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大赛的消息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班级里激起层层涟漪。
“我肯定不参加,有这时间不如多打几把游戏。“程浩浩在宿舍里大声宣布,他正对着电脑屏幕疯狂点击鼠标,游戏角色的喊杀声充斥着整个房间。
“得了吧,你连专业课都挂了两门,还游戏呢。“景行从书堆里抬起头,推了推黑框眼镜,“我准备参加,正好试试我那个智能排课系统的想法。“
林逸坐在自己的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专业分流表,却一个字也没写。他的手机屏幕亮着,是创新创业大赛的报名页面。
“林逸,你参加吗?“景行问道。
“我...还没想好。“林逸犹豫道。他其实有几个想法,但都不成熟,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平衡好比赛和学习。
手机突然震动,是风逸发来的消息:“晚上老地方见,有事商量。“
林逸知道“老地方“指的是校园西区那棵最大的梧桐树下的长椅。大一刚入学时,他们偶然在那里相遇,从此成了固定碰头地点。
傍晚的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梧桐叶已经开始零星飘落。风逸已经在那里等着,手里拿着两杯奶茶。
“给你,半糖去冰。“风逸递过一杯,“想好参加比赛没?“
林逸接过奶茶,温热透过杯壁传到掌心:“没有,感觉没什么好点子。“
“我有个想法。“风逸突然凑近,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校园匿名树洞。“
“什么?“
“就是一个平台,让学生可以匿名倾诉烦恼,寻求帮助。“风逸比划着,“现在大家压力都大,但很多人不愿意当面说,匿名的话可能更愿意敞开心扉。“
林逸眨了眨眼,这个想法出乎意料地...不错。“技术实现呢?“
“这就是问题所在。“风逸挠挠头,“我只会点前端皮毛,后端完全不懂。“
林逸陷入思考。他学过程序设计基础,但要搭建一个完整的网站还远远不够。“景行可能能帮忙,他编程很强。“
“所以...我们一起?“风逸眼睛亮了起来。
林逸看着好友期待的表情,突然觉得胸腔里有什么东西轻轻跳动了一下。也许这就是许嵩阳说的“尝试的机会“?
“好。“林逸点头,“我们一起。“
第二天,他们正式提交了报名表,项目名称:“梧桐树洞——校园匿名倾诉平台“。许嵩阳看到他们的选题时,眉毛微微上扬:“很有意义的选题,但挑战也不小。“
“我们不怕挑战。“风逸信心满满地说。
林逸没说话,但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项目启动后,林逸和风逸立刻感受到了压力。班上其他参赛组进展神速,特别是昌盛和子韵的“校园二手交易平台“,已经做出了功能完整的原型。
“我们得加快进度了。“周五晚上,林逸在实验室里对着电脑屏幕皱眉。他们已经熬了三个通宵,但网站的基本架构还是问题重重。
风逸瘫在椅子上,头发乱得像鸟窝:“歇会儿吧,我脑子已经转不动了。“
“没时间休息了,初赛还有两周。“林逸揉了揉太阳穴,“用户注册系统还是有问题,匿名性无法保证。“
“要不算了,不做注册,直接发帖?“风逸提议。
“那怎么管理不良信息?万一有人发违法内容呢?“
风逸叹了口气:“你总是想太多。先做出个能用的东西再说啊。“
林逸的手指停在键盘上。这不是风逸第一次这样说了,每次他提出技术或安全上的顾虑,风逸都觉得是杞人忧天。这种分歧正在逐渐扩大。
“这不是'想太多',这是基本的产品设计。“林逸尽量控制着语气,“如果连用户安全都保障不了,这个项目有什么意义?“
风逸突然站起来,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音:“你知道为什么我想做这个吗?“
林逸愣住了。
“因为我需要这样一个地方。“风逸的声音低了下去,“有些话,我连你都说不出口。“
实验室陷入沉默。林逸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项目对风逸而言,可能不仅仅是一次比赛。
“对不起,我不知道...“林逸艰难地开口。
“算了。“风逸摆摆手,“继续干活吧。“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之间的气氛明显变了。他们依然一起工作到深夜,但对话少了很多。林逸专注于技术实现,风逸则负责界面设计,各干各的,很少交流。
