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齿轮与榫卯的战争
- 汴京施工中:现代监理闯大宋
- 工墨者
- 1423字
- 2025-05-20 19:43:13
郜志军的钢尺重重拍在虹桥模型上,木屑飞溅到游福江的齿轮箱里。“按《营造法式》该用穿斗式加固,你这套钢构方案会破坏古桥风貌!“他指尖划过模型上的红色标记,那是激光测距仪标出的应力集中点。游福江的铜齿轮在箱子里咔咔作响:“老郜你睁眼看看实测数据,传统榫卯根本扛不住现代商队的载重!“田国华翻着监理日志上新浮现的朱批条文,抬手拦住快要打起来的两人:“文相公午时三刻就到,你俩先给我个能说服三司的折中方案。“他激光笔的红点停在模型拱肋位置,桥下突然传来木材断裂的脆响。阮青禾的安全绳从梁上垂下来:“别吵了,东北角第三组横骨已经开始位移!““听我的,在原有木拱外加装轻型钢桁架。“游福江拆下腰带铜扣按在模型上,金属表面立刻浮现出钢结构详图。郜志军一把掀开铜扣:“胡闹!钢构件热胀冷缩系数和木材差三倍,雨季一来全得变形!“他的钢尺突然卡进模型缝隙,尺上刻度投影出传统榫卯的3D分解图。钟明熙的pH试纸突然从袖中飞出,粘在两人争执的位置:“停!你们闻这木头酸腐味,碱性腐蚀已经到芯材了。“试纸瞬间变成警告的深红色,游福江趁机塞给她个齿轮:“测测这个,锌铜合金的耐腐蚀性比铁力木强十倍。“郜志军夺过齿轮往河里扔:“合金再好也不是原物,修桥不是搭积木!““那按郜工的意思,“田国华按住狂跳的测距仪,“就看着虹桥塌了?“模型突然自动修正倾斜角度,露出桥墩上刻着的七人姓名。郜志军的钢尺突然发烫,尺面浮现出《清明上河图》缺失的题跋:“我不是反对新技术,但得尊重原有结构逻辑!“他扯开衣襟,露出胸膛上墨纹组成的传统榫卯图。游福江的齿轮箱突然自动弹开,零件哗啦啦拼成现代桥梁模型:“老郜你看清楚,我这方案保留了八成旧构件!“两个模型在案几上微微震颤,竟开始缓慢融合。阮青禾的安全绳无风自动,在模型周围织出防护网:“两位别争了,文相公的轿子到码头了!“文彦博的紫袍刚出现在桥头,就听见木材断裂的爆响。田国华立刻展开监理日志:“禀相公,这是下官拟的《虹桥修缮三策》。“日志空白页浮现出朱批的对比表格,传统方案标红处写着“载重不足“,现代方案则标注“风貌破坏“。文彦博的朱笔突然自己飞起来,在两者之间画了条金线:“田提举这'新旧合璧'的第三策,倒是暗合张相公的预言。““下官提议用钢索替代部分木构件。“田国华激光笔照向桥底,红光里浮现出隐藏的青铜榫卯,“既保留古法神韵,又增加安全系数。“郜志军突然跪下:“相公明鉴,钢索会改变古桥受力体系!“他的钢尺插进桥缝,尺上数据突然变成血红色。游福江立刻拆开齿轮箱:“我这有游标卡尺实测的青铜件磨损数据!“文彦博的朱笔悬在半空:“你二人且看这个。“笔尖突然滴落墨汁,在空中凝成《水经注》里记载的“铁索连舟“图。郜志军的瞳孔骤然收缩:“这是...北魏时的复合结构?“游福江的齿轮自动吸附到悬浮的图纸上,严丝合缝地卡进古代铁索的滑轮位置。“所以下官建议,“田国华趁机展开折中方案的绢图,“在隐蔽处用钢索加强,外观看仍是木构。“绢图上突然渗出七色液体,沿着墨线形成保护层。钟明熙的试纸飞过去检测:“pH值7.8,是理想的防锈配方!“郜志军盯着液体流动轨迹,突然抓起游福江的手:“游工,你这齿轮传动比能不能调慢三成?“游福江的钢尺突然被文彦博抽走,老相公笑着在尺面批了“准“字:“七日为限,本官要见虹桥能过骆驼队。“他朱笔突然指向桥下阴影处,画匠的灯笼正照出他们前世修桥的身影。两个模型在案几上终于完成融合,传统榫卯与现代钢索在虹桥虚影中交织成完美的力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