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变现的思索与启智的“进化”
- 重生198X:智启时代
- 冬夜的萤火虫
- 3292字
- 2025-06-29 23:29:36
巷口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先前因紧张与兴奋而沁出的薄汗。王磊跟在陆扬身侧,脚步轻快,布袋在他手中时不时晃荡一下,发出轻微的纸张摩擦声,在他听来,那简直是世界上最悦耳的音乐。
“扬哥,”王磊终于还是忍不住,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雀跃,“这几本宝贝,咱们……咱们啥时候能把它们变成真正的钱啊?你说,要是真能卖个七八块,不,十块!那咱们不就发了?”他憧憬着,仿佛已经看到一沓崭新的“大团结”在向他招手。
陆扬侧头看了他一眼,王磊的脸颊因为兴奋而微微泛红,眼睛里闪烁着少年人特有的、对财富最纯粹的渴望。他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磊子,你觉得,这些书,如果我们现在就拿到街口那个收废品的老大爷那里,他会给我们多少钱?”
“收废品的?”王磊一愣,脸上的兴奋肉眼可见地褪去了一丝,“那……那能给多少?估计也就按斤称,顶天了给个几毛钱?那不成糟蹋东西了吗?”他自己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靠谱,语气里充满了不甘。
“你说对了,就是糟蹋东西。”陆扬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这些旧书和连环画,在不懂行的人眼里,可能还不如几张干净的废报纸值钱。它们的价值,不在于纸张本身,而在于它们承载的年代信息、文化印记,以及在特定人群中的稀缺性。”
他放慢了脚步,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斑驳的墙面上。
“所以,我们不能急。直接卖给收废品的,那是杀鸡取卵,自断财路。我们要找的,是真正懂得它们价值的人,比如那些喜欢收藏旧版书的爱好者,或者专门经营古旧书籍的市场。只有在他们手里,这些东西才能体现出启智评估的那个价格,甚至更高。”
王磊听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急切,慢慢转为思索。他虽然不像陆扬那样有未来的记忆和启智的辅助,但他不笨,陆扬的话他能听懂。
“扬哥,我明白了。”他点了点头,语气沉稳了不少,“就像咱们村里老张头那把祖传的紫砂壶,他天天拿来浇花,后来被一个城里来的老板看见了,花大价钱买走了。搁老张头自己,那壶可能还不如个新暖壶实用呢。”
“就是这个道理。”陆扬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所以,这些书,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把它们妥善保存好,别弄脏了,也别损坏了。然后,我们要做的,是学习,是观察,是寻找合适的渠道和时机。”
“那……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啊?”王磊终究还是个十七岁的少年,想到好不容易到手的“宝贝”不能马上变成实实在在的好处,心里那股火热劲儿像是被轻轻浇了一瓢凉水,有点痒痒的,又有点空落落的。他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一些,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失落。
陆扬敏锐地捕捉到了他情绪的细微变化。他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王磊:“磊子,我知道你心里急。但你记住,我们现在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是在下一盘大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道理你懂吧?”
王磊对上陆扬深邃而平静的目光,那目光仿佛能看透他内心所有的焦躁。他深吸一口气,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的那丝失落迅速被一种更为坚定的神色所取代:“我懂,扬哥!你说得对!是我太心急了。咱们听你的,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我不急,我等得起!”
他知道,陆扬从不做没把握的事,既然扬哥这么说了,那一定有他的道理。跟着扬哥,准没错!
陆扬欣慰地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兄弟。放心,不会让你等太久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他没有再多说,有些事情,说得再多,不如做出来让王磊亲眼看到更有说服力。
两人并肩走着,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也渐渐隐没在远处的楼房之后,天色开始暗了下来。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为这条回家的小路增添了几分温暖。
与王磊在巷口分别后,陆扬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夜风习习,吹在脸上带着一丝清爽。他的心情,不像王磊那样大起大落,而是像一口深井,表面平静,内里却波澜暗涌。
“启智,”他在意识中呼唤。
“我在,陆扬。”启智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而高效。
“今天的行动,从信息采集的角度来看,你认为有哪些可以优化的方面?”陆扬问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捡漏”,更是一次宝贵的实战演练,他需要从中榨取每一分价值。
“根据本次交互数据分析,”启智回应道,“在与目标人物(旧书摊摊主)的后续对话中,可以通过策略性地植入特定关键词或引导性话题,来激发目标人物展示其在特定领域的知识储备。例如,提及某些较为冷僻的民国出版机构、特定作家的佚闻、或某一时期特殊的装帧工艺等。”
陆扬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的意思是,通过‘投石问路’的方式,让启智能够更精准地匹配其背景知识库,并进行更深层次的价值关联分析?”