初赛前一周,矛盾终于爆发。风逸设计了一个“随机匹配倾诉对象“的功能,认为这样可以增加互动性。林逸坚决反对。
“这完全违背了项目的初衷!“林逸指着电脑屏幕,“我们要做的是树洞,不是社交软件!“
“但这样更吸引人啊!“风逸反驳,“你看看昌盛他们的平台,互动性多强!“
“所以我们就要模仿别人吗?“林逸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我以为我们是想做点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风逸冷笑,“那你告诉我,没人用的东西有什么意义?“
争吵最终以风逸摔门而去告终。林逸独自留在实验室,盯着屏幕上残缺的代码,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
他拿出手机,犹豫了很久,最终给许嵩阳发了条消息:“老师,您现在有空吗?我想请教一些关于比赛的事。“
许嵩阳的办公室堆满了书和论文,但井然有序。他给林逸倒了杯茶,静静地听完他的困惑。
“所以,你们的分歧在于产品的定位?“许嵩阳问道。
林逸点点头:“我觉得应该专注于匿名倾诉的功能,但风逸想加入更多社交元素。“
许嵩阳沉思片刻:“你们有没有想过,先问问潜在用户需要什么?“
林逸愣住了。他们争论了这么久,竟然从没想过直接去调查同学们的真实需求。
“我年轻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许嵩阳笑了笑,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旧相册,“这是我大学时参加创业比赛的照片。“
照片上的许嵩阳比现在年轻许多,站在一个简陋的展台前,旁边是几个同学。
“我们的项目是校园互助平台,当时团队内部也吵得不可开交。“许嵩阳回忆道,“后来我们决定放下争执,去采访了200个同学,这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林逸看着照片,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您是说...“
“与其在办公室里争论,不如走出去听听真实的声音。“许嵩阳合上相册,“这不仅是产品设计的方法,也是解决分歧的好办法。“
离开办公室,林逸立刻给风逸打了电话。令他意外的是,风逸没有拒绝沟通,而是爽快地答应了一起做用户调研。
接下来的三天,他们采访了宿舍楼里的同学、图书馆的常客、甚至食堂的工作人员。结果出乎两人的预料——大多数人既需要纯粹的倾诉空间,也希望能有选择性地获得互动。
“看来我们俩都只对了一半。“周五晚上,风逸在整理问卷数据时说道。
林逸点点头:“纯粹的树洞功能要有,但也可以增加一个'是否愿意获得回复'的选项。“
“还有,很多人提到希望有专业心理咨询的渠道。“风逸补充道,“我们可以联系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
两人越讨论越兴奋,之前的隔阂似乎在这一刻消融了。他们通宵修改方案,重新规划功能模块。景行也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主动提出帮忙解决技术难题。
初赛前一天,他们终于完成了可演示的原型。虽然还有很多bug,但核心功能已经能够运行。
“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们尽力了。“提交最终作品后,风逸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林逸看着电脑屏幕上“提交成功“的提示,突然觉得这一个月的疲惫都值得了:“是啊,至少我们试过了。“
初赛现场人头攒动,各支队伍都在卖力展示自己的项目。昌盛和子韵的展台前围满了人,他们的二手平台已经获得了投资人的关注。
相比之下,“梧桐树洞“的展台冷清许多。林逸和风逸轮流向路过的评委和同学讲解,但反响平平。直到下午,一个意外来客改变了局面。
“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一位戴着“特邀评委“胸牌的中年女性停在他们展台前,“我是市心理协会的李教授。“
她详细询问了项目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特别关注了与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对接计划。
