侵人体,外邪一旦入侵人体后又应该如何治疗。”

台下众人闻言,皆是聚精会神,竖起耳朵仔细聆听。他们深知,此次聆听张耀讲道,学习前所未有的医学知识,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对他们而言,实乃莫大造化。

张耀微微一顿,继续说道:“诸位皆知,人体蕴含着无数的奥秘。人为何会生病,便是这些其中最为复杂、最为难以捉摸的一部分。

对于人们的病因和如何帮病人治愈疾病这两个问题困扰了古往今来无数的医者,而我有幸窥得其中一二,解开了外邪之谜,以及它们如何致人患病。”

说到这里,张耀轻轻一笑,从袖中取出一架简易显微镜,放在讲坛前的矮桌上。他缓缓说道:“这架显微镜,便是我用来洞察外邪本质的工具。通过它,我可以观察到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生物,它们正是医者口中的外邪,也是它们入侵人体才导致人们患病的。”

台下众人得到张耀的示意后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那架显微镜。他们之中不乏有人曾经听过显微镜的大名,但真正见过却是寥寥无几。

张耀见状,微微一笑,开始为众人演示显微镜如何使用。他小心翼翼地放置样本并调整好焦距,然后邀请了一位士绅上前观看。

那位士绅瞪大了眼睛,透过显微镜的目镜,仿佛穿越到了微观世界,看到了细胞的奥秘和生命的奇迹。

“这……这便是那些外邪吗?”他惊讶地问道。

张耀点了点头,微笑着解释道:“正是如此。这些微小之物,虽然肉眼难见,但威力巨大。它们或潜藏于空气之中,或依附于食物之上,一旦侵入我们的身体,便会引发各种疾病,这就是医者口中的外邪入侵。借助显微镜,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并定位到微小的病原体,进而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疗。”

围观众人闻言,无不惊叹连连。他们从未想过,原来外邪的本质竟然是这样的,之前人们印象中的外邪就是各种邪气。

而现在张耀通过显微镜让他们直观看到,外邪并非各种邪气,而是微笑的、肉眼不可见的生物。他们对张耀的医术和智慧深感敬佩。

张耀见状,心中暗喜,知道已成功引起众人兴趣,接下来的讲道会更顺利。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诸位,疾病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能够了解它的本质,找到对抗它的方法,便能够战胜它。而我,正是希望通过这次讲道,将我所知道的医学知识传授给大家,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台下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之前张耀展示的显微镜他们认识到,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张耀见状,心中更是充满了信心。他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解起医学知识来,从人体的构造到疾病的成因,从预防疾病的方法到治疗疾病的手段,他都一一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台下的听众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引领至一个前所未见的医学殿堂。他们从未料到,医学竟如此深邃广博,奥秘无穷,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他们也对张耀的医术和智慧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讲道持续了三天,结束后听讲的众人纷纷表示,这次听张耀讲道让他们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医学知识。他们纷纷表示,愿将这份珍贵的医学知识广为传播,惠及更多人群。

更有3位景德镇周边的名医表示想要拜张耀为师,其中有一位吴姓医师更是向张要献上了祖传的医书。

据其所说他的祖上为三国时期的曹魏狱卒,神医华佗被曹操处死之前,关押在他先祖负责看守的牢房。

华佗因为吴医师的先祖,在华佗被关押期间每日以酒食供奉,所以临死前对其先祖说:“我今将死,恨有青囊书,未传于世。感公厚意,无可为报;我修一书,公可遣人送与我家,取青囊书来赠公,以继吾术。”

随后,吴家先祖自华佗之妻处取得青囊书,珍藏于家中。未及旬日,华佗便于狱中罹难。

吴家先祖为其买棺殡殓讫,辞了差役回家钻研青囊书,但三国时期,战乱不止。吴家先祖的房屋住宅,在一次战乱中被焚毁。青囊书这本神医华佗传给吴家的医书,也因此被焚毁了大半内容不全。

尽管吴家先祖后来凭借记忆补全了部分内容,但那最为精妙的开刀手术之法却遗失了大半,成为先祖们终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