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统诸方
葛根以解表、升阳、透疹为其能,为汗法之重要药物。
◎ 汗法
汗法是通过宣散、助津、调和营卫的方式使机体汗出,为中医治法八法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最早提出了发汗解表的治疗方法。其后仲景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表,通过增加胃津以助汗液,兼有扶正解表之意,是对汗法的拓展。宋元以后,应用荆芥、防风等疏风解表之轻清透邪,及运用羌活、独活等辛温升散药解表散邪,进一步丰富了汗法的内涵。汗法不仅用于表证,亦可用于内伤杂病,如水肿、疮疡、麻疹初起等。根据病邪的性质及相应药味的不同,汗法包括辛凉法、辛温法及扶正法。葛根作为解表药的代表之一,根据其性味归经及其功效,其作用体现了解肌发表法、辛散透疹法、升阳止泻法、清热升津法等。
1.解肌发表法
本品辛甘性凉,辛可升散,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外感风寒表实证,出现无汗恶风、项背部强痛,以葛根解肌散邪,使脾胃津液上行,发散风寒、舒筋止痛;外感风寒表虚证,有汗恶寒、项背部拘急强痛,在桂枝汤调营卫、益汗源的基础上,加用葛根通络舒津。寒邪入里化热,邪在三阳,后世立法以柴葛解肌汤同调少阳、阳明、太阳三经,用葛根疏散阳明之热。
2.辛散透疹法
葛根辛散,可发表散邪,解肌透疹,用于治疗麻疹初起,疹出不畅等。邪气束表,津液亏虚,玄府不通,疹不能透发,以升麻、葛根助津透疹,方如升麻葛根汤(《奇效良方》);若见发热咳嗽、疹出不畅、乍冷乍热者,可配以荆芥、蝉蜕、牛蒡子等散邪透疹,方如葛根解肌汤(《麻科活人全书》)。
3.升阳止泻法
葛根味辛性散,可升腾胃中津液,鼓动脾胃之津上腾以减少肠道水分实现止泻效果。寒证下利,葛根配以麻黄、桂枝,散寒解表,升阳止利,用于治疗太阳阳明合病而见下利之证。
4.清热升津法
协热下利,以葛根配伍黄芩、黄连,芩、连清热,葛根鼓动津液上乘,故热可清、利可止,用于治疗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见身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苔黄脉数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