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问道红尘:云清子下山记

武当山金顶,晨雾缭绕。

云清子跪在三清殿前,额头紧贴冰凉的石板。他今年刚满十八,是武当山这一代弟子中年纪最小却天赋最高的一个。今日,他将遵循武当千年传统,下山历练。

“清儿,起来吧。“掌门玄真子声音温和却不容抗拒。

云清子直起身,看到掌门师祖手中捧着一个紫檀木匣,匣上刻着阴阳鱼图案,隐隐有灵光流转。

“这是历代下山弟子必带的《红尘见闻录》,里面记载了三百年来八十七位师兄师姐的历练心得。“玄真子将木匣郑重地交给云清子,“遇事不决,可翻阅此书。“

“弟子谨记。“云清子双手接过,感觉木匣虽小却重若千钧。

二师伯青云子走上前,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玉符箓:“这是'千里传讯符',若遇生死危机,捏碎它,我等自会感应。“

紧接着,三师叔、四师伯、五师兄......几乎整个武当山的长辈都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云清子面前很快堆起了一座小山:护心镜、避毒珠、神行符、镇魂铃......最后连平日里最抠门的七师叔都咬牙贡献了一瓶“九转还魂丹“。

“清儿啊,“掌门玄真子捋着长须,眼中满是慈爱,“这些东西不是让你依赖的,而是保命的。修真之路,重在修心。红尘历练,最易迷失本心。记住,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守住道心。“

云清子深深叩首:“弟子定不负师门所托。“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海时,云清子背起行囊,腰间挂着师门赐予的“青霜剑“,踏上了下山的路。山门处,一众师兄师姐挥手作别,有人眼中含泪,有人面带羡慕。

走到半山腰,云清子忍不住回头望去。武当山在晨光中宛如仙境,云雾缭绕间,隐约可见三清殿的金顶熠熠生辉。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大步向前,再也没有回头。

离开武当山的第三天,云清子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城镇。

站在官道上,望着远处高耸的城墙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他感到一阵眩晕。山上的生活清净简单,而眼前这一切——叫卖的商贩、奔跑的孩童、争吵的妇人——都让他既新奇又惶恐。

“这就是红尘吗?“云清子喃喃自语,下意识摸了摸怀中的《红尘见闻录》。

走到一个叫做梅花镇的地方,走到城镇门口抬头看了很久。这时一个城门校尉过来问:“小道长看什么呢,这么出神?“云清子望着天,喃喃道:“这太阳可真是太阳啊......“说罢便转身走向城门口,从怀中掏出路引排队入城。

城门校尉闻言一愣,抬眼看了看灰蒙蒙的日头,又瞥了眼那道消瘦的背影。他咂摸了下嘴,终究没有搭话,只在心里嘀咕:莫不是个修道修魔怔了的?这青天白日的,说的什么糊涂话。转念一想,这年头怪人见得多,与自己何干?便摇头笑笑,将此事抛在脑后,转身继续查验其他入城百姓去了。

城门口人来人往,谁也没在意这个小插曲。只有那轮苍白的太阳,依旧无声地悬在梅花镇上空。

排队入城时,云清子注意到城墙上斑驳的痕迹和角落里蜷缩的乞丐。他想起五师兄的见闻:“城墙上的每一道伤痕,都藏着一个故事;街角的每一个乞丐,都可能是个传奇。“

士兵挥手放行,轻声道“每次你们道士下山都会有天机指引遇到有趣的事情,祝你好运了小子。“

踏入城门,喧嚣声如潮水般涌来。云清子站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往何处去。忽然,一阵骚动引起了他的注意。

“让开!快让开!老李头晕倒了!“

人群自动分开,云清子看到一个白发老伯倒在菜摊旁,面色青紫,呼吸急促。他正要上前,却听到周围人喊道:“快去请许大夫!““许神医在哪儿?老李头不行了!“

就在这时,人群如摩西分海般让出一条路。一个身着青色长袍的年轻男子快步走来,身后跟着几个背着药箱的学徒。

“让我看看。“男子的声音清朗沉稳。

云清子站在人群外围,却看得一清二楚。那男子——想必就是众人所说的许神医——蹲下身,三指搭上老伯腕间,眉头微蹙。随后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展开后是排列整齐的银针。

