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千禧集团的起航
- 千禧帝国:文明重启计划
- tp零
- 2891字
- 2025-06-27 15:19:04
桌上摊开的,是他的商业计划书。纸张上,“千禧集团”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下方,绘着一个简洁的无限符号,象征着无尽的可能。这将是他们帝国的起点,通往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三天后,阿斌、阿强、阿豪和阿杰齐聚在叶启明租下的小办公室。五人围坐一圈,正式商讨公司成立事宜。
“根据规划,”叶启明摊开一张详细的组织架构图,“千禧集团将采用控股公司模式,下设投资、科技、地产三大板块,初期以投资为主,逐步切入科技与地产。”
“股权怎么分配?”阿强直接问道。
“我六成,你们四人各十分之一。”叶启明早有打算,“有没有意见?”
四人面面相觑,片刻后,阿豪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意见,老大。没有你,这笔钱我们根本赚不到,更别说后面的发展了。”
阿斌推了推眼镜,理性补充道:“我们确实需要专业人才,特别是金融和法律方面。毕竟,咱们都不是科班出身。”
叶启明点点头:“我已经有安排了。事实上,我准备下周去趟京城,除了看雨桐,还想物色几个金融人才。”
众人继续探讨注册地点、经营范围与初期投资方向。尽管年纪轻轻,但在叶启明的带领下,每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
当天晚上,叶启明拨通了妹妹的电话。
“哥?怎么这会儿打电话?”电话那头,叶雨桐的声音透着一丝惊讶。
“下周我去京城,顺便看看你。”叶启明笑道,“你们学校附近有没有金融或经济专业厉害的大学?我想物色点人才。”
“有啊,京城财经大学就在旁边,经常有学姐学长来我们学校做辅导。”叶雨桐语气兴奋,“我最近还认识了个特别厉害的学姐,金融系的!”
“哦?”叶启明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上周六在图书馆认识的,我做数学题卡住了,正好她路过帮我讲解。”叶雨桐兴致勃勃,“她叫林梦洁,京城财经大一新生,但已经自学了好多金融知识。人特别好,讲题清晰,后来还带我逛街吃饭。”
“听起来不错。”叶启明若有所思,“她知道我创业的事吗?”
“知道一点点,我说你寄了手机和钱,说你在做生意。她对商业很感兴趣,经常跟我聊投资的事。”
叶启明笑了笑,果断道:“那正好,下周我去见你,也认识认识她。”
“太好了!我一定告诉梦洁姐!”叶雨桐雀跃答应。
一周后,叶启明踏上前往京城的航班。初秋的京城微微泛起凉意,街道两旁的银杏树叶开始泛黄,给这座古老而庄重的城市增添几分诗意。
校门口,叶雨桐早早守候,身旁站着一位穿着简约得体的女生。女生身材高挑,气质温婉中透着干练,一见叶启明便微微颔首。
“哥!”叶雨桐扑上前,“这就是林梦洁姐!”
叶启明目光打量。林梦洁约莫二十岁,五官端正,眼神清澈坚定,举止大方,浑身散发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气质。
“你好,叶启明,久仰。”两人握手,林梦洁微笑回应,力道不卑不亢。
三人来到附近咖啡馆。点完饮品,叶雨桐识趣离开,留下哥哥与林梦洁单独交谈。
“听雨桐说,你在创办投资公司?”林梦洁率先开口。
“是的,千禧集团,重点布局互联网天使投资。”
林梦洁眼中闪过一抹兴奋:“互联网?现在这个领域并不被看好,尤其是纳斯达克的泡沫……你为何选择?”
叶启明微微一笑,反问道:“你觉得,华夏互联网未来有前景吗?”
林梦洁认真道:“我相信有,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WTO,资本市场会进一步开放,互联网企业会迎来爆发。”
“不过,”她话锋一转,“国内互联网企业目前模式不清晰、盈利困难,你们如何评估投资价值?”