“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你们这个项目很有社会价值。“李教授留下名片,“无论比赛结果如何,都欢迎你们来协会交流。“
她的肯定给了两人莫大的鼓舞。最终评选时,“梧桐树洞“虽然没有进入前三名,但获得了“最佳社会价值奖“。
“恭喜。“昌盛走过来,难得地没有炫耀自己的成绩,“说真的,我觉得你们的项目比我的有意义多了。“
风逸笑着捶了他一拳:“少来,你们可是拿了第一。“
“但那只是为了奖金和学分。“昌盛压低声音,“你们这个...是真的能帮到人的。“
比赛结束后,许嵩阳找到他们:“怎么样,有收获吗?“
林逸和风逸相视一笑:“比想象的多得多。“
傍晚,两人又来到那棵梧桐树下。秋风吹落几片黄叶,飘舞着落在他们脚边。
“下学期还继续吗?“林逸问道,“项目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风逸捡起一片梧桐叶,对着夕阳观察它的脉络:“当然,这才刚刚开始呢。“
林逸看着好友的侧脸,突然意识到,这一个月来,他们不仅在做一个项目,更在经历一次共同的成长。那些争吵、和解、挫折和突破,都将成为大学生活中最珍贵的记忆。
“对了,“风逸突然转向他,“你专业分流表交了吗?选了什么方向?“
林逸微笑:“人工智能。我想试试能不能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到我们的平台上,让它能自动识别高风险倾诉内容。“
“酷!“风逸眼睛一亮,“那我选软件工程好了,专攻前端,把界面做得更友好。“
夕阳西下,两个年轻人的剪影映在梧桐树干上,与树皮上刻着的无数往届学生的名字重叠在一起。他们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
梧桐树洞项目的开发进入第三周,林逸和风逸之间的矛盾终于像积压太久的火山一般爆发了。那是个阴沉的下午,实验室的空调发出沉闷的嗡鸣,窗外的天空压得很低,仿佛随时会落下雨来。林逸盯着电脑屏幕上风逸刚提交的代码修改,太阳穴突突直跳——风逸擅自添加了用户匹配功能,完全绕过他们之前商定的匿名性原则。“你知不知道这会泄露用户数据?“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明显的颤抖。风逸转过椅子,脸上带着林逸从未见过的冷漠:“没人会像你这样死板,现在哪个社交平台不搞点互动功能?“他指着手机屏幕上昌盛团队开发的二手平台APP,那上面花花绿绿的社交元素确实吸引了不少用户。林逸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我们做的是树洞,不是约会软件!“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回荡,惊飞了窗外梧桐树上栖息的麻雀。风逸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慢慢站起身,把笔记本电脑重重合上:“那你自己做吧,我不奉陪了。“门被摔上的震动让桌上的咖啡杯微微摇晃,深褐色的液体在杯壁上留下一道道蜿蜒的痕迹,像极了他们正在破裂的友谊。
林逸独自在实验室待到深夜,窗外的雨终于落了下来,敲打在玻璃上的声音像无数细小的指责。他反复检查着风逸修改的代码,越看越心惊——那些粗糙的接口设计不仅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更可怕的是已经有三条真实用户的倾诉内容被错误地公开匹配。他颤抖着手指删除了整段代码,却不知道该如何修复那些可能已经造成的伤害。凌晨两点,他收到了第一条用户投诉,一个署名“小雨“的账号发来长达三页的愤怒控诉——她匿名倾诉的家庭暴力经历被推送给了同系的三个男生。林逸的胃部绞紧起来,他想起项目启动时许嵩阳的警告:“互联网产品的每个选择都关乎真实人生的重量。“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梧桐树的影子在闪电中张牙舞爪,林逸蜷缩在电脑椅里,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作“无法挽回的错误“。
风逸连续三天没有出现在课堂上。林逸盯着身旁空荡荡的座位,发现课桌角落还刻着他们大一时刻下的幼稚涂鸦——两个火柴人手拉着手,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永远的好兄弟“。婉清递过来的纸条上写着:“你们吵架了?“林逸把纸条揉成一团塞进口袋,指尖触到了手机冰冷的屏幕。他解锁看了看,和风逸的聊天记录停留在四天前,最后一条是他发去的项目问题截图,风逸始终没有回复。