“扶他平躺。“许神医嘱咐道,同时手中银针如电,转眼间已在老伯颈侧、手腕和足踝各扎一针。

神奇的是,针刚入体,老伯的脸色就开始好转。不到半刻钟,老伯竟自己坐了起来,茫然四顾:“我这是怎么了?“

“肝气郁结,加上暑热攻心。“许神医收起银针,从药箱中取出一个小瓷瓶,“每日一粒,连服七日。最近莫要动怒,少食油腻。“

老伯千恩万谢,围观人群也发出阵阵赞叹。云清子却眯起了眼睛——在许神医施针的瞬间,他分明看到对方身上泛起一层耀眼的金光,那是功德之力!而且浓郁程度远超他见过的任何修士,甚至比武当山三百年前飞升的玄天祖师入自己梦中教导看到的更强盛。

但更令他在意的是,那金光中隐约有一丝灰色烟雾缠绕,转瞬即逝。

“奇怪...“云清子暗自思忖,“如此功德,按理说早该白日飞升,为何还在凡间行医?那灰色烟雾又是什么?“

他决定在城中暂住,查个究竟。

云清子按照《红尘见闻录》中大师伯的记载,找到了梅花镇西街的捕快赵大勇家。

赵大勇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汉子,脸上有道疤,看起来凶神恶煞,实则是个热心肠。听说云清子是武当山弟子,立刻热情相迎。

“玄明道长的高徒?哎呀呀,当年要不是道长指点,我这条命早就交代在黑龙山了!“赵大勇拍着大腿,转头朝里屋喊道,“丫头,快出来见客!武当山的小道长来了!“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掀帘而出,杏眼圆脸,一身素净衣裙。她好奇地打量着云清子,行了一礼:“赵小梅见过道长。“

“这是我家闺女,在许家药馆帮忙抓药。“赵大勇骄傲地说,“许神医可是我们梅花镇的大恩人,三年前那场瘟疫,要不是他...“

云清子一边听赵大勇讲述许神医的种种善举,一边暗中观察赵家父女。赵小梅手腕上戴着一枚小巧的玉坠,隐隐有灵气流动,显然是件护身法器。

“赵姑娘,“趁赵大勇去准备晚饭的空隙,云清子轻声问道,“你那玉坠可是许神医所赠?“

赵小梅惊讶地摸了摸玉坠:“道长好眼力。这是许夫人送的,说是徐大大制作的能避邪祟。许夫人人可好了,就是身体不太好,很少露面。“

“许夫人?“云清子若有所思,身负功德之人制作的物品沾过就可以辟邪“不知可否有幸一见?“

“许夫人每月初一十五会来药馆查账,明日正好是十五。“赵小梅笑着说,“道长若感兴趣,我可以带您去药馆看看。许神医最喜欢结交奇人异士了。“

次日清晨,云清子跟着赵小梅来到许家药馆。药馆位于镇中心,三进院落,门前排满了求医的人。赵小梅带着云清子从侧门进入,向管事引荐说这是她远房表哥,略通医术,想来帮忙。

管事见云清子举止得体,又识得药材,便安排他在前堂帮忙抓药。一整天,云清子都暗中观察着许神医的一举一动。令他困惑的是,除了初见时那惊鸿一瞥的异象,许长安看起来就是个医术高超的普通大夫,对病人耐心细致,对学徒严格要求,毫无异常。

傍晚时分,药馆即将关门,一辆青布小轿停在门前。轿帘掀起,一个身着淡紫色衣裙的女子缓步走出。

那一瞬间,云清子感到怀中《红尘见闻录》微微发热。他定睛看向那女子——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容貌清丽,眉间一点朱砂痣格外醒目。而在他眼中,女子周身环绕着一层淡淡的红光,形如凤凰展翅。

“原来是你这个小凤凰呀...“云清子心中暗道,面上却不露声色,继续整理药柜。

许夫人——小凤凰——似有所感,转头看向云清子,四目相对的瞬间,她微微睁大了眼睛,随即恢复常态,向丈夫走去。

“长安,今日可还顺利?“她的声音如清泉般悦耳。

许神医温柔地握住妻子的手:“有劳夫人挂念,一切安好。“

云清子注意到,当两人双手相触时,许长安身上的金光与小凤凰的红光短暂交融,而那缕灰色烟雾却如毒蛇般微微扭动,似乎在抗拒这种接触。

当晚回到赵家,云清子借口疲累早早回房。他取出《红尘见闻录》,翻到大师伯记录“异类修行“的那一页:

