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做畦搭棚(2)

大哥端着饭菜回了他屋。

周母则给众人一一盛饭,大白米饭被松开的那一刻,软糯香甜四溢,占据众人鼻腔。

“这饭也太香了,不愧是精米。”

赞叹一声,周父贪婪的猛吸饭香。

接过饭碗,周红兵也猛吸滚烫的热浪,热浪冲入肺腑,他陶醉一笑。

重生回来,一直在吃二合面的喇嗓子棒子粥,偶尔吃馒头,却从没吃过大白米饭,他早就馋这口了。

南方人的他对馒头还没那么想,但这口大米饭真的是一天都不能缺。

尤其他是春谷县人,就更想家乡的优质米了。

春谷县是最早一批评定为全国优质米生产基地县的地区。

生产的米属于籼米,质量极好,光泽度佳,胶稠底轻,气味清香。

不同于北方粳米的粘稠,南方籼米的油粘性高,春谷县种植的马坝小粘品类尤其突出籼米特点。

马坝小粘,蒸煮后,自然出油,粒粒分明,黏而不稠,糯而不软,香味幽远,入口劲道。

正是眼前饭盆里所煮的米饭。

周父几人已经迫不及待扒饭享受。

周红兵也扒口饭,感受米香。

他白口嚼着米饭,只觉甘美。

好米,白口吃也是一嘴油光,满齿留香的。

白口猛扒几大团饭,烫得他直吹气。

用勺子舀起土豆炖肉的油汤,往饭上一浇。

诱人的棕黄色油汤在白饭衬托下泛出皎色。

提鼻一嗅,肥膘的油香和土豆的甜香裹着饭香打转。

忍不住诱惑,他直接开炫。

“好吃……

好吃……”

一边吃,一边赞叹。

吃得满嘴油,看看饭盆里还有很多米饭。

继续填满,继续造。

这回,他目光看向一旁一碟雪里蕻腌制的咸菜。

咸菜是加了小米辣炒出来的,炒菜激发出咸菜里的酸,混着小米辣,酸辣可口,极为开胃。

光是闻上一闻,已经食指大开。

捣筷咸菜,浇上土豆炖肉汤汁,一拌开,一股异香弥漫开来。

里面有酸,有辣,有油香,有土豆土哈拉气独有的芬芳。

将拌饭送进嘴,细细咀嚼,各种味道在唇齿间打碎,融合,重组,味蕾被各种味道不断冲击。

“好吃!娘,您手艺越来越好了。”周红兵嘴里东西还没咽,赶紧恭维一句。

“都是米好。”周母被夸的不好意思,把功劳推到米上。

“这精米是不一样,太好吃了。”

感叹一声,周红兵端起大茶壶倒杯水,‘咕噜噜’喝完,咸菜和土豆炖肉都有点咸。

老一辈做菜的特点,重盐重油重甜。

放下茶壶,见周父周母,李木栓、三妹都在埋头苦战,周红兵也迎头赶上。

拍拍肚皮,松开撑到膨胀的裤腰带。

他将碗中饭一口气吃完,又来了一碗。

这次,他捣了几块土豆炖肉里的肥肉块到饭里。

肉太油腻,他又捣了几块土豆,中和味道。

这才开始吃。

已经吃了五碗,饭和菜都已见底,他才依依不舍的放下碗筷。

这下吃美了。

意犹未尽的一顿饭吃完,周红兵几人舒服的躺倒进竹椅靠背里,各个撑的走不动道。

“要是能顿顿都能这么吃就好了,”

三妹打个饱嗝,感叹道。

“会有那么一天的。”

躺着休息了会儿,等大哥回到主屋,几人再次上路,去地里做畦搭棚。

到了地方,四人分成两组,两人填一畦的土。

下午比上午简单很多,大家知道了怎么干,迅速舞动起铲子。

很快五畦土地已经拢的差不多。

望着初具雏形的田地,周红兵神色一喜,更加卖力的干活。

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斗,最后一铲落下,五个高畦全部做好。

“爹,接下来要插竹条,铺薄膜了。

您说您干过这个,应该熟的很。

那我们还是分成两拨人,我们各自带一人,插竹条,盖棚。”周红兵对周父道。

“行。”

周父领着大哥而去,周红兵则和李木栓搭档。

来到地头,周红兵拾起一开始丢在旁边的竹条。

先用小铲子松动土层,再一点点将竹条插入地里,直插入十多厘米,才罢手。

让李木栓在另一头也跟随自己一起,将竹条插入差不多十十多厘米。

二人配合,很快一畦地的竹条已经插完。

没着急搭棚,周红兵蹲在地头,确认每根竹条的插入情况,避免因为松动导致大棚坍塌。

上辈子,他第一次盖棚,就是因为竹条插的不够深,最终拱棚倒塌,损失极大。

查看完全部竹条,确定都插好了,他满意点头。

招呼李木栓一起继续给其他畦也插上竹条。

很快,五畦地都装好了竹条。

竹条罩住畦地,形成骨架,其上盖住薄膜,就是小拱棚了。

和李木栓一起搬来薄膜,摊到地上,比照着地形剪出够用的份。

两人各牵一头,抖弄开薄膜,覆盖在竹条搭建的骨架上,最后用石头压住边角,一个小拱棚就盖好了。

如法炮制,很快,五座小拱棚都被盖好。

四人望着五座小拱棚,透明薄膜在冬日暖阳照射下生出皎白雾色,他们眉目皆是喜悦。

“这棚,就盖上了?”

周父抚摸薄膜,不敢置信,他心心念念一年的小拱棚,终于建成了。

“二子,爹这不是做梦吧,这就成了。”

“真成了,爹。”周红兵回道。

“这能建成,多亏了你啊,二子。”

“没,大伙都出力了,共同努力的结果。”

能建成小拱棚,确实是周红兵运作下的结果,不然以周父的性格,永远都是在纸上谈兵。

“小拱棚建好了,过几天等棚里热起来,就能开始种菜了。”

“嗯。”

“准备好种什么菜了吗?”周父问道。

周红兵回道:“准备好了,主种小葱和香菜。”

“嗯?”

“这些小菜,生长周期快,而且市场上缺货,尤其是饭店,为了生意,它们会花大钱买货。”周红兵回道。

“原来如此。”周父恍然大悟。

闲聊一番,收拾好东西,四人坐上车,回家。

临行前,周红兵瞥眼拱棚,嘴角上扬。

四人坐在车上,往家赶,迎面和张五四撞个满怀。

张五四喘着粗气,对周红兵道:“红兵,农信社那姑娘又来找你了,还带了另一个姑娘。”