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进知青点,林小满早早地起了床。昨夜系统奖励的“商业嗅觉提升”让他辗转难眠,满脑子都是如何利用现代知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闯出一条生路。
洗漱完毕后,林小满朝着供销社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留意着路边的摊位和行人,试图寻找商机。路过供销社时,他不经意间瞥见仓库门口堆放着几箱滞销的搪瓷盆,上面落满了灰尘。
“这可是个机会。”林小满心中一动,走进了供销社。
“哟,这不是小林吗?”供销社的张主任认出了他,“买点啥?”
林小满装作随意地问道:“张主任,我看仓库门口那批搪瓷盆好像放了很久了,怎么不处理处理?”
张主任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唉,样式老土,卖不出去,砸手里了。”
林小满心中暗喜,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张主任,要不这样,我认识邻村的人,他们那儿正缺这些东西,我帮您推销推销?”
张主任狐疑地看着他:“你能行?”
“您放心,我不要提成,卖出去的钱全归供销社,就当帮个忙。”林小满诚恳地说。
张主任想了想,反正这批搪瓷盆放在这儿也是占地方,不如让他试试:“行,那你拉走吧,卖不出去可别怨我。”
就这样,林小满用一辆板车拉走了二十个搪瓷盆。他知道,在这个物资短缺的年代,不是东西真的卖不出去,而是销售渠道和方式有问题。
拉着板车来到邻村,林小满找了个显眼的位置,开始吆喝起来:“搪瓷盆,结实耐用,买回去洗脸、洗菜都能用!”
一开始,村民们只是好奇地围过来看看,并没有人买。林小满不慌不忙,从兜里掏出一块香皂,当场演示起搪瓷盆的用途:“大家看,这搪瓷盆光滑好清洗,不像木盆容易发霉,也不像铝盆容易变形。而且啊,买一个搪瓷盆,我再送大家一块香皂!”
原来,林小满早就用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买了些香皂。在这个年代,香皂可是稀罕物,村民们一听有赠品,顿时来了兴趣。
“我要一个!”“给我也来一个!”不一会儿,二十个搪瓷盆就销售一空。林小满算了算,除去香皂的成本,还净赚了五块钱。
五块钱在现在看来不算多,但在1980年,已经足够一个普通家庭半个月的生活费了。
林小满美滋滋地回到供销社,把钱交给张主任。张主任看着钱,眼睛都直了:“小林,没想到你还真有两下子!”
“张主任过奖了,我也是碰巧。”林小满谦虚地说。
这件事很快在知青点传开了。赵大海得知后,气得牙痒痒:“这小子肯定是走了狗屎运!”
然而,林小满的好运似乎才刚刚开始。这天,他在闲逛时发现,不同地区的粮票存在差价。这个发现让他眼前一亮,一个更大的计划在他心中悄然成型。
就在林小满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麻烦却找上门来了。
“林小满!你给我出来!”赵大海带着几个知青气势汹汹地来到知青点。
林小满走出屋子,平静地看着他们:“赵大海,找我有事?”
“哼!有人举报你投机倒把,跟我们去公社一趟!”赵大海冷笑道。
林小满心中一沉,他知道,自己赚钱的事引起了某些人的眼红。但他很快冷静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合法合规的,不怕他们污蔑。
来到公社,举报他的人正是供销社的一个售货员。那人指着林小满说:“就是他,低价收购供销社的滞销品,高价卖出去,这不是投机倒把是什么?”
林小满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同志,我帮供销社处理滞销品,事先是经过张主任同意的,而且卖出去的钱也都交给了供销社,这怎么能算投机倒把呢?”
公社的工作人员有些为难,转头问张主任:“老张,有这事吗?”
张主任连忙点头:“有有有,小林确实是帮了供销社的大忙!”
那人见计划落空,急得直跺脚:“他肯定还有别的事!我亲眼看见他在倒腾粮票!”
这句话一出,空气瞬间凝固。在这个年代,倒腾粮票可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林小满心中“咯噔”一下,他确实在计划利用粮票差价赚钱,但还没来得及实施,怎么会被人发现?
看着众人怀疑的目光,林小满知道,自己必须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今天恐怕难以脱身。而暗处,一双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盘算着下一步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