“世间修行,非独人族。山精野怪,若得正法,亦可成道。然异类修行,多受天妒,常有劫难。吾曾见一火凤化形,历九重雷劫而不死,终得人身...“

云清子合上书卷,从行囊中取出二师伯给的“千里传讯符“,注入一丝真气。符箓泛起微光,表示已经激活。他将其贴身收好,以备不时之需。

随后七天,云清子每日都去药馆帮忙。他勤快能干,又懂些医术,很快赢得了众人的喜爱。更难得的是,无论病人问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道长,世上真有神仙吗?““我这病是不是被鬼缠上了?“——他都认真回答,既不敷衍,也不故作高深。

第七天傍晚,云清子终于等到了机会。许夫人来药馆查账,独自一人在后堂整理账簿。云清子端着一杯清茶走了进去。

“夫人辛苦了,请用茶。“他恭敬地递上茶杯。

许夫人抬头,那双凤目中闪过一丝金芒:“你还记得我?“

云清子微笑:“武当山云清子,幼时有幸被您捉弄过怎会忘记呢凤凰前辈。“

许夫人——现在应该称她为小凤凰了——神色骤变,手中茶杯“啪“地掉在地上。

“啊...不好意思啊我就是看你当时超级可爱也不哭就起了逗弄的心思?“

“前辈勿惊。“云清子压低声音,“我观许神医身上功德金光耀眼,却有一缕异气缠绕。前辈与神医朝夕相处,可知其中蹊跷?“

小凤凰面色阴晴不定,最终长叹一声:“三年前那场瘟疫,长安为救人,不惜以身试毒。就在他濒死之际,突然痊愈,从此医术大进。但自那以后,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每当我试图探查,长安就会和我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难受,我也探查不出什么。“

云清子心中一沉:“许神医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了。“

就在这时,他怀中的传讯符突然发烫。云清子脸色一变:“被发现了,时机正好,我来!“

后堂门被推开,许长安面无表情地站在门口,眼中却闪烁着不正常的灰光。

“夫人,你在和客人聊什么这么开心?“他的声音依然温和,却透着一股诡异的机械感。

云清子感到后背冷汗涔涔,但面上不动声色:“许神医,贫道正向前辈请教一些医术问题。“

许长安——或者说忍不住露头的这个控制他身体的存在——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最终定格在小凤凰脸上:“夫人,天色已晚,我们该回家了。“

小凤凰担忧地看了云清子一眼,地走向丈夫。就在两人即将离开时,云清子突然开口:“许神医,您可听说过'夺舍'二字?“

许长安的身体猛地僵住,缓缓转身,眼中灰光大盛:“小道士,你知道得太多了。“

话音未落,许长安突然抬手,一道灰光直射云清子面门!

千钧一发之际,小凤凰闪身挡在云清子面前,双臂展开,一道火墙凭空出现,将灰光阻隔在外。

“长安!醒醒!“她声音中带着哭腔,“别让它控制你!“

许长安——或者说寄生在他体内的存在——发出一声非人的嘶吼:“愚蠢的雌性!你以为凭你那点微末道行能阻挡我?“

一道道青光冲天而起,穿透屋顶直入云霄。

“师门前辈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他高声喝道,“不管你是何方妖孽,今日难逃公道!“

“哈哈哈!“许长安的面容扭曲变形,“就凭你们这方小世界的修士?我乃高等文明战士,若非意外流落至此,岂会寄生在这蝼蚁身上!“

说话间,灰光暴涨,将小凤凰的火墙寸寸侵蚀。云清子拔出青霜剑,剑身泛起湛蓝光芒,一招“云海听涛“直刺许长安眉心——不是要伤他,而是要逼出寄生之物。

“叮“的一声脆响,青霜剑被弹开。许长安周身浮现出一层灰色光罩,看似薄弱却坚不可摧。

“没用的,小道士。“寄生者冷笑道,“这具身体已被我改造三年,就算你们那所谓的'仙人'来了也——“

话音未落,一道金光如天外流星般砸穿屋顶,正中许长安天灵盖!

“孽障!安敢欺我武当弟子!“一声怒喝如雷霆炸响。

云清子抬头,只见五师兄踏剑而立,白衣飘飘,手中一柄金色小锤正是方才击出的法宝。紧接着,二师伯、三师叔、四师伯、七师叔...武当山七大长老竟来了五位!

云清子抬头,只见五师兄踏剑而立,白衣飘飘,手中一柄金色小锤正是方才击出的法宝。紧接着,二师伯、三师叔、四师伯、七师叔...武当山七大长老竟来了五位!