“可以这么理解。”启智确认道,“当目标人物的言谈触及特定知识节点时,我可以实时调取并分析相关联的深度信息,包括该知识点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普遍认知程度、潜在的学术价值或收藏价值,以及目标人物对这些信息的掌握程度和态度,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其真实水平和潜在的‘认知盲区’。”
陆扬的脚步微微一顿,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启智的这个提议,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探针”!
“非常好!”他由衷地赞叹,“这个策略如果运用得当,我们就能更高效地从摊主那里挖掘信息,甚至能判断出他货物的可能来源。”
“基于本次交互数据,我已经开始对‘旧物价值评估模型’中的部分权重参数进行调整与优化。”启智的声音继续响起,平静的语调中,却透露出一种令人振奋的“进化”意味。
“权重参数调整?”陆扬有些惊讶,这可不在他的预料之内。他以为启智更多的是一个庞大而精准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没想到它还能进行自我优化。
“是的。”启智解释道,“例如,在评估目标人物对物品价值的认知时,其‘非语言行为线索’(如微表情、视线停留时间)与‘语言表达中的犹豫或含糊程度’之间的关联权重,在本次交易中显示出较高的预测价值。我将提升此类参数在后续分析中的敏感度。”
“更重要的是,”启智继续说道,“我将尝试学习并构建目标摊主这类‘潜在行家’的行为模式与知识结构特征库。通过分析其对不同类型旧物的处理方式、定价逻辑、言谈风格以及对特定信息的反应模式,建立初步的个体行为模型。在后续交互中,若其行为偏离该模型基线,系统将发出预警或提示,辅助您判断是否存在特殊情况或未被察觉的价值点。”
陆扬几乎要吹一声口哨了!这哪里还是单纯的AI助手,这简直就是一个能够自主学习、自我进化的超级大脑!
“启智,你的意思是,你能通过学习,变得更‘懂’那个摊主,甚至能预测他的某些行为,或者发现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价值?”陆扬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
“理论上,在获得足够有效数据的前提下,可以提升对目标个体行为模式的理解深度和预测精度,并辅助发现其知识体系或价值判断中的不一致性或潜在遗漏。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预测未来’,而是基于已有数据和模式进行的概率性推演。”启智严谨地纠正道,但这种严谨反而更让陆扬感到踏实。
“太棒了!启智,你真是我的无价之宝!”陆扬在心中狠狠地挥了一下拳头。
他原以为自己最大的依仗是未来的记忆,但现在看来,启智这种恐怖的自主学习和优化能力,才是真正能够帮助他在这个时代乘风破浪的核心引擎!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手持简陋地图的探险家,突然得到了一部能够实时更新、智能导航的超级GPS,并且这部GPS还能通过分析沿途的地形地貌,不断优化自己的算法,提示探险家可能存在的隐藏宝藏和未知危险。
有了启智这种“进化”能力,陆扬对未来的“寻宝”之路,乃至更宏大的商业版图构建,都增添了无穷的底气与成功的砝码。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启智的辅助下,那些被时代尘埃掩盖的明珠,将一颗颗被他发掘出来,绽放出应有的光彩。
“那么,启智,”陆扬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思路也随之拓展,“除了针对特定人物进行学习,你是否也能根据我们接触到的旧物类型,系统性地梳理并筛选出在八十年代初期,有哪些品类的收藏品具有极高潜在价值,但又极易被普通人所忽视?”
他想到的,不仅仅是旧书,还有邮票、钱币、徽章、特定时期的内部资料……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可能就像路边的石子一样不起眼,但在未来,却可能价值连城。
如果能提前锁定目标,他的“寻宝”行动,将会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
路灯的光晕柔和地洒在他的身上,陆扬的眼神明亮而坚定,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待。这条重生的道路,因为启智的存在,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令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