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社会反响

不仅仅是这位旁老师。

《乡村教师》在发表后,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的讨论与共鸣。

对于乡村教师在偏远地区的遭遇,很多人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知道,那些愿意放弃优渥的城市生活条件去到乡村支教的老师,竟然遇到的会是这么恶劣的情况。

但同时,他们也为小说中所描述的银河战争那广袤而宏伟的想象力所震撼,感叹竟然会有作者能将科幻小说扩展到如此之高的尺度上来,简直堪称是人类关于宇宙想象力的极限。

就在这样的氛围下,7月刊的《科幻世界》销量猛然间又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首批印刷的5万本,竟然在一周之内就完全告罄。

当然,这不仅仅是《乡村教师》的功劳,也还有同期刊登的诸如赵茹汗的《超脑》、绿扬的《情系反宇宙》、翻译过来的儒勒·凡尔纳的《世界的主宰》等优秀小说。

但给读者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自然还是与自己的生活最近接的这篇接地气的“乡土文学”。

“老杨,这个月的销售情况不错啊!”

《科幻世界》杂志社里。

谭凯拿着刚刚到手的销售情况统计表,眉开眼笑地来到了杨总编的旁边,喜气洋洋地读着上边的数据:

“看看,第一周的销量就迅速走高,去年同期这个时候的销量都才只有1万5千多册,但是这个时候却已经5万册都已经告罄,我们正在联系印刷厂那边加班加点地进行印刷,各地的经销商和书店都已经催了好多次啦!”

也由不得谭凯不喜气洋洋。

在去年的这个时候,《科幻世界》的销量都还每月只有不到4万册的水平。

虽然已经是国内的第一大科幻刊物,但毕竟这个时候喜欢科幻作品的读者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个是因为当前的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而对科幻这种文学形式的喜好又需要有比平均知识程度更高一截的水平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和理解。

说人话就是知识太贫瘠,看不懂科幻这么高端的作品。

另一方面,当前的小说类型,也大多是属于那种通俗化的故事占领市场。

特别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更为读者们所热衷。

金古梁温就不用说了。

光是一个黄奕的《翻云覆雨》和《寻秦记》,就已经迷倒了无数的小说爱好者,让他们无暇从武侠的世界中挣脱出来,去看看更为小众的科幻小说。

上边说的,更多的是男性读者。

而女性读者方面,则是压根就对“科幻”这个小说分类没有任何兴趣,此时此刻几乎是全国的女性读者,都捧着一本邛摇的作品,要么是《梅花三弄》,要么是《还珠格格》,为其中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与身世沉醉不已。

所以,就是在这一期,《科幻世界》都在刊首语上写了个专栏,名字就叫做《硬着头皮办下去》,讲述的就是这些年本杂志所遇到的那些困境,和坚持办好这份国内科幻希望的杂志的决心。

“呵呵,那可不,还是咱杨总编的决策好啊,从今年开始了引进并翻译国外的优秀科幻作品的策略,咱们的杂志才终于迎来了新生,逐渐扩大了销量……”

旁边的一位女编辑也是非常感慨地搭上了话,顺便还拍了一把杨逍的马屁。

“呵呵,这都是大家的群策群力,怎么能说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不过这一期啊,我估计真的会有一个质的提高了,现在才过去了一周我们就收到了几百封读者来信,其中超过一半的都提到了《乡村教师》……”

杨逍顺手拿起了一封刚刚看完的信件在手里摊开,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颇为郑重地对大家说道。

“看吧,这就是一封来自于燕京的读者来信,他也是一名教师,8几年的时候也曾经去西南某偏远小村当过支教老师,信中说这篇故事让回忆起了当时在支教时的那些难忘的过去,其中那位李老师所遭遇的很多故事他其实也是感同身受……”

杨总编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他说这个故事写得实在是太有时代感,太有生活体验了,问我们它的作者是不是也是一位老资格的乡村教师,如果可以的话还想让我们帮他引荐引荐,他想和作者交个笔友……”

她话音刚落,旁边的另一位留着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编辑也拿起了手中的一封信挥了挥,也说起这封信里提起自己的父亲也是一名乡村教师,曾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去乡下当小学教师,当时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

“来信者说他爸爸早就已经退休多年,对这些事也没再提起过,但是前几天在看到了《乡村教师》这篇故事之后久违地动了情,再次给儿孙们讲起了那些难忘的岁月,和当时他对那些乡下孩子们的爱之深、责之切……”

“我这也有一封,说自己的一个姑婆,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年纪轻轻还没嫁人,去乡村当教师住在破庙里,晚上被轮J了,然后疯了,后来老死了……”

“唉……”

办公室里响起了一声声的长叹。

“越落后的地方思想就越封闭,思想越封闭就回越加的愚昧,这些可敬的教育工作者们当年下乡支教,是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哦……”

杨总编也是难掩哀愁,取下眼镜用袖子擦了擦湿润的眼眶。

“不过现在都逐渐地好起来了,国家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乡村的教育条件也在逐渐地改善,特别是这篇《乡村教师》发表以后如果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想必国家也会更加重视这些勇敢的逆行者们的现状吧。”

“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篇小说如果真的能够风靡全国,或许真的会让很多人受到触动,特别是一些相关领导,或许真的会对乡村教师这一群体投去更多的关注,让他们的处境变得更加友好起来吧。”

“希望如此吧,不管怎么说,这位张爽可真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啊,《乡村教师》都已经不是一部单纯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了,我觉得他富含的时代感情与社会意义,也让这部小说也具备了针砭时弊和启迪民智的社会属性!”

“是啊是啊,也不知道是怎样一位大才,才能写出这样集科学、文学和时代责任感于一体的优秀作品来啊!”

杂志社里的编辑们纷纷参与到了讨论中来,不约而同地对“张爽”此人给予了极为正面的评价和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