灰色光罩在金锤一击下出现裂痕。寄生者显然没料到对方来得如此之快,更没想到一击就能破防。它操控许长安的身体急速后退,同时嘶吼道:“你们根本不知道在对付什么!我是为了拯救亿万生灵才来到这里的!“

“胡言乱语!“二师伯手掐法诀,一道青光如锁链般缠向许长安,“清儿,布阵!“

云清子立刻会意,从怀中掏出七面小旗,按照七星方位掷出。小旗落地生根,瞬间形成一道结界,将整个药馆后堂封锁。

寄生者见退路被断,竟操控许长安一掌拍向自己天灵盖!小凤凰尖叫一声扑上前去,却被三师叔一把拉住:“丫头别急!它这是要金蝉脱壳!“

果然,一道灰影从许长安头顶窜出,试图遁走。就在这电光火石间,一直未出手的大长老突然睁眼,手中拂尘一挥:“定!“

灰影如陷泥沼,动作顿时迟缓百倍。云清子这才看清,那竟是一只形似蜈蚣却生有双翼的怪异生物,通体半透明,内部有无数光点流动,宛如星河。

“搜魂!“五师兄冷喝一声,金色小锤再次飞出,正中灰影。

刹那间,无数画面如走马灯般在空中闪现——

浩瀚星海中,两支庞大舰队正在交战。一方是金属战舰,另一方则是无数类似这灰影的生物组成的虫群...爆炸...空间裂缝...坠落在这个世界...寻找宿主...发现许长安功德深厚,最适合寄生...

“原来如此。“大长老面色凝重,“此物乃域外虫族,借许大夫功德隐藏自身,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许大夫心性。若非发现得早,假以时日,它怕是能通过许大夫影响整个梅花镇,进而祸乱天下。“

灰影挣扎着嘶吼:“你们这些低等生命懂什么!我们虫族才是宇宙的净化者!只有消灭所有情感生物,才能阻止熵增,拯救宇宙!“

“荒谬!“二师伯怒斥,“以杀止杀,终是邪道!“

大长老不再多言,双手结印,一道纯阳真火将灰影包裹。灰影发出刺耳的尖啸,声波穿透结界,整个梅花镇的人都痛苦地捂住耳朵。

“呱噪。“五师兄冷哼一声,弹指一道金光没入火中,尖啸戛然而止。

真火燃烧了足足一刻钟才渐渐熄灭。灰影已化为虚无,神魂俱灭。

小凤凰第一时间扑到昏迷的许长安身边,颤抖着探查他的脉搏,随即喜极而泣:“还活着!长安还活着!“

大长老走上前,手按许长安额头,闭目感应片刻:“寄生已除,但三年侵蚀,神魂受损。需静养百日,期间不可再行医施法,否则前功尽弃。“

小凤凰连连叩首:“多谢诸位仙长相救!小凤没齿难忘!“

“起来吧。“二师伯扶起她,“你既已化形,便与我等无异。只是...“他犹豫片刻,“许大夫可知你真身?“

小凤凰抹去眼泪,露出一丝微笑:“知道的。三年前那场瘟疫,我为了救他,不得不现出原形...他醒来后不但没有惧怕,反而...“她脸上泛起红晕,“反而说终于明白为何初见时就觉得我与众不同。“

众人都露出会心微笑。云清子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前辈,许神医身上的功德...“

“那是真的。“小凤凰正色道,“长安自幼行医,活人无数。这梅花镇十里八乡,几乎每家都受过他的恩惠。那虫族不过是借他的功德隐藏自己罢了。“

大长老捋须颔首:“善。我辈弟子已斩妖除魔为己任,更有功德护体,遇到你们夫妇二人也是天机指引到此处,如此功德,徐大夫待神魂恢复,会更精进一层,后飞升可期。“

虫族被灭的第二天,梅花镇的居民都不记得前夜的异象。这是武当长老们联手施法的结果——抹去普通人关于超自然事件的记忆,是修真界不成文的规定。

云清子在赵大勇家又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会去许家探望。许长安恢复得很快,虽然还不能行医,但已能下床走动。他与武当众人一见如故,尤其对医术与丹道的结合颇感兴趣,常与大长老讨论至深夜。

小凤凰则与云清子格外投缘,常拉着他讲山上的趣事。有一次,她悄悄告诉云清子:“其实我早该渡劫飞升了,但舍不得长安,就压制修为留在人间。现在好了,等他功德圆满,我们可以一起走。“

