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偿还因果

之前我可能想不明白,现在我知道了。

吴怀本来是一位云游道士,手底下有两个弟子,一个叫王洋,一个刘月。

他们游历到此处的时候,被人给阴了一手,吴怀死了而后被从阴门村里逃出来的邪祟意识附身,变成了疯疯癫癫的傻子。

而王洋和刘月则是被邪祟控制离开了阴山镇,去往其他地方寻找破局之法。

破局当然指的是阴门村的邪祟想要利用玄门中人来镇杀阴门村的李缺,从而让自己得到报仇机会。

为此,这只邪祟甚至不惜将自己的意识分为三份,留一份在本体,剩下两份去往外界钓鱼。

只不过没想到,钓来了我。

这邪祟全盛之时定然是了不得的大凶邪祟,否则也不可能让天师府的天师亲自出手镇压,而且光凭残破的意识就能够凝结极阴魔珠,达到极阴之物的标准。

这次能够得到这极阴魔珠,虽然有侥幸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吴怀在其中的作用无法忽略。

所以,既然承了人家的因,自然要还别人的果。

“吴怀,你的仇,我替你报。”

吴怀墓前,我拿出八卦盘摆在地上,上前抓了一把坟包的土撒在八卦盘上面,随后手指掐诀开始推演。

想要帮吴怀报仇,那就必须要弄清楚吴怀在被阴门村的邪祟附身前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魂归幽冥,忆往昔生,以吾之名,启汝记忆,现!”

口诀落下的瞬间,我划破指尖滴下一丝鲜血在八卦盘上。

八卦盘猛地转动起来,最后叮的一声停在某个位置,指针指向东北方。

我眼前骤然闪过许多的画面。

画面中,我的视角就是吴怀的所见所闻。

吴怀其实并不是什么云游道士,他只是一个略懂一些门道的普通人,简而言之就是一个骗吃骗喝的骗子。

身无长物又好吃懒做,只能看一些风水方面的书籍,一知半解的开始假冒道士游历四方。

若是碰到有人需要开坛做法,他就去蹭吃蹭喝。

后来稀里糊涂的收了两个弟子,从此就走上招摇撞骗的道路无法自拔了。

最终也因此招惹了祸端,一个姓石的中年男子这天找到了吴怀,说是家里闹鬼,想要让他去做法收服。

吴怀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极力推辞,但奈何人家给的太多了。

在金钱的诱惑下,吴怀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他跟着这个石姓男子来到了一个阴山镇附近一个叫做石家村的地方。

来的路上,这石姓男子还在介绍他们石家村的由来。

相传在明朝时期,有两个法力高强的道士结伴云游至此,见这地方山清水秀,便在此长居。

彼时山野精怪,邪祟妖物横行,但这两位道士长居在此后,附近便再无邪祟肆虐,护佑一方安宁。

直到这两位道士驾鹤西去,四方土地也是风平浪静,顺遂平安。

他们的子孙后人为了祭奠先人,便在此安家落户,石家村也是这么一步步发展来的。

在我的视角里,吴怀跟着这石姓男子来到石家村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大槐树,槐树下有一群老头老太太在乘凉话家常。

当时吴怀的位置距离槐树有些遥远,所以在我的视角下,那群老人看不真切,因为他们的皮肤跟这槐树的树皮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即便是吴怀走近了依旧还是看不清他们的面容,倒更像是从槐树地下盘根错节生长出来的树根。

“石家小子,这次又带新人回来了。”

“怎么这次带的是个男人。”

“年纪也挺大的”

这些老头老太太相比起石姓男子,好像对吴怀更加感兴趣,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但吴怀当时没有在意,只当是村里老人许久没有看到新面孔,所以有些好奇罢了。

石姓男子带着吴怀一路往村里走去,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对石姓男子很是恭敬,也对吴怀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直到穿过村子来到了最东头的一座宅子。

这宅子是四合院的构造,前院后屋,中间是一条走廊。

石姓男子带着吴怀走近院子,院子两旁坐着一排老人,双目紧闭,脸色灰白,看上去不似活人,更像是死人。

后院分东西两侧厢房,西侧厢房里有几个明显是智力缺陷的孩童正在玩耍,给这死气沉沉的院子增添了一些生气。

东侧厢房那则是传来了一股浓郁的中药味。

石姓男人表示,他们家在石家村算是比较富裕,所以感念老祖宗的福德做些接济贫困孩童,孤寡老人之事。

这些孩童老人大都是有病,所以他们家经常会做丧事。

吴怀对此也没有任何怀疑。

后来,吴怀才知道,这些老人孩童其实是石家用作给他们老祖宗吸取阳寿的祭品。

但恰恰是因为这样做因果反噬太过严重,导致石家人丁稀少,到了这一代,只有四个人。

石家老祖宗,名叫石文方,据说已经一百一十岁了,但看上去就跟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样,面色红润。

石浩,也就是石文方的儿子,七十多岁,但看上去也就是个中年男子。

石浩育有两儿两女,但除了一个儿子石天,其他都夭折了。

而石天娶了一个媳妇,迟迟无法诞下新生儿。

之所以找吴怀过来,并不是因为闹鬼,而是想要找一个福源深厚之人,续借阳气给石天。

吴怀后知后觉自己上当后,拼死逃了出来,但最终因为沾染阴气过重,死在了阴门村附近。

凑巧被从阴门村逃出来的邪祟意识发现,便附在其身上。

因为意识是残破且一分为三,所以附身在吴怀身上后,这邪祟的意识也处于混沌之中,导致吴怀复活后疯疯癫癫的。

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眼前的画面逐渐消失,归于虚无。

我睁开眼睛,将八卦盘收起。

“哥,你刚刚在做什么?”张思朔好奇的问。

“在偿还因果。”

我说完,带着几人下了山。

沿着吴怀断断续续的记忆,找到了石家村的所在。

临到村口的位置,水生突然捂着肚子说饿了,没有气力。

正巧旁边有一块玉米地,我便让赵绾绾去看看附近有没有人,买几根玉米烤着吃。

结果找了一圈都看不到半个人影,倒是有个凉棚,但凉棚没人。

我让赵绾绾放了一张红票子在凉棚里,随后摘了十根玉米,用玉米芯引燃柴火就地烤了起来。

很快,玉米就烤好了。

我用木棍将玉米从火堆里挑出来。

水生上前拿走七八根,蹲在不远处一个斜坡上大口吃了起来,也不怕烫。

张思朔见状,也走来拿了两根,回到原处小心翼翼的剥开玉米叶,小口小口的吃,一边吃还一边哈气,这是被烫的。

赵绾绾给我剥了一根,给自己剥了一根。

其实我们这次出来,带足了干粮,但干粮这东西吃一两顿还好,顿顿吃,那还真的没啥味。

再加上这一次出来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时间上也宽裕,所以也就不着急进村,观察观察情况也是可以的。

水生吃着吃着,突然仰起头道:“小师叔,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