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身先士卒

十二月初,明瑞等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西路军额尔登额来信,已经做好进攻老官屯的准备。

这日清晨,林间起大雾,适合进攻。

明瑞隐隐觉得这场仗可能比想象中的要难。

此时军队的团结与冲劲非常重要,为此,他有个想法。

出发前,他召集所有将士,宣布所有贵族士兵出列。

明瑞担任先锋营将军,带领所有贵族士兵打头阵,其余士兵跟着冲锋收尾即可。

普通士兵中有皮肤黑黝,且身宽体壮之人,他举手要加入先锋营。

“你叫什么名字?”

“王连!”

“你可知加入先锋营意味着什么?”明瑞再次问道。

“撕出一条口子,替后面士兵铺路!”王连回答得很直接。

在云南当边军这么多年,明瑞是他见过最有能力的主帅,打了这么多次仗,这一场才是最爽的!

加入先锋营冲在前面,有利有弊,利为大功,弊为早死。

反正一辈子也就这样,不如冲一次,为自己,为身后云南的百姓,也算对得起他在这里生长一回。

“真不怕死?”

“不怕!”

“好!”

林间雾气此时已至最大,先锋营全体出动,小心翼翼地接近营寨。

迫近时,以口哨为号,直接跃身而起,冲入营寨。

朦胧中传来武器交锋的声音,夹杂着叫喊声与皮肤撕裂声。

在十六个营寨中,明瑞选了中间四座,他们兵力有限,无法再分散人力去防御其他营寨来支援。

他们此刻要做的就是,快!

越快越好,快到敌人来不及支援,也不敢支援。

四处被攻的营寨中,有两处支援较快,一时难以进攻。

明瑞带人沿着已经攻下的营寨内部,直接冲入另外两座。

眼见一群清兵自大雾中而来,不要命地举着大刀往里砍,着实把他们看傻眼了。

直到中间两座营寨躺满尸体,血溅四处,他们才反应过来。

清军的速度实在太快了,这群人刀刀致命,把他们当成秧苗一般砍,说也不敢上前支援。

终于,缅将反应及时,当即下令全体士兵,用之前编制的网和竹竿在四周形成包围圈,将清军牢牢围在里侧,这才拉长了战线。

“将军,你受伤了!”王连在一旁喊道。

穿过浓雾,王连杀到明瑞身边,只见明瑞右侧额头受伤流血,右侧眼球也已受伤充血。

然而缅兵整推着木条与绳索编制的网一步一步往里靠近,打算将他们一网打尽。

“他娘的,老子跟你们拼了!”王连高喊着冲了上去,一手持刀一手持藤牌,纵身跳起,越过栏栅,直接杀入了营寨。

王连此时一冲,反而为他们拉开了一条口子,所有人直接顺着这个口子杀了进去。

此间雾气正浓,缅军的火器一部分受潮无法使用,但直接火拼又不是对手。

战事一直维持到第二日清晨,雾气削减,明瑞带着王连冲入缅军主营,拿下了削首之功。

眼见缅将惨死,缅兵群龙无首,吓得弃寨逃亡。

望着缅兵逃窜的背影,明瑞终于松了一口气,紧接着耳边传来将士们的欢呼声。

“居然,打赢了!”

直到被士兵搀扶进军营医治伤口,明瑞都无法想象,他们居然拿下了蛮结。

要说蛮结为何会成为缅甸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单单是因为靠主城进,也是因为其地势险峻,实则易守难攻。

此方决定动手,那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休息之后,明瑞当即给乾隆送去捷报。

……

紫禁城内,乾隆收到云南传来捷报,高兴地直接在早朝宣读了战果。

“明瑞拿下缅甸的蛮结,此乃大功,朕要重赏!征缅东路军个个重赏!”

下了早朝,回到养心殿,看着桌案上的地图,乾隆一脸愁容。

“怎么东路军已经打到蛮结,而西路军怎么还在老官屯,他们干什么吃的!”乾隆一番怒火,直接将西路的战报丢在了地上。

傅恒走上前捡起奏报,他也很奇怪,为何西路军迟迟不动。

“明瑞此时已至阿瓦城外,就等着西路军一起进攻了。”傅恒说道,“不若再派人前去西路摸清战况?”

“下旨,让西路军抓紧拿下老官屯!”

……

此时,西路军主帅额尔登额有些忙,他忙着修建营垒。

巴勒珠尔虽是额驸,但没有兵权,此时这一万人的指挥权都在主帅额尔登额手里。

他和海兰察只能干着急。

而现在的处境是,他们除了收到京城的圣旨,和额尔登额主动上报军情之外,其余人的信件,是一封也送不出去。

这就是明摆着被软禁。

“额驸可有对策?”营帐内,海兰察问道。

巴勒珠尔本就是个没主意的人,福康安安排他来此处,原本打算探一探实情,借着这个身份也能说上话,谁知道这额尔登额就是个软包,怎么打都打不出声响。

“我主要担心明瑞那边越打越靠近缅甸主城,若是等不到西路军支援,只恐受局势反转啊!”

海兰察的考虑是对的。

正当额尔登额下令开始修建营垒起,他就打算在老官屯,与缅兵进长久的拉锯战。

每日双方就这么互相对着,谁也不主动出兵。

老官屯内,缅王孟驳的侄子敏卓觉得奇怪,他把这一迹象上报给了孟驳。

此时的孟驳正焦头烂额,清军已经达到城门口了,而我军居然毫无对策。

甚至还有人提议要迁都窜逃,这可是奇耻大辱!

而老官屯的一封奏报,恰巧提供了生机,孟驳当即派了两队人马。

“你们,一队前往城外,将附近所有营寨村庄全数烧毁,坚决不能留任何粮食给清兵!另一队前往老官屯,拿着手谕调走老官屯内部分兵力,不着急回城,埋伏在城外!”

火烧眉毛之时,谁都靠不住,孟驳一改往日维稳的做派,打算自己下决策,完全不再仰仗这些大臣。

眼下局势还没到要弃城的地步,清军的西路军给了他们回旋的机会。

“任他明瑞如何骁勇善战,也抵不过人心算计,且看最后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