叶启明沉吟,思索片刻道:“除了财务数据,更看重用户增长、市场渗透率与未来商业潜力。比如即时通讯,看似不赚钱,实则积累用户社交关系链,未来变现空间巨大。”
“你说的是企鹅吧?”林梦洁笑着接话,“我也在研究,用户虽少,但增速惊人。若能成功货币化,潜力无限。”
接下来两个小时,两人围绕国内外互联网企业模式、融资策略、行业发展,展开深入交流。林梦洁虽为大一新生,金融知识储备与分析能力却让叶启明大为惊叹。
“你了解VIE架构和境外融资吗?”叶启明试探道。
“Variable Interest Entity,可变利益实体。”林梦洁不假思索,“通过协议控制国内实体,规避外资限制。新浪赴美上市已初步采用,虽不完善,但趋势明显。”
叶启明彻底被折服。这些内容,前世他也是多年打拼后才逐渐掌握。
“林梦洁,我必须说,你的能力远超预期。”叶启明郑重其事,“我正在组建投资团队,虽然你还在校,但希望你考虑未来加入,甚至现在以实习顾问身份参与。”
林梦洁微笑点头:“这正是我渴望的机会。前提是,我要真正参与决策与运营,而非边缘角色。”
“成交。”叶启明伸出手,“欢迎加入千禧集团初创团队。”
回到羊城,叶启明第一时间召集团队,宣布林梦洁的加入。
“真有那么厉害?”阿强将信将疑。
“的确超出预期。”叶启明肯定道,“她会远程协助分析项目,关注京城优质资源。”
“那就考察一段时间。”阿斌理性道。
十月初,千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营业执照、公司章程、银行账户陆续办妥,五人创业梦想终于落地。
“下一步,集团架构要完善。”叶启明在白板上勾画,“香港注册离岸母公司,开曼设立SPV,用于海外投资与未来融资。”
“这么复杂?”阿杰疑惑。
“必须如此。”叶启明解释,“VIE架构是未来互联网企业标准模式。腾科、阿里、千度,无一例外。”
阿强若有所思:“这样投资协议也灵活,优先清算、反稀释、董事席位,国内法律不完善,VIE可规避风险。”
“正解。”叶启明点头,“同时,起草标准投资条款与Term Sheet模板,这在现阶段的华夏,尚属罕见。”
随后,叶启明安排与企鹅科技创始人接洽。这家成立仅两年的小公司,虽用户增长迅猛,资金却捉襟见肘,急需融资扩充服务器与团队。
同时,阿豪与阿杰联系杭城的阿里网络,这家B2B电商虽有名气,仍处亏损边缘,传统机构纷纷观望。
阿斌负责香港律师事务所,办理离岸公司手续。阿强筹备办公场所与设备。
当天夜里,叶启明发给林梦洁一份企鹅科技投资分析框架,包括用户增长模型、商业化路径、估值方法。
不到一小时,林梦洁回复更为详尽的分析报告,补充关键指标,提出结构化投资条款,包括估值上限、董事会安排、里程碑付款机制。
叶启明读完,暗自惊叹,随即回信:“分析到位,尤其对游戏增值服务前景的判断。明日见企鹅创始人,争取敲定初步协议。”
翌日清晨,叶启明来到科技园区普通写字楼,这里,正是未来华夏互联网巨头的雏形。
创始人接待叶启明,听他分析即时通讯行业与企鹅发展,惊讶于这名年轻人的远见。
“你真愿意投资?百万换20%股份?现在所有风投都避开互联网,尤其像我们没盈利模式的公司。”
叶启明坚定道,“我相信社交网络价值。企鹅用户粘性极强,未来通过游戏、增值服务、广告等方式变现。我们不仅提供资金,还能对接海外资源,助力融资与上市。”
创始人被打动,爽快答应合作,约定一周后签署投资协议。
走出企鹅科技,叶启明松了口气,拨通阿豪电话:“企鹅谈妥了,你们那边?”
阿豪兴奋道“阿里同意见面!下周二杭城,他们对咱们投资兴趣浓厚!”。
叶启明微微一笑,一切正按计划展开,千禧集团的版图,初露锋芒。
回到办公室,叶启明发短信给林梦洁:“第一笔投资敲定,准备法律文件。另外,研究海外科技股,尤其亚马逊、苹果,国内布局完成后,下一步海外投资。”
林梦洁迅速回复:“恭喜!法律文件草拟中,海外科技股已关注,另有一家斯坦福背景搜索引擎,创始人技术极具潜力。”
叶启明看完,嘴角微扬,那家公司,正是未来的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