班级里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昌盛的团队在走廊尽头的实验室热火朝天地完善着他们的二手平台,时不时爆发出一阵欢呼;景行已经独自完成了智能排课系统的核心算法,正在申请软件著作权;就连一向吊儿郎当的程浩浩也报名参加了大学生编程竞赛。只有林逸的项目陷入了停滞——不,比停滞更糟,那个被他紧急关闭的树洞平台正在小范围流传着可怕的传言。午饭时间,他亲耳听见隔壁桌的女生低声说:“千万别用那个树洞APP,会泄露隐私的。“叉子从林逸手中滑落,在餐盘上撞出清脆的声响。
许嵩阳是在图书馆的角落找到林逸的。年轻教授的手指轻轻敲了敲堆满参考书的桌子,惊醒了正在发呆的林逸。“我收到了三封关于你们项目的投诉邮件。“许嵩阳的声音很平静,却在林逸心里投下炸弹,“但更让我担心的是,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林逸盯着那些明暗相间的线条,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犯同一个错误——他太害怕面对失败,以至于连补救的勇气都失去了。“我不知道...“他的声音干涩得像是沙漠里的风,“代码出了问题,风逸走了,用户被骗了...“许嵩阳突然把一本《软件工程伦理》拍在桌上,惊得附近几个学生抬头张望:“那就一个个解决!先修复漏洞,再联系受影响用户,最后...“他顿了顿,镜片后的目光变得柔和,“去找你的搭档。真正的团队不是只能同甘,更要学会共苦。“
林逸在电竞俱乐部找到风逸时,后者正戴着耳机在虚拟世界里大杀四方。屏幕上绚丽的技能特效映在他苍白的脸上,眼下挂着明显的青黑。林逸默默站在他身后,看着那个曾经神采飞扬的室友机械地操作着键盘鼠标,像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直到一局结束,风逸才猛地发现身后的身影,他扯下耳机,脸上闪过复杂的情绪:“来看我笑话?“林逸没有说话,只是递过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重新设计的系统架构图——保留了树洞的核心匿名性,但增加了更严谨的内容审核机制,最下方还用红字标注着“心理咨询师协作通道“。风逸的手指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久到电竞椅的滑轮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那个...被泄露隐私的女生...“他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认识她,是文学院的学妹...“林逸惊讶地抬头,看见风逸通红的眼眶:“我以为加点社交功能能让项目更出彩,结果...“窗外暮色四合,俱乐部的霓虹灯牌亮起来,在两人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林逸突然明白了风逸消失的真正原因——不是逃避责任,而是无法面对自己造成的伤害。
重新启动的梧桐树洞平台比原先简陋许多,却多了份沉稳的力量。林逸和风逸在校报上刊登了致歉声明,又挨个联系了受影响用户当面道歉。那个叫小雨的文学院女生最终原谅了他们,甚至成为了平台的志愿者:“如果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有,那这个项目值得再给次机会。“
初赛当天,评委们对这款没有炫酷界面、没有商业模式的朴素APP表现出意外的兴趣。“你们解决了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那位市心理协会的李教授评价道,“这比十个花哨的社交APP都有价值。“风逸站在展示台旁,第一次没有用玩笑掩饰自己的紧张,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梧桐树洞的logo——那是他们熬通宵设计的,一片梧桐叶包裹着小小的对话框。