临别前夕,许长安将云清子叫到书房,递给他一个锦囊:“小道友,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是我这些年行医的一些心得,或许对你历练有所帮助。“

云清子郑重接过,发现锦囊中是一本手抄医书和几包种子。

“这是...“

“医书是我毕生所学,种子则是几种罕见药材。“许长安微笑道,“你游历四方,若遇合适之地,撒下种子,也算为我积一份功德。“

次日清晨,云清子收拾行囊准备离开梅花镇。让他意外的是,不仅赵大勇父女来送行,连许长安夫妇也亲自来了。

“小道友,前路漫漫,多多保重。“许长安拱手道,“他日仙界重逢,再把酒言欢。“

小凤凰则塞给云清子一个小包袱:“路上吃的。我亲手做的桂花糕,比你们山上的斋饭好吃多了。“

云清子忍俊不禁,深深一揖:“诸位保重,后会有期。“

转身踏上官道时,云清子摸了摸怀中的《红尘见闻录》和新得的医书,心中满是感慨。短短一月,他见识了人间善恶,参与了正邪之争,还结识了许长安夫妇这样的奇人。而这,仅仅是历练的开始。

前方,朝阳初升,照亮了通往下一个城镇的路。云清子整了整衣冠,迈步向前。他知道,更多的故事正等待着他去发现,去记录,最终成为《红尘见闻录》中新的一页。

云清子从洗仙池里湿漉漉地爬出来,还没站稳,迎面就被一件绣着金凤纹的仙袍兜头罩住。

“快快快!穿好!你师门的人马上杀过来了!”小凤凰——哦不,现在该叫南明仙君了——手忙脚乱地往他怀里塞了双云纹靴,又往他腰间挂了块“瑶池通行令”,最后往他嘴里塞了颗糖渍梅子,“含着!能遮仙气!”

云清子被安排得晕头转向,酸甜的梅子汁在舌尖炸开,他含糊不清地问:“……我师父他们来了?”

“何止!”许长安——如今的青囊仙君——从瑶池边的玉栏上跳下来,手里还拎着一壶酒,笑眯眯道,“你大师伯扛着接引幡,二师叔揣着捆仙绳,五师兄连‘镇山印’都抱出来了,阵仗大得像是来剿灭邪修。”

云清子头皮一麻。这架势,怕不是以为他在下界被人夺舍了?

正说着,远处云海翻腾,霞光骤亮,一道中气十足的吼声震得瑶池水波荡漾:“云清子——!师伯来接你啦——!”

小凤凰“啧”了一声,反手甩出一道赤金结界,把瑶池入口堵得严严实实。她扭头冲云清子眨眨眼:“放心,我早和瑶池守卫打过招呼了——今日南明仙君宴客,闲杂仙等不得入内!”

云清子:“……”

许长安贴心地补充:“你飞升的雷劫刚结束,她就蹲在洗仙池边守着了,连西王母养的青鸟都没她快。”

果然,结界外传来七师叔气急败坏的声音:“岂有此理!我武当弟子飞升,凭什么不让我们接?!”

五师兄冷冰冰的嗓音紧随其后:“破阵。”

“轰——!”

结界纹丝不动。

小凤凰得意地翘起嘴角:“我这结界可是用涅槃火淬炼过的,除非他们把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搬来砸——”

话音未落,结界外突然传来大师伯恍然大悟的喊声:“等等!里头是不是当年梅花镇那只小凤凰?!”

一阵沉默。

二师叔幽幽叹气:“……完了,这孩子肯定被她带坏了。”

云清子憋笑憋得肩膀发抖,许长安已经拎着酒壶凑过来,压低声音道:“其实你师门的人三百年前就想接我上武当山当客卿长老……”

小凤凰立刻扭头瞪他:“你敢去?!”

许长安举手投降:“不敢不敢,我家夫人说了算。”

结界外,大师伯开始捶地哀嚎:“清儿啊!你出来见师伯一面啊!师伯给你带了山上最肥的灵鹤炖汤啊——”

云清子终于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仙界岁月漫长,但有这样一群活宝似的故人,倒比人间还热闹。他深吸一口气,冲结界外喊:“师伯——!汤留着!我明天就回山门蹭饭——!”

小凤凰翻了个白眼:“出息!”手却一挥撤了结界。

霞光漫天中,云清子望着气呼呼冲进来的师门长辈,又看看身旁偷笑的老友,忽然觉得——

这仙界,稳赚不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