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烽火传京
- 大明救时:我陪宣宗缔盛世
- 寿州云中君
- 1049字
- 2025-04-20 18:05:17
杨展鹏纵马狂奔,背后插着三支箭,鲜血浸透驿卒号衣。他怀里揣着周新的血书和张琰的密信,腰间挂着从汉王府缴获的毒箭——这是铁证。
德州至京城的官道已被汉王暗哨封锁,他只能绕道山路。夜不收出身的驿卒训练让他熟悉每一条隐秘小路,但追兵如影随形。
**“拦下他!汉王有令,截杀信使者赏银百两!”**
箭雨袭来,杨展鹏伏身马背,反手甩出三枚金钱镖,身后传来惨叫。他不敢恋战,猛夹马腹冲进密林。
五天后,当通政司右通政杨溥接到一封沾血的密信时,信使已昏死在衙门前,手里还死死攥着半截断箭。
乾清宫内,朱瞻基将血书重重拍在案上。
“汉王私铸火炮、囤积毒箭,连山东按察使周新都敢杀——”少年太子冷笑,“二叔这是要重演靖难啊。”
三杨面色凝重。杨士奇展开乐安布防图,手指划过密密麻麻的屯兵点:“汉王勾结建文余孽,兵力已超三万。”
“殿下!”兵部尚书突然跪地,“山东卫所半数军官收过汉王贿赂,若贸然调兵恐生兵变!”
朱瞻基眯起眼——这一刻他像极了朱棣。
“传令。”他抽出令箭,“神机营秘密移驻通州,五军营封锁九门,凡三品以上武官不得离京!”
屏风后,张太后手中的佛珠突然断了
东宫偏殿蟋蟀声此起彼伏。朱瞻基摩挲着张琰画的毒箭构造图,突然将瓷罐砸得粉碎。
“朕小看他了。”太子盯着满地瓷片,“原以为只是个会预言的狂生,没想到……”
杨溥递上密报:“张参议在济南收拢周新旧部,正用鸳鸯战袄装备乡勇。”
“鸳鸯战袄?”朱瞻基挑眉。
“是周新私藏的。”杨溥压低声音,“布料夹层缝了铁片,比卫所的甲胄还结实。”
烛光下,太子忽然笑了。他拾起一片碎瓷,在案上排出四个字:
**“御驾亲征”**
--
次日朝会,朱瞻基一改往日温润,披甲佩剑上殿。
“孤昨夜梦见皇爷爷。”他抚摸着朱元璋赐下的玉带,“爷爷问:瞻基,若有人要学靖难故事,你当如何?”
满殿死寂中,太子突然拔剑斩断案角:
“汉王谋反证据确凿,孤当效成祖旧事——亲征乐安!”
老臣们还未及反对,殿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踏步声。透过殿门,可见神机营火铳手已封锁广场。
朱瞻基拾起张琰密信最后一句:
**“臣请殿下速来,迟则山东尽归汉王矣。”**
落款处,一只蟋蟀墨迹未干,触须如
出征那日,北京城万人空巷。
朱瞻基金甲红袍,在正阳门接过张太后亲手斟的壮行酒。老太太突然抓住儿子手腕:“你爹临终前说……”
“儿臣知道。”太子一饮而尽,“爹说二叔会反,但没想到这么快。”
三声炮响,大军开拔。杨展鹏作为向导骑马在前,他新换的飞鱼服下还缠着绷带。
当夜扎营时,朱瞻基独自站在地图前,指尖从北京划向乐安。系统光幕突然在张琰眼前闪现——
【朱瞻基忠诚度:95%】
【备注:视为肱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