比赛结果公布时,全班都愣住了。“梧桐树洞“没有获得任何奖项,却被组委会特别授予“社会责任实践“称号,还得到了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合作的机会。回程的校车上,风逸靠着窗户睡着了,阳光透过玻璃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林逸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梧桐树,突然想起许嵩阳在班会课上说过的话:“青春最珍贵的不是成功本身,而是那些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失败。“
教室里只剩下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几声克制的咳嗽。窗外的雪已经停了,但铅灰色的云层依然低垂,将午后的光线过滤成一种病态的苍白,斜斜地投射在课桌边缘,照亮了林逸微微颤抖的右手。他盯着试卷上那道30分的算法设计题,题干里嵌套的条件语句像一团纠缠的荆棘,越是细读越是找不到突破口。额角渗出的冷汗滑至眉骨,在将落未落之际被他用袖口狠狠擦去——这个动作惊动了前排的婉清,她回过头投来询问的眼神,却被监考的许嵩阳一声轻咳打断。林逸的视线重新落回试卷,却突然发现那些熟悉的代码符号正在纸面上扭曲变形,仿佛他连续三周熬夜调试的程序错误具象化成了一场噩梦。
风逸的座位依然空着,桌面上积了薄薄一层粉笔灰。自从上周那场关于树洞项目方向的激烈争吵后,他就再没出现在专业课教室。林逸用余光瞥见那个空洞的方位,胃部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绞痛——这感觉如此熟悉,就像大一期末考前夕他食物中毒时的那种灼烧感,但此刻分明没有任何生理诱因。他的左手无意识地在草稿纸上画出一连串杂乱的波浪线,像极了心电监护仪上失控的轨迹。这种状态从考试开始就笼罩着他:当其他同学都埋头疾书时,他卡在了第三道选择题;当景行已经翻到试卷背面时,他还在纠结红黑树的删除操作究竟该用递归还是迭代。
教室后方传来椅子挪动的声响,程浩浩突然举手示意交卷。这个上学期还挂着三科的问题学生,如今提前二十分钟完成了所有题目。许嵩阳接过试卷时微微挑眉的动作被林逸敏感地捕捉到,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在胸腔里膨胀——三个月前,正是程浩浩嘲讽他们的树洞项目“注定失败“,而现在那人从容离去的背影仿佛在宣告某种荒谬的胜利。林逸的钢笔突然在纸上洇开一大团墨迹,像极了他们项目中那个未能修复的数据泄露漏洞。他想起前天深夜在实验室看到的场景:昌盛团队的二手平台正在举行上线庆典,香槟泡沫溅到显示器上引发一阵嬉闹,而隔壁工位的自己正对着崩溃的服务器日志一筹莫展。
窗外的梧桐树枝突然被风折断,沉闷的撞击声让半个教室的人抬头张望。在这短暂的骚动中,林逸看见许嵩阳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镜片后的眼神让他想起项目出问题时的那场谈话——“逃避问题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问题。“钢笔从他指间滑落,在安静的教室里敲出清脆的声响。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自己恐惧的根源:这场考试不过是个具象化的审判台,而真正接受考核的是他过去三个月里所有摇摇欲坠的选择。专业分流时勾选的“人工智能“方向、与风逸渐行渐远的合作、那些为了项目熬夜却收效甚微的夜晚,全都化作试卷上跳动的字符,嘲笑着他的力不从心。
当交卷铃声终于响起时,林逸发现自己还有两道大题完全空白。婉清担忧地看着他惨白的脸色,而景行正在走廊上大声讨论着最后那道动态规划题的优化解法。人群像潮水般涌向门口,他却坐在原位动弹不得,盯着自己布满涂改痕迹的试卷——那上面不仅有未完成的代码,还有无数个下意识写下的“FengY“的字母组合,像是某种顽固的肌肉记忆。教室很快空了下来,许嵩阳整理教案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有些错误,“教授突然开口,却没有看向他,“只有在试卷交上去之后,才真正明白错在哪里。“
林逸缓慢地收拾着笔袋,窗外开始飘起新的雪花。他摸到口袋里震动的手机,是风逸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张照片,拍摄的是校医院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册,封面印着他们树洞项目的合作标识。照片边缘露出半截手腕,上面还贴着抽血后的棉球。雪越下越大,渐渐模糊了窗外的世界,林逸感到某种温热的东西终于冲破了喉咙里凝固的寒冰。
