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方幸,你们可以叫我小幸,幸福的幸。“开学第一天,我站在小学教室的讲台上,用稚嫩的声音向新同学们介绍自己。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方幸“两个大字,粉笔灰簌簌落下,像雪花一样飘散在讲台上。
“因为妈妈说我的幸是幸福的幸。“我骄傲地挺起胸膛,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陌生的面孔。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幸福原来如此脆弱,像阳光下的肥皂泡,美丽却易碎。
我的童年确实如名字所寓,充满了幸福的色彩。父亲方志远是中学语文老师,母亲林静是医院护士,我们住在城东一个安静的小区里。虽然不富裕,但家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记得每个周末,父亲都会带我去公园放风筝。他宽厚的手掌覆在我的小手上,教我如何感受风向,如何收放线轴。我们的红色金鱼风筝在蓝天中游弋,父亲的笑声爽朗,母亲坐在长椅上看着我们,眼里盛满温柔。
“小幸,你知道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吗?“8岁生日那天,母亲把我抱在膝上,轻轻梳理我的头发。
我摇摇头,眼睛盯着蛋糕上跳动的烛光。
“因为'幸'代表着幸福,“父亲蹲下身,与我平视,“我们希望小幸一生都幸福快乐,无忧无虑。“
那时的我,真的以为幸福会永远持续下去。直到十岁那年冬天,一切突然变了。十岁以前,我的家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玻璃球,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每个周六早晨,父亲会读我最喜欢的书《小王子》把我唤醒,母亲则在厨房煎荷包蛋,油脂迸溅的声音和“爸爸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我们住在教师家属院三楼,阳台上摆满母亲养的多肉植物,父亲给每一盆都起了名字——“玉露“、“静夜“、“星美人“,仿佛它们是家里的另一个孩子。
变故始于我四年级的那个秋天。父亲参与评选高级教师职称,所有人都说非他莫属。那天他穿着唯一的那套藏青色西装出门,母亲特意给他打了条红色领带。“红色喜庆,“母亲替他整理衣领时笑着说,“等你的好消息。“
父亲深夜才回来,没有好消息。他沉默地脱掉西装,我注意到领带不见了。母亲想问什么,却被他一个眼神制止。那晚我假装睡着后,听见客厅传来压抑的争吵声。
“凭什么给张主任?他连公开课都讲不好!就因为他们家有钱?!“父亲的声音像砂纸摩擦玻璃。
“下次还有机会...“母亲试图安慰。
“没有下次了!他们明摆着欺负我没背景!“
一只玻璃杯砸在地上,清脆的碎裂声吓得我缩进被窝。那是我第一次听见父亲吼叫,像头受伤的野兽。
从那天起,父亲开始买彩票。起初只是偶尔经过彩票站带两张回来,后来发展成每天必买。母亲皱过眉头,但没说什么。直到某个周末,我在父亲书房找橡皮时,发现抽屉里堆满了未中奖的彩票,最下面压着一张借款合同,金额栏赫然写着“伍万元整“。
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他轻轻关上抽屉,蹲下来与我平视:“小幸,这是爸爸和朋友的游戏,别告诉妈妈好吗?“他眼睛里的血丝像蜘蛛网,嘴角却挂着笑,“这是我们的小秘密。“
我点点头,心里却涌起莫名的恐惧。那天晚上,父亲送给母亲一条珍珠项链,说是补送的结婚纪念日礼物。母亲惊喜地搂住他,我却注意到父亲右手小指上的金戒指不见了。
冬天来临时,父亲开始频繁“加班“。有时深夜回来,身上带着烟酒和一种陌生的香水味;有时整夜不归,母亲就坐在客厅沙发上等到天亮。他们以为我睡着了,其实我总在黑暗中睁着眼睛,数着挂钟的滴答声。
春节前一周,母亲翻出了那张借款合同。我躲在走廊转角,看见她双手发抖地拿着那张纸,父亲试图抢夺,纸被撕成两半。
“你动用了小幸的教育基金?“母亲的声音像刀片刮过冰面,“那是她上大学的钱!“
“我会赢回来的!老周说这次绝对稳——“
“赌博?你居然去赌场?“母亲的声音突然拔高,又猛地压低,“你知道王老师丈夫怎么死的吗?高利贷逼债跳楼!“
“小声点!小幸会听见...“
“她早就听见了!“母亲突然哭起来,“你以为孩子看不出来吗?她上周问我'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我转身跑回房间,把脸埋进枕头。父亲追过来,坐在我床边抚摸我的头发。他手指冰凉,带着汗湿的黏腻感。“小幸,“他声音沙哑,“爸爸只是工作太忙了...“
我没抬头,却闻到他袖口上陌生的脂粉香,混合着烟草的焦苦。那味道像一根刺,深深扎进记忆里。
开春后,讨债的人找上门来。那天放学回家,我看见三个纹身男人坐在我家沙发上,茶几上摆着我最爱吃的草莓蛋糕——但没人动过。母亲脸色惨白,父亲低头不语。
“小朋友,“一个光头男人冲我笑,露出金牙,“你爸爸欠我们钱,你说该怎么办?“
母亲猛地站起来:“有什么事冲我来!别吓唬孩子!“
男人慢悠悠起身,突然抓起蛋糕砸在墙上。奶油像鲜血一样顺着壁纸流下,草莓滚落到我脚边。“下周五,“他盯着父亲说,“连本带利二十万。不然...“他的目光扫过我和母亲,“听说方老师女儿很可爱。“
他们走后,父亲瘫坐在奶油污渍旁,眼镜歪在一边。母亲开始疯狂地收拾行李:“离婚!明天就离!小幸跟我走!“
父亲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再给我一次机会...“
“多少次了?“母亲甩开他,“上次你说戒赌,结果把妈留下的玉镯都当了!上上次你说重新开始,结果呢?高利贷都找上门了!“
我蹲下去捡那颗沾了奶油的草莓,听见父亲说:“小幸需要完整的家...“
“这样的家不如没有!“母亲尖叫着摔碎了一只碗。
瓷片飞溅到我脚边,我忽然发现自己在发抖,手里的草莓被捏烂了,红色汁液顺着指缝滴落,像微型的血。
离婚手续比想象中快。法庭上,法官问我想跟谁生活时,父亲用哀求的眼神看我,母亲则别过脸去抹眼泪。我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最后我指了指母亲——因为前天夜里,我听见父亲在电话里说“先把孩子给她,等风头过了再说“。
父亲的眼神一下子冷了。他摘下眼镜擦拭,这个动作原本代表疲惫,此刻却像在擦拭我们之间最后的联系。走出法院时,他塞给我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张银行卡和一张字条:“密码是你生日。爸爸对不起你。“
母亲卖掉房子还了一部分债,带我去城西租了间小公寓。她比以前更忙,同时打两份工,眼下的青黑再也遮不住。有次我半夜醒来,看见她坐在厨房里,面前摊着账单,手里攥着那条珍珠项链——父亲送她的最后一件礼物。
“妈妈,“我光脚走过去,“你怎么不睡?“
她慌忙擦掉眼泪:“马上睡。“灯光下,我发现她鬓角有了白发,才三十五岁的人,看起来像老了十岁。
第二天,珍珠项链不见了。母亲换上了医院统一配发的白色工牌绳,再也没有戴过任何首饰。
父亲离开后的第一个生日,母亲加班,我一个人在家吃泡面。门铃突然响起,快递员送来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拆开来,是那只红金鱼风筝——我和父亲最后一次一起放的那只。
没有卡片,没有留言。我把风筝塞进衣柜最深处,就像把“幸福的幸“这个定义,永远封存在了十岁以前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