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晨露凝香时
- 我在灵气复苏时代当农民
- 佳佳布鲁斯
- 2241字
- 2025-06-29 01:32:40
天刚蒙蒙亮,李青山就醒了。窗外还笼罩着一层青灰色的晨雾,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早起的山雀偶尔发出几声清脆的啼鸣。他从床上坐起来,揉了揉眼睛,昨夜的怪梦还残留在记忆里——那片无边无际的绿色原野,还有那些低语的青草。
灶屋里冷锅冷灶,没有记忆中母亲忙碌的身影。这个认知让他恍惚了一瞬——是啊,自从农学院毕业返乡,这三亩薄田和破旧院落就是他一个人的天地了。
他穿好衣服,走到院子里伸了个懒腰。清晨的空气带着露水的湿润,吸进肺里凉丝丝的,让人精神一振。东边的山梁刚刚染上一抹淡金,离日头完全爬上来还有段时间。
走到后院,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那簇长在石墙根的野草。晨雾中,草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在朦胧的天光下闪烁着微光。茎部的胭脂红色比昨日更加鲜艳了,像是吸收了夜间的露水,变得更加饱满。最令人惊讶的是,一夜之间,茎顶竟然冒出了几个小小的花苞,呈现出淡淡的粉红色。
李青山蹲下身,指尖悬在花苞上方,没敢触碰。花苞呈钟形,边缘微微张开,似乎随时都会绽放。这种生长速度绝非寻常野草应有。
“得弄明白你到底是什么......“他低声自语,起身走向灶屋。
生火,淘米,煮粥。这套动作他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灶膛里的松枝噼啪作响,铁锅里的水很快沸腾。他抓了把小米撒进去,又切了几片昨天剩下的笋片一起熬煮。粥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混合着松脂燃烧的清香。
趁着煮粥的功夫,他从腌菜坛子里捞出几根酸萝卜,切成细丁。刀工利落,萝卜丁大小均匀,红亮的辣椒碎和翠绿的山椒圈粘在琥珀色的萝卜块上,看着就让人口舌生津。
粥煮好了,米粒开花,笋片半透明地浮在浓稠的米汤里。他盛了一大碗,撒上点盐,就着酸辣萝卜丁吃起来。简单的早餐,却吃得浑身暖洋洋的。
吃完饭,他收拾好碗筷,走到院子里。晨雾已经散去,阳光开始变得强烈。今天他决定去趟镇上,找找有没有关于特殊植物的书籍。那簇野草和家里菜地的异常,始终让他放心不下。
他走到后院,准备摘些新鲜蔬菜带去镇上卖。经过石墙根时,花苞似乎比刚才又张开了一点,隐约能看到里面淡黄色的花蕊。
蔬菜很快摘好——几把水灵的小白菜,几个中等大小的萝卜,还有两棵生菜。他动作麻利,不一会儿就摘满了一竹篮。蔬菜青翠欲滴,还带着晨露的湿润。他又从井里打了一桶水,把蔬菜稍微冲洗了一下,洗去泥土,但不过分,保留那层天然的保护膜。
菜篮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又带了几个空袋子准备装要买的东西。临出门前,他又去看了眼那簇野草。花苞的张开程度更明显了,照这个速度,说不定今天就能完全绽放。
镇子离村子有十几里路,骑自行车要一个小时。李青山沿着乡间小路骑行,两旁的稻田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微风拂过,稻浪起伏,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路上遇到几个同去镇上的村民,互相打了招呼。有人问起他家菜地的长势,李青山只是笑笑说“还行“,没有多说什么。关于那些异常,他决定先查清楚再说。
镇子渐渐出现在视野里。远远望去,灰瓦白墙的房屋错落有致,几条主要街道上已经有人走动。李青山加快了蹬车的速度,轮胎在土路上扬起细小的尘埃。
他先去了农贸市场,把带来的蔬菜卖掉。因为品相好,很快就销售一空。收好钱,他推着自行车向镇中心走去,那里有镇上唯一的一家书店。
书店不大,但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李青山直接走向标着“农业科技“的那排书架,开始寻找有关特殊植物的书籍。大多数都是关于农作物种植的,偶尔有几本药用植物图鉴。
翻找了半天,他终于在一本《华国野生植物图谱》中找到了类似那簇野草的描述:“......茎部常呈红色,叶缘有细锯齿,夏季开钟形小花......“但图片上的植物叶片更窄,花形也不完全一样。
“在找什么书吗?“书店老板走过来问。
李青山犹豫了一下,还是拿出随身带着的一片野草叶子——他早上临走前小心摘下的:“您见过这种植物吗?“
老板接过叶子,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这个......“他皱眉思索,“有点像红茎草,但叶子更宽......“他转身走向柜台,从下面拿出一本旧书,“你看看这个。“
书很旧,封皮已经泛黄,上面写着《山野奇草录》。翻开内页,是一些手绘的植物图谱和密密麻麻的笔记。
“这是我爷爷留下的,“老板说,“他以前是个草药郎中,走遍附近的山山水水,记录了不少罕见的植物。“
李青山小心地翻阅着。突然,一幅图画吸引了他的注意——一簇茎部泛红、叶片宽大的植物,旁边写着:“红玉草,生于山阴石缝,茎如血染,叶似碧玉,花开五瓣,色若朝霞......“
这不就是他家墙根下的那簇野草吗?
他急切地往下读:“......此草罕见,多生于灵气汇聚之地。叶可入药,治虚弱之症;花有异香,闻之提神醒脑......“
李青山的心跳加快了。他继续往下看,最后一段字迹有些模糊:“......但需谨记,此草若生于家宅附近,必是地气有异。需查明缘由,否则......“后面的字被水渍晕染,看不清了。
“能借我看看这本书吗?“李青山问。
老板摇摇头:“这是家传的,不外借。不过你可以在这里抄录需要的部分。“
李青山点点头,拿出随身带的小本子,仔细抄下了关于红玉草的所有描述。抄完后,他又翻看了其他页面,但没有发现更多相关信息。
离开书店时,已是正午时分。烈日当头,街上行人稀少。李青山推着自行车,思索着刚才看到的内容。如果那真是红玉草,而且如书中所说“生于灵气汇聚之地“,那他家附近......
他突然想起那把古怪的锈锄头,还有菜地里异常的蔬菜生长情况。这一切,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肚子咕咕叫起来,提醒他该吃午饭了。李青山决定先去填饱肚子,再慢慢思考这些问题。镇子东头有家面馆,味道不错,价格也实惠。
他骑上自行车,向面馆驶去。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个看似平常的中午,却让他感觉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正在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