雪已经下了整整一天,校园里的梧桐树裹上了一层厚重的白色,枝桠低垂,仿佛承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重量。林逸走出教学楼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路灯在飘雪中晕开一圈圈昏黄的光晕,像是被水浸湿的素描。他的脚步在雪地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每一步都伴随着积雪被挤压的咯吱声,这声音在寂静的校园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他内心混乱思绪的外化。考试结束后的空虚感像潮水一样漫上来,那种明明已经竭尽全力却依然徒劳无功的挫败感,让他的太阳穴突突地跳着,后颈的肌肉绷得发疼。手机在口袋里又震动了一下,但他没有去看,他知道那是风逸发来的另一条消息,可能是一张照片,或者一句简短的话,就像他们过去一年半里互相发送的无数条信息一样,但现在这些消息却像是一把钝刀,缓慢地切割着他已经绷紧到极限的神经。
他不知不觉走到了西区那棵老梧桐树下,树干上刻着的名字和誓言已经被积雪覆盖,只剩下模糊的轮廓。这里是他和风逸大一刚入学时偶然发现的地方,他们曾在这里分享过同一副耳机,听过同一首歌;曾在这里讨论过某个晦涩的编程问题,直到暮色四合;也曾在这里因为一个无聊的玩笑笑到直不起腰。而现在,只有他一个人站在这里,雪落在他的肩膀上,融化成冰冷的水渍,渗进毛衣的纤维里。他伸手拂去树干上的积雪,露出下面刻着的两个歪歪扭扭的名字——“LinY & FengY“,那是他们大一期末考试后刻下的,当时风逸还笑着说这棵树会见证他们成为最厉害的程序员。现在想来,那些话天真得几乎可笑,但为什么胸口会这么疼?
手机又震动起来,这次是连续的三下。林逸终于掏出了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五条未读消息,全部来自风逸。最新的一条是一张校医院心理咨询室的预约单,时间定在明天上午十点。照片的边缘可以看到风逸的手腕,瘦得骨节分明,静脉上还贴着止血的胶布。林逸的拇指悬在屏幕上方,想要回复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他们之间的问题从来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就像那个漏洞百出的树洞项目,不是修改几行代码就能挽回的。雪下得更大了,梧桐树的枝桠在风中摇晃,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下一秒就会不堪重负地断裂。他突然想起许嵩阳今天在考场说的那句话——“有些错误,只有在试卷交上去之后,才真正明白错在哪里。“
远处传来一阵笑声,林逸抬头看去,是昌盛和子韵他们,正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往宿舍楼走,每个人手里都捧着热饮,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他们刚刚结束二手交易平台的上线庆祝会,那个项目已经拿到了第一轮投资,而他和风逸的树洞却连初赛都没通过。这种对比太过鲜明,鲜明到几乎残忍。林逸转身准备离开,却看见雪地上自己的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孤零零地延伸出去,最终消失在黑暗里。他的手机屏幕暗了下去,最后一点光亮也熄灭了,只剩下无边无际的雪,和雪中独自站立的身影。
林逸不知道自己在那棵梧桐树下站了多久,直到双腿麻木得失去知觉,直到飘落的雪花在他的睫毛上凝结成细小的冰晶,模糊了视线。校园里的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来,昏黄的光晕在雪幕中晕染开来,像是被水稀释的颜料,将整个世界涂抹成一种不真实的琥珀色。他机械地迈开步子,积雪在脚下发出沉闷的挤压声,这声音让他想起小时候踩碎枯叶的触感——那种细微的、注定消逝的破碎感。口袋里的手机又震动了一次,这次他没有去看,只是任由那微弱的震颤顺着大腿的皮肤传导上来,像是一颗遥远星辰最后的脉冲信号。转过图书馆的拐角时,他看见心理咨询室的窗户还亮着灯,淡蓝色的窗帘后面隐约有人影晃动,那轮廓让他想起风逸习惯性驼背的样子,但理智告诉他此刻的风逸应该正躺在校医院的病床上,手腕上连着透明的输液管,就像上次急性肠胃炎发作时那样。
