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未见之地

在传统的定义中,艺术的目标是创造实体或数码的物件。做出陶器、书籍和唱片,放在架子上。

虽然艺术家通常意识不到,但作品本身是一种更大愿望的副产品。我们创作的目的不是制造或销售什么。创作行为,是一次进入神秘领域的尝试,一种超越的渴望。我们的作品允许我们将对内在景观的一瞥分享出来,这景观超出我们理解的能力。艺术是我们通向未见之地的传送门。

不借助一些灵性的成分,艺术家会面临重大的障碍。灵性世界提供了一种惊奇感和一定程度的开放心态,它们在科学理性范畴里不太容易找到。理性的世界可能是狭隘的,到处是死胡同,而灵性却能展开无限的视角,呼唤奇妙的可能性。未见之地,无边无际。

对于一些主要活跃在智力范畴内的人,或者一些将灵性这个词直接等同于宗教信仰的人而言,这个词可能没什么道理。如果你只愿意把灵性简单地看作对万物相连的信仰,没关系。如果你把它想成相信魔法,也可以。一个事物会因为我们的相信而具备一种势能,这与它能否被证实无关。

当你采用灵性的方式看待世界时,在这个世界里,你并不孤单。表面之下有更深层的含义。你可以汲取周遭的能量来提升你的工作。你属于某种因过于庞大而无法解释的事物——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汲取这种能量在你的创作路上非常有用。这个原则的成立,只需要你的相信。就当它是绝对真实的,相信并行事。不需要证据。

当你创作时,你可能会注意到有些巧合出现的频率明显超出了一般概率——仿佛有另一只手在引导你向某个方向前进。就好像有一种内在的知晓,轻轻地告诉你该如何行动。信仰让你能够相信这个方向,你并不需要理解它。

尤其要留意那些令你屏住呼吸的惊叹时刻——美丽的日落,不寻常的眼睛颜色,动人的音乐,复杂机器里的巧妙设计。

如果一件作品、一个意识的碎片或一个自然界的元素,使我们能够以某种方式接触更宏大的存在,那就是它包含的灵性成分在显形。对未见之地的惊鸿一瞥,就是它给我们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