医学院前的雪松被积雪压弯了枝条,针叶上凝结的冰凌在路灯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林逸停下脚步,仰头望着那些晶莹的冰晶,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向左转是回宿舍的路,那里有他堆积如山的脏衣服和没喝完的能量饮料;直走是校医院的方向,风逸可能正独自躺在苍白的病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向右转则通往计算机学院的实验楼,他们的树洞项目还停留在三周前的版本,服务器日志里满是未处理的异常。这个认知让他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整个世界突然被抽象成了几个简单的选项,而每个选项背后都连着看不见的迷宫。雪花落在他的嘴唇上,融化成咸涩的水滴,他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咬破了口腔内壁,铁锈味的血丝正顺着齿缝蔓延。
实验楼的玻璃门映出他模糊的倒影——头发上结着冰碴,眼圈泛着不健康的青黑,嘴角还残留着没擦干净的血迹。这个狼狈的形象与半年前那个在新生编程大赛上侃侃而谈的自己重叠在一起,讽刺得几乎可笑。门禁卡刷了三遍才识别成功,空荡荡的走廊里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回荡,像是某种诡异的倒计时。推开实验室门的瞬间,熟悉的电子设备气味扑面而来,混合着咖啡渣和泡面的腐败气息。风逸的工位还保持着离开时的模样——显示器上贴着便利贴,马克杯里残留着干涸的茶渍,键盘缝隙里卡着半块已经氧化的巧克力。林逸的指尖划过那些物品,灰尘在光束中扬起又落下,像极了他们项目中那些未能妥善处理的数据碎片。
主机启动的嗡鸣声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刺耳。屏幕亮起的蓝光映在林逸脸上,照亮了他眼底蛛网般的血丝。代码仓库里最后一次提交记录还停留在风逸离开那天,commit message只有简短的“去他妈的匿名性“。林逸点开差异对比视图,那些被删除的安全校验代码像伤口一样泛着刺目的红色。他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突然想起大一上学期某个相似的雪夜,他和风逸挤在这台电脑前调试第一个合作项目,当时风逸说过的话:“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人陪你一起debug。“窗外,雪下得更急了,狂风卷着雪花拍打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噼啪声,像是千万个微小的求救信号。
凌晨三点十七分,林逸终于编译完了修复版本。当他点击部署按钮时,显示器突然蓝屏,一行白色的小字在无尽的蓝色背景上闪烁:“Something went wrong.“这行字在他视网膜上灼烧出残影,与记忆中许嵩阳的警告重合在一起:“技术可以修复漏洞,但信任的裂缝需要另一种补丁。“实验室的暖气发出垂死般的嗡鸣,林逸把脸埋进掌心,指缝间漏出的呼吸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白雾。就在这一刻,他做出了决定——抓起椅背上已经冻硬的外套,转身冲向飘着大雪的夜色中。走廊的应急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那影子摇晃着、分裂着,最终消失在通往校医院方向的雪幕深处。
校医院走廊的荧光灯管发出细微的电流声,在午夜时分的寂静里被无限放大,那冷白色的光线透过门上的磨砂玻璃,在地砖上投下模糊的光斑,像是一串被水晕开的密码。林逸的脚步声在空荡的走廊里回荡,消毒水的气味混合着某种难以名状的苦涩药香钻进鼻腔,让他想起童年时陪母亲去乡镇卫生院看病的记忆——同样的瓷砖地面,同样剥落的墙漆,同样在长椅上蜷缩着等待未知结果的焦灼。护士站的电子钟显示03:42,值班护士支着下巴昏昏欲睡,面前的登记本上最新一行写着“203病房,风逸,轻度脱水伴应激性胃溃疡“,那潦草的字迹在林逸眼中突然扭曲变形,化作无数把锋利的小刀,扎得他视网膜生疼。他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灌入肺部,带着医院特有的那种无机质的冷冽,手指在203号门把上悬停了整整十秒,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直到听见里面传来一声压抑的咳嗽——那声音虚弱得不像风逸,却又带着某种无法错认的特质,像是他们大一时在合唱团演出,风逸感冒后依然坚持唱完的那段独唱,沙哑却倔强。
推开门的瞬间,病房里的黑暗像潮水般涌来,只有心电监护仪发出幽绿的荧光,勾勒出床上那个消瘦轮廓的边缘。风逸侧卧在病床上,输液管的阴影在他脸上投下蛛网般的纹路,曾经总是乱翘的头发现在无力地贴在额头上,嘴角还残留着干涸的血迹。林逸的喉咙突然发紧,那句排练了无数遍的开场白卡在齿间,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窗外的雪还在下,雪花扑打在玻璃上的声音像是某种摩尔斯电码,而病床旁的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滴“声,两种节奏诡异地对峙着,如同他们这三个月来所有未说出口的争辩与和解。风逸的眼皮颤动了几下,突然睁开,那双总是盛满笑意的眼睛现在布满血丝,却在看到林逸的瞬间闪过一丝林逸读不懂的情绪——不是愤怒,不是失望,而是一种近乎释然的疲惫,像是长途跋涉的旅人终于看到了绿洲的轮廓。
“代码...修好了吗?“风逸的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却问出了最风逸式的问题,那个瞬间仿佛时光倒流,他们又回到了在实验室通宵debug的日子。林逸的膝盖突然失去力气,他跌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塑料椅腿与地砖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惊动了窗外栖息的麻雀。他张开嘴,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三个月的冷战、两周的分离、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积压的情绪突然决堤,化作滚烫的液体涌出眼眶。风逸的手从被单下缓缓伸出,输液针头附近的皮肤泛着不健康的青紫,那曾经在键盘上飞舞的手指现在虚弱地张开,掌心朝上,像是在等待什么,又像是在给予什么。林逸盯着那只手,想起大一军训时风逸也是这样向他伸手,把他从泥泞的训练场上拉起来;想起他们第一次项目获奖时,风逸的手越过领奖台紧紧握住他的手腕;想起在梧桐树下刻字时,风逸的手掌被美工刀划伤,鲜血滴在树皮上形成诡异的图案。此刻,那只手在监护仪的荧光中微微颤抖,像是风中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却又固执地燃烧着。
当林逸终于把自己的手覆上去时,他感受到风逸掌心那道疤痕的触感——那是去年冬天调试电路板时烫伤的,当时风逸笑着说这是“硬核程序员的勋章“。现在那道凸起的疤痕贴着林逸的掌纹,仿佛某种隐秘的契约重新生效。风逸的指尖冰凉得不似活人,却在相触的瞬间微微蜷缩,勾住了林逸的小指,就像他们大一期末考前夜互相约定的那个幼稚手势——“无论如何,我们都是最佳搭档。“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变小了,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月光流水般倾泻而下,穿过百叶窗在病床上投下斑驳的光带。在这片突然降临的银辉里,林逸看见风逸的嘴唇动了动,没有声音,但他读懂了那个口型——“对不起“。这三个字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某个锈蚀已久的锁,林逸俯下身,额头抵在他们交握的手上,滚烫的泪水渗进指缝,而风逸的另一只手轻轻放在了他的后颈,那触感轻得像一片梧桐叶落下,却又重得足以撼动整个世界。
监护仪的节奏突然变得急促,在护士赶来前,风逸用尽全力捏了捏林逸的手指,那力度微弱却坚定,如同他们濒临崩溃的树洞项目中,那个始终没有彻底停止响应的核心线程。月光移动着,照亮了床头柜上的心理咨询预约单,明天的预约时间下面,有人用铅笔添了一行小字:“希望林逸能一起来“。窗外的积雪终于压断了梧桐树的枯枝,那声脆响在雪后的寂静中传得很远很远,像是旧年的句点,又像